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期
2021年,從警7年的嚴慈“接”過了英雄父親嚴德海的警號。當時的他心里尚有幾分忐忑:父親以生命換取的榮譽,或許將成為他一輩子沖不破的光環。如今,他已經可以用平常心面對胸前的“038229”了。在嚴慈的心里,與“超越”相比,在守護市民日常中完成使命傳承,更加重要。
2005年6月21日。已進入了黃梅天,這年是“干黃梅”,滴雨未落。
房間里沒有空調,只有天花板上那臺老吊扇吱呀吱呀地抖動著翅膀。嚴德海早早就睡下了。這位干了17年特警的大隊長看似身體強壯,其實一身毛病。這兩天腰病犯了,疼得他直不起身來,整個人彎曲著,今天實在疼得撐不下去了,吃罷晚飯就早早地躺下了。
因為房間小,一張折疊沙發是嚴德海夫婦睡了多年的床。這張舊沙發床,哪里承受得起他二百多斤的體重,“陷”在里面的嚴德海卻呼呼睡著了。
巴掌大的房間,轉個身都會發聲。一家人輕手輕腳地躺在了床上。兒子嚴慈瞪著天花板,自己的床和爸爸的“床”相距只有50公分,他看得見爸爸那雙因生病而腫脹的腳。
嚴德海(右二)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
晚上10點多,最后躺上床的爺爺把燈熄滅了。
突然,“嘟嘟嘟嘟”,一陣蜂鳴聲,嚴德海的手機震動起來。
黑暗中,黃蘊珠被嚇了一跳。她望著丈夫疲倦的臉,猶豫不決。“嘟嘟”又響了幾下,德海還是沒醒來。
擔心誤事的她接起了電話。電話那頭焦急地要找嚴德海,她只得搖醒了丈夫。從睡夢中驚醒的嚴德海迷迷糊糊中接過電話:“什么?哪兒?”然后從“床”上一下子坐了起來。
妻子拽住丈夫:“什么事?你還走得動啊?”嚴德海一邊披上衣服,一邊說:“沒事,你放心,去去就回來。”
隨后,他沖出了房門……
案發現場是上世紀80年代的居民小區,老公房,一梯四戶。夏日的夜晚,本該寧靜祥和,此刻卻焦躁不安。
突然,一聲尖叫劃破天空。再聽,似有東西扔到地上,接著一陣狂笑。還有一位老婦人的哭聲。
小區2號大樓里,瞬間惶惶不安。有人開了窗探出頭,有人豎著耳朵仔細循聲。只聽到吵架聲越來越大……
消防、交警、特警及屬地派出所民警以及煤氣公司、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員陸續趕到,嚴陣以待。
最讓人揪心的是,當事人身邊有兩桶汽油!大樓內共有70余戶居民,200多人!
此時,徐某把自己反鎖在家里。只要有人靠近,他就暴吼:“消防隊別過來!警察別過來!誰要靠近,我就點火!”
現場民警耐心地勸說,可是徐某情緒相當激動,不停在房里走來走去,時不時破口大罵,還踢踢那兩只汽油桶。隔著門的勸說無法解除危險。
在民警與徐某對話的同時,大樓里已開始一場悄無聲息的轉移戰。
民警挨家挨戶上門勸離居民。于是老老小小,輕手輕腳,從6樓到1樓,10分鐘,200多號人“呼啦啦”全部撤出了大樓。
窗口里仍然傳出徐某焦躁不安的叫罵聲。
民警只要一靠近房門,徐某就警覺地舉起手里的打火機。此刻,只有等他筋疲力盡,再見機行事。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耗著。徐某伸出頭望望窗外,又通過貓眼觀察門外情況,得意地欣賞著他制造的恐怖。
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現場指揮部指令,嚴德海帶領特警隊員組成突擊隊,伺機實施強攻。
22日零時15分。
隨著“哐當”一聲,狂躁的徐某將汽油桶踢歪了,一部分汽油倒在了門口!一股濃烈的汽油味躥出門縫撲鼻而來,緊接著,門縫里隱約閃出火光。危機一觸即發!
特警隊員陳勇正準備踢門而入,嚴德海一個箭步沖到陳勇前面,一聲“我來”,他只身沖入火海,在熊熊烈火中將徐某死死壓住!消防戰士迅速舉起水槍、滅火器噴向屋內燃燒的火焰……
大火撲滅之后,一個黑糊糊的人從濃煙中搖搖晃晃地走了出來,他面目焦黑兩手高舉,手臂上垂著被燒得脫落的皮膚……
人們驚愕地擁了上去呼喊他:“嚴大、嚴大……”
嚴德海被迅速送進醫院搶救。
“我的警官證,幫我保管好……”當醫生用剪刀剪開嚴德海血肉模糊的上衣時,嚴德海氣息微弱,用盡全力,留下了最后一句話。
全身燒傷面積達75%,臉部、上身、手臂燒傷程度嚴重,呼吸道嚴重燒傷,殃及肺部。數百名居民群眾目睹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斗……熱淚盈眶……
一定要救活他!
