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經出分了,馬上就要填志愿,今天跟大家分享根據邁克爾?波特的企業競爭理論來的專業選擇框架。
部分理論我以前也在下面這期播客說過,這次我把這些規則認認真真系統梳理一下。
依照波特理論,生意根據進入門檻和退出門檻,分成四種:
第一種是最好的,進入門檻高(別人進來難),退出門檻低(自己跑路容易)。
比如麥肯錫咨詢公司、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以及Nature、Science 這類出版集團。
要做這類生意很難,需要非常精英的知識分子,需要多年聲譽的積累,需要品牌。
但退出非常容易,生意做不下去了,直接遣散就行,又沒啥固定資產,精英們被裁了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第二種是次好的,進入門檻高,但退出門檻也高。
比如華為當移動運營商的設備商,建 5G 網絡,一般人干不了這個活兒,進入門檻很高。
但是華為要退出也不容易:員工,設備,固定資產都很多,不能跑路。
第三種是次次好的,進入門檻低,退出門檻也低。
比如說我去義烏批發小商品,然后擺攤去賣。這種生意誰都能干,進入門檻低,所以會內卷,利潤越來越薄。
但是退出也容易,小本買賣清倉甩貨,大不了稍微賠點。
第四種是最不好的,進入門檻低,退出門檻高。
比如加盟奶茶店,進入門檻低,沒什么技術含量,付完十幾萬加盟費就可以開干。
但是退出門檻很高,固定資產很多,機器和家具還得找人接盤。
如果我們把這個競爭戰略理論挪用到大學該學什么專業上來,道理也是一樣的:
要選那種進入門檻高(別人干不了而且市場又稀缺),退出門檻低的(投資相對少而且技能可遷移)的專業。
簡單來說就是,你學的這個專業是既能打工,也能出來單干的:學起來難,但是牛馬能翻身當主人的。
具體什么意思呢?接下來還是挨個兒說一下:
第一種是最好的,進入門檻高,退出門檻低。
進入門檻高有兩個意思:
一是指你要選那種難的學科,別人都學不會,只有你能學,門檻自然就高了,比如數學、物理、計算機這種難的學科。
二是指你要學那種封閉系統的知識,而不是開放系統的。
什么是開放系統的知識,就是那種自己在家看書看網課也能自學成才的,很多文科和商科都是屬于開放系統的知識。
封閉系統的知識是指必須老師手把手教你的,而且要依托一定的設備。
比如你要是選生物、醫學,那老師得教你怎么做實驗、動手術吧,這總不能上網看視頻學吧?
你要是選機械工程、儀器儀表,那起碼得發個機器讓你琢磨吧。
這都屬于是有一定門檻,不是隨便在哪里都能學的,跟你競爭的人就少了。
那么退出門檻低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指這門學科是相對輕資產,可遷移。
我們之前曾統計過一個近兩年被投A輪的創始人的學科背景,發現絕大部分出來創業的人都是來自于計算機和電子信息類專業。
為什么呢?因為這類專業就是輕資產,可遷移。輕資產就是有手有電腦就行,打工也行,單干也行,不用依托于大型集團。
可遷移就是市場需求大,各行各業都需要,你跳槽的機會就多。
這就是退出門檻低的好處,你不必永遠打工,退路也比較多。
那如果退出門檻高的話是什么情況呢?我們來看第二種。
第二種是次好的,進入門檻高(別人進來難),退出門檻也高(自己跑路也難)。
給大家舉個例子,我老公是學通信的,屬于運營商,管建5G網絡的。
有一天我問他同學有沒有出來創業的。他說,我們學通信的只能在運營商或者華為干,資本都是上千億起,沒法自己創業。
這種就屬于退出門檻高的專業,雖然工作穩定,必須綁定在大集團。你升到高管有可能,但完全沒法出來單干。
與通信一樣退出門檻高的專業還有土木。且不說中國城市化進程已經告一段落,土木專業需求下降,而且土木也是需要依托大型房地產存在,自己很難單干。
相比之下,生物醫藥行業就完全不同。
前不久我去參加上海的清華校友會活動,把我給震撼了。
因為在上海的清華校友,光我們生物醫藥專業出來創業的企業家就有1000多人。
這就說明生物還是屬于一個退出門檻比前兩者低的行業。也就是說你稍微有些積累之后,是比較容易出來單干。
所以各位同學在選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退出門檻,也就是能不能自己單干。
一旦不能自己單干,你作為中小企業主這個上升通路就堵死了。倒不是說你一定要去創業,但如果你的同學全都不能創業,你就很難熬出頭。
如果你的天才同學在這行都熬不出頭,沒法創業當大老板。那當你35歲的時候被裁員的時候,你找誰去拉你一把?
如果你有幾個同學能熬出頭,你在行業里自然認識了很多大佬,你就有當大高管的可能。
就算當不成大高管,最起碼能給介紹個工作,解決一下35歲失業問題。
如果同學們都出不了頭,人人都給大集團打工,誰也幫不了誰。
第二種說完了,繼續說第三種是次次好的專業,也就是進入門檻低,退出門檻也低。
大部分文科和商業都屬于這一類型,因為人人都能學,所以十分內卷,薪酬沒有理工科的高。
當然了如果真能做到頂尖也是很不錯的,比如金庸,但是非常難。
不過這行確實是輕資產,就靠一支筆寫寫寫,或者靠一張嘴說說說。退出門檻也低,直接宣布封筆就行。
第四種是最差的,進入門檻低,退出門檻高。其實這樣的專業,存在“見仁見智”的看法。
在我看來,新聞傳媒就算這樣一個比較差的專業:誰似乎都可以學,但是要找到工作需要靠關系。
“誰都可以學”,但是找工作要靠關系的專業,大家一定要反復斟酌,謹慎報考。不小心就會進入“蘿卜坑”跟關系戶打架。
以上就是使用競爭戰略思維選擇大學專業的方法,同學們可以用進入門檻和退出門檻的模型來思考自己想要報的專業屬于哪種類型?
同時,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還需考慮哪些才是未來崛起的行業?
關于這一點,你可以根據近期資本可以根據一線資本近期在投什么企業,這些企業的創始人和首席科學家or首席技術官學什么專業,你就去報什么專業。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也有專門的分析文章(),兩篇配合閱讀,效果更佳。
最后祝每位同學都能報上自己心儀的院校和專業!
點擊關注,方便回顧
點右下角??,推薦給要填報志愿的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