在6月25日廣州市“2025年全國低碳日——我為全運降點碳”主題活動中,市規資局花都分局以九灣潭林場碳普惠項目為核心,作為區級層面參與林業碳普惠開發的先行單位,向第十五屆全運會廣州賽區組委會捐贈碳匯減排量,為賽事碳中和目標提供支撐。這一實踐不僅標志著花都區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領域的創新突破,更以“花都方案”為廣州林業碳普惠體系建設增添基層實踐經驗。
作為廣州市首批林業碳普惠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九灣潭林場依托《廣州市林業碳普惠方法學(2024年試行版)》,創新性地將區級國有林場納入開發主體范圍。通過嚴格對標市級標準,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率先完成2020-2023年碳匯減排量核算,并同步啟動2024年度數據采集,相關減排量作為廣州首批林業碳普惠項目成果的組成部分,為全運會捐贈工作提供了支撐。這一突破打破了傳統林業碳匯開發以市級林場為主的格局,通過“全流程閉環管理”模式實現生態資源向碳資產的高效轉化。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在市級“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雙軌機制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生態保護+碳匯金融”融合路徑。繼花都梯面林場3萬畝林地碳普惠項目入選自然資源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后,九灣潭林場通過規模化種植楨楠、紅錐、格木等高效碳匯樹種,配套碳匯數據實時監測系統,精準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同時,加快打通林場南北行車通道,串聯九龍湖、七溪地等生態文旅資源,打造“碳匯交易+森林康養+生態旅游”產業融合新范式,形成“生態資源—碳匯產品—賽事碳中和—產業升級”的完整鏈條。
“作為全市首個區級林業碳普惠項目,九灣潭林場的實踐不僅為廣州構建‘雙碳’戰略格局提供了基層樣本,更形成了“區級主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生態經濟發展范式。”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花都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九灣潭林場為核心,著力構建“碳中和示范區”,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新增高效碳匯林2萬畝,同步推進碳匯數據監測平臺建設。同時,探索與本地金融機構合作,推動林業碳匯與綠色金融的銜接。參考梯面林場碳匯收益反哺生態保護的經驗,九灣潭項目將進一步完善“生態資源—碳資產—收益反哺”的閉環機制,為廣州林業碳普惠體系建設提供基層實踐參考。
來源:花都區融媒體中心
圖文:謝繼文 陳琳 通訊員 曾文津 肖澤曼
編輯:楊爍
復核:謝惠瑜 吳敏娜
校對:賈愚 彭天陽
審核:鄧必彥
內容推薦
“花都發布視頻號”內容推薦
“花都兩會”系列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