在長海醫院搶救室門口,昔日的戰友聞訊趕來了;數百名群眾自發地涌向了醫院;各級領導多次前往長海醫院關心探望嚴德海,但是,嚴德海生命仍處于極度危險之中。
人們流著淚,都在期待他能創造奇跡!
嚴德海的事跡迅速在市民中傳開。他那句“我先上!”鐵骨錚錚,在人們耳畔無聲回蕩。
時間回溯到2005年1月5日清晨7點55分。
一包姓男子因與女友感情破裂,懷恨在心,他等候在女友上班必經的公交車站,見她下車后,便尾隨進入便利店。
突然,女友從便利店的反光鏡中驚恐地發現昔日的男友面孔陰冷地拿了把水果刀跟在自己后面,她尖叫一聲,驚慌失措地往收銀臺里逃。
尾隨其后的包某撲了上去,連拖帶拉地把她按在地上,左手死死勒著她的脖子,右手用水果刀頂住女友,一場生死攸關的解救人質戰開始了。
電影《談判專家》中劇照
嚴德海帶領特警隊員火速趕到現場。
便利店外圍滿了好奇的路人,他們想看看警察到底能不能制服那個揮刀亂舞的“瘋子”。
談判,沉默,再談判,一個多小時,包某仍然亢奮無比,右手的刀始終抵著人質……民警幾次想接近,都被包某喝止:“你們再靠近一步,我就把她殺死!”
包某和人質所處的收銀臺與貨架間僅有不足一米的空間,這給強攻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細細觀察后,嚴德海提出:“包某與警方僵持了那么久,必定口干舌燥,咱們以遞水為由接近他,趁他松懈之際,果斷抓捕。”
他的方案,得到了指揮部的同意。隊員蘇耀勇向嚴德海請戰,要求擔當抓捕行動的主攻手,嚴德海思忖片刻,決然回答:“還是我上。”
起先,包某十分戒備,特警隊員兩次遞上水去,他理都不理。倒滿了礦泉水的一次性水杯只能遠遠地放在收銀臺上。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當民警第三次遞上水時,包某松動了,他下意識地騰出手去接水杯。已做好沖鋒準備的嚴德海,就在包某換手接水杯的電光石火間,隔著一米多高的收銀臺一個魚躍撲了過去,“滴答”一秒中,身材高大的包某被嚴德海重重地壓在了身下,與此同時,人們聽到了硬生生的一記撞擊聲。
當那雙如同鐵鉗般的大手死死抓住包某的手腕,奪下尖刀時,人們看到嚴德海的額頭上猛地突起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包,那是他躍過收銀臺時撞出的。
歹徒被制服了!
在場的群眾不禁歡呼叫好,他們為英勇的警察奮力一躍而喝彩,似乎已經忘記了剛才那把匕首的寒光!
嚴德海抓獲犯罪嫌疑人
2002年初春的一個周末,嚴德海和干了10年特警的孫維。一起值班。午休時,桌上的電話急促地響起:某小區里有個男青年揮著菜刀要殺自己的母親。
盾牌、警棍、手銬、防割手套,半分鐘里防刺服也迅速換好。
警車一路呼嘯。小區里的人們伸長了脖子,盼著警察的到來:快啊,他媽媽要沒命了!
原來,男青年張某是大學一年級學生。母親從小就對他管教很嚴,張某原以為考上大學后,母親會寬松些,卻未料到更加嚴厲。終于張某緊繃的弦斷了,他把母親當作了仇人。
門外,驚慌的鄰居躲在走廊的一側。被趕出來的父親拼命頂住防盜門,不讓張某出來,生怕殃及他人。門內,看不到張某,也看不到張某的母親。
一到現場,嚴德海迅速觀察房屋結構。這是一套兩室一廳的老式公房。張父告訴嚴德海,兒子現在正坐在里間,他母親躲在廁所里。嚴德海腦海里馬上閃現出里面的情景,明確了母子二人的方位。他低聲與孫維商量后,又與張父交待了幾句……
輕輕地打開鐵門,里面沒反應。嚴德海和孫維悄悄潛入。看見張某耷拉著腦袋坐在里間的床上,手里緊緊拿著一把明晃晃的菜刀。
張某發現他們進來,剛想起身。千鈞一發之際,嚴德海舉起盾牌,沖向張某,力量之大、速度之快,令張某無回轉之隙,刀與盾牌猛烈碰撞后掉在地上。
嚴德海死死地用盾牌壓住張某,而孫維則在一旁拗住張某的手腕……
每次抓捕,嚴海德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
一分鐘,僅僅用了一分鐘,兩人押著張某走出來了。驚魂未定的母親哭哭啼啼地從房間里跑出來,不知所措的父親也已淚流滿面。
一陣沉寂后,孫維對嚴德海說:“嚴大,我也是10年的老特警了。給我個機會好嗎,下次讓我先上。”
“我在,你就別說這話。”嚴德海拍拍孫維的肩膀。兩人心里都想將戰友保護在自己身后。
危險在嚴德海眼里就是沖鋒號,他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因為他既是20名巡特警隊員的領導,更是他們的兄長。
年輕隊員跟他一起處置突發事件,除了佩服嚴大的身手,也時常會問他:“嚴大,你不怕被砍啊?”
嚴德海手一揮,不屑一顧地說:“沒問題。”
這并非藐視一切,而是對自己從小練就功夫的自信,更是人民警察的職業擔當。嚴德海說過一句豪言壯語:“當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了,我們不上,誰上?”
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嚴海德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平時訓練時大家都叫他:“嚴得很”。
市局舉行特警系統長跑比賽,為了能在此次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嚴德海根據每個隊員的體能狀況制定了訓練計劃。無論刮風下雨、烈日曝曬,都嚴格執行。
每天早上先跑5公里,嚴德海和另外兩名老隊員分騎三輛摩托車跟在隊伍的前、中、后,進行觀察和督促。50分鐘后,隊員們陸陸續續跑回隊部,只休息10分鐘,馬上60個俯臥撐、40個仰臥起坐、240米矮子步……10組動作下來,隊員個個汗流浹背、面孔通紅。
年輕時的嚴海德在訓練臂力
量達到了還不行,必須要保質保量。許多年輕隊員都因為動作不標準,被嚴德海要求重做。看到隊員們個個疲憊不堪,嚴德海沒有一絲“憐憫”。
每當痛苦的訓練結束時,有的隊員總想趕緊喝口冰鎮飲料,嚴德海總是毫不留情地命令他們放下飲料罐,來回走步。
后來隊員們懂了,嚴大看似無情,其實是擔心大運動量后,坐地和狂飲有害他們的健康。
在嚴大的訓練下,隊員們發現自己體能“可以”了,耐力“能夠”了,這時才慢慢體會到嚴大是對的。那個善意的綽號“嚴得很”從此不脛而走。
嚴德海對這綽號并不惱火,相反還覺得挺好。“好,嚴就嚴吧,今后我還是一嚴到底,不過,要嚴,必須自己先做到!”
嚴德海讀中學時,由于身材結實、反應敏捷,被覓到體工隊,練習古典式摔跤。母親看到他身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反對他繼續練,但是父親很支持,認為男孩子應該吃吃苦,不僅鍛煉身體還錘煉品質。直到有一次參加比賽回來,母親真的忍不住了。
那天回來,德海半個耳朵血肉模糊,好像馬上就要掉下來,胳膊脫臼,晃來晃去。母親瞬間心疼的眼淚直流,堅決反對他繼續練。當過兵的父親就雖然也心疼,但還是支持德海堅持下去。德海后來奪得了全國摔跤比賽第三名的成績。這一段經歷為他今后的公安工作打下了意志品格和身體素質的堅實基礎……
嚴海德在指導隊友訓練
也正是他這種身先士卒的作風,隊員對他口服心服。因為沒有他完成不了的體能訓練和戰術訓練。更讓大家服帖的是,訓練上無比嚴厲的他,生活中卻處處讓人感到溫暖。
隊員孫維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不幸受傷,有留下病根的可能。孫維一度情緒低落。那段時間,嚴德海幾乎每天到孫維家中看望,鼓勵他積極康復治療,陪他度過了一段最困難的時間。
因為雙手不能活動,上廁所、吃飯都成問題,嚴大就像個護工一樣,幫助他,陪伴他。孫維在嚴大身上找回了信心和勇氣,積極投入到艱苦的康復訓練中,傷勢也逐漸恢復了。每每想起這些,他都百感交集。
還有隊員小沈。一天上午,嚴德海發現他沒來上班,也沒有請假,電話又聯系不上,感到不對勁,于是立馬驅車趕到小沈家里。門一開,嚴德海大吃一驚,只見小沈躺在床上,口耳眼鼻都在出血,已經不省人事。
一路風馳電掣,嚴德海將小沈送到醫院搶救。醫生看到這個小青年也是嚇一跳,小沈竟然是顱底出血。如果再晚半小時,可能就來不及了……
等小沈醒來后才得知,前一天晚上,他開助動車回家,摔了一跤,自己踉踉蹌蹌回了家,一下子倒在床上就睡過去了。年邁的父母以為他只是睡著了。
由于搶救及時,小沈最終轉危為安。小沈逢人就說,我這條命是嚴大撿回來的。
嚴德海(右二)在商量處置突發事件方案
對隊員厚愛大方,對自己卻“吝嗇小氣”。那只掛在嚴大身上8年的摩托羅拉手機,外殼已磨損破舊,他就是舍不得換。辦公室里的那雙拖鞋,鞋底已經薄得讓人心驚膽戰。
去過嚴德海家的人,更加驚愕,繩子拉燈,只有吊扇,全是60年代的舊家具……
可是這位“吝嗇”的大隊長,經常自己掏腰包給值班隊員買點好吃的,換換口味。還帶領大家一起先后資助過兩名困難大學生、三名中小學生。
平時那么強壯、那么敏捷的嚴大,此時無聲無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已經整整10天了。
2005年7月1日下午3時20分,嚴德海病床邊的血脈觀察儀顯示著漸漸弱去的脈搏跳動,最后變成了一條直線。昏迷了10天的英雄嚴德海終因呼吸系統衰竭離開了我們。
追悼會上,許多群眾自發前來為英雄送行。
燒傷的面容已難見他堅毅果敢的臉龐,全身覆蓋能透氣的透明敷料,掩住了他魁偉的身軀。走廊里站著的人們抽噎著,哭成一片。
妻子捧著德海身上唯一沒有被燒傷的腳,顫抖的雙手卻怎么也捧不住。她把自己的臉緊緊地貼在這冰冷的腳上,淚水一滴一滴滑落在上面。
那天晚上,他歪扭著身子離開了家,竟是最后一面!16年,這個不善言辭的男人,用他那憨憨的笑容給了這個家無盡的溫暖。
16年來,他們相濡以沫。丈夫從談戀愛開始,就非常細心地呵護著她。有一次看《廊橋遺夢》,她忘了帶眼鏡,德海立即就跑出電影院,在開場前幾分鐘將一副隱形眼鏡放到了她手里。當時她感覺心里暖暖的。
印象最深的是看《花樣年華》,前一天德海值班一夜未睡,但聽她說想看這部電影,二話沒說就帶她去了影城。電影開場沒多久,德海就在座椅上打起了呼嚕。她一會兒搖搖他,一會兒掐兩下,可德海轉個身又睡去了……這些年來,德海總共陪她一起看過五場電影。
妻子一直覺得德海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警察,因為他曾說過:“1988年從體工隊退役加入警隊后,我就想著要把每一項工作做好,踏實做事,老實做人,把名利看得淡一點。”
兒子嚴慈一臉茫然地看著“睡著”的爸爸,仍然不相信這是真的。當他意識到爸爸真的離自己而去了,突然,“哇”地一聲嚎啕大哭。
14年來,這個“說話不太算數的爸爸”一直默默守護著他。省吃儉用給他買喜歡的薩克斯;風里雨里帶著他求學;給他買握力器鍛煉身體,只是一直沒有兌現陪他打一場籃球的承諾。
2014年,在嚴德海犧牲的第九個年頭,23歲的嚴慈決定報考公安學院,從學校畢業后,他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2021年7月1日,楊浦公安分局決定重啟嚴德海烈士的警號,將他的警號莊重地換發給嚴慈。這枚警號的傳承,不僅代表著兩代人的血脈相連,更彰顯了使命的傳承。
胸前戴著父親警號的嚴慈繼承了父親使命
歲律更新,在父親犧牲二十周年之際,嚴慈去陵園祭奠父親,恍惚間仿佛看到嚴德海笑著朝他招招手,問他幸福與否?蒼翠松柏搖曳間,嚴慈向父親揮了揮衣袖,那個14歲的少年早已越過山丘……
人物名片
嚴德海,1962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88年參加公安工作,2005年7月1日,因處置一起放火案時奮不顧身沖進熊熊烈火,經醫治無效壯烈犧牲。上海市公安局追記嚴德海個人一等功;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其為革命烈士。
注:文內配圖除即夢AI自動生成,其余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 :寧 穗
編輯 :胡 冰
排版 :紫 菜
【近期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