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10名患者治療后徹底停用了胰島素,超過93%的時間里血糖處于正常范圍。目前,該療法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撰文丨凌駿
僅通過一次注射治療,就能讓嚴重的1型糖尿病實現臨床治愈?
6月20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布了干細胞療法zimislecel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其中10名患者已徹底擺脫了胰島素。
這些患者的病程平均超過20年,此前必須靠注射胰島素維持生命,是較為嚴重的一批糖尿病患者。因此,當研究在同期舉辦的美國糖尿病協會科學年會 上 公布后,立即引發轟動,被譽為在“攻克糖尿病”中再次邁出一大步。
“這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 脫離胰島素將改變無數患者的生活。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糖尿病中心 主任 馬克·安德森 (Mark Anderson)教授表示。
zimislecel由全球 生物制藥巨頭Vertex Pharmaceuticals(福泰制藥) 開發,它能在體外轉化成健康的胰島,并移植進患者體內發揮功能。今年4月23日,該公司曾宣布, zimislecel 已 進入關鍵 性 III 期臨床試驗,向 “治愈1型糖尿病” 發起 了最后的 沖刺。
“純天然”的再生胰島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的1型糖尿病患者數約為920萬人,其中20歲以下人群占到80%。他們無法被 治愈, 需要 依賴終身注射胰島素等來控制血糖,維持生命。
但胰島素治療下的血糖精準調控仍是難題 。 過度降糖會導致低血糖事件,血糖過高則會引發 微血管、大血管和神經病變。 如果不能 精準控制,患者將面臨嚴重的并發癥風險,醫療管理成本高昂。
因此科學家們希望,能用一種“純天然”的再生胰島,代替受損的胰島功能。患者不僅無需再額外使用其他藥物,還能實現 生理性血糖調節的精確度、準確度和可靠性 。
據研究團隊介紹,此次參與臨床試驗的14名患者,平均病程為22.8年。在治療前的一年里,他們平均發生了2-4次嚴重的低血糖事件,基線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大于7% , 餐刺激后的 血漿 C肽水平低于檢測下限 ,胰島功能已幾乎完全破壞。
試驗中,共有12名患者接受了全劑量的zimislecel注射。治療后90天內,他們的餐后 C肽水平 逐漸恢復正常,半年后, C肽水平 得到進一步改善,并得以長期維持——這表明植入的“再生胰島”,已展現出穩定的生理功能。
此外,在治療后4個月,所有患者的 糖化血紅蛋白 均降至正常狀態。1年后,這些患者每日有超過93%的時間,血糖范圍均處于正常范圍。其中,10名患者半年后就停用了胰島素,另有2名胰島素劑量分別減少了 70%和36% 。
還有2名患者接受了“半劑量”的zimislecel注射, C 肽和血糖水平同樣得到顯著改善。在安全性方面,據研究團隊披露,大多 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 是 輕度或中度 ,包括腹瀉、惡心、頭痛等。
但令人惋惜的是,其中1名患者在治愈了糖尿病后,卻因癡呆癥不幸離世。他也是第一位參與zimislecel臨床試驗的患者,治療前因在騎摩托車時出現低血糖,發生了車禍,導致腦部損傷。
另1名患者同樣在糖尿病得到治愈后死亡,原因是一次 鼻竇 炎 手術 引發的大腦真菌感染。
36歲的加拿大護士 Amanda Smith 則是一位幸運兒。 她 在多年前毫不猶豫地 接受了參加 臨床 試驗的機會 ,僅治療 6個月后 ,她就徹底擺脫了 胰島素 ,直至今日,“ 就像 開啟了一場 全新的生活 。 ”Amanda 對媒體表示。
最快明年上市
“我們 堅信科學可以解決最困難的問題 。”研究發布后,zimislecel的發明者、哈佛大學道格拉斯·梅爾頓 (Doug Melton) 教授在采訪中表示。25多年前,道格拉斯6個月大的孩子被診斷為1型糖尿病,從此他便致力于糖尿病的治愈研究。
十幾年里,道格拉斯帶著一個10余人的團隊,反復探索如何將干細胞轉化為功能性的胰島細胞,經歷了無數次失敗。
直至 2014年,團隊培育出首個人類胚胎干細胞來源的功能性胰島細胞 。據他統計,哈佛大學及相關機構為研究合計投入了約5000萬美元。
當道格拉斯最終取得突破后,他需要一家藥企 將這一 研究進行轉化,于是道格拉斯加入了 福泰制藥 ,雙方合作在2021年正式將zimislecel推入臨床試驗階段。
從原理上,zimislecel是一種同種異體干細胞再生療法,通過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 PSC )技術,在體外創造出健康的 胰島β細胞 。移植進患者體內后,這些全新的細胞將定植在肝臟,發揮調節血糖水平的功能。
事實上,由于 多能干細胞(PSC)具有無限增殖的特性,能分化成生物體所有的功能細胞類型 ,目前相關技術也被認為是攻克糖尿病的最大希望。
在我國,今年4月18日,由上海長征醫院 殷浩團隊聯合開發的“異體人再生胰島注射液”,獲藥監局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成為 zimislecel之后, 全球第二 款 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異體通用型再生胰島產品。
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zimislecel還是“ 異體人再生胰島注射液 ”,由于“原料”是異體干細胞,也就是“別人的”,雖然能實現 提前制備 ,但治療后患者需長期使用抗免疫排斥藥物。
據 福泰制藥 介紹,此次臨床試驗最初的招募過程并不順利,很大原因是患者在得知這一情況后,不少人選擇了放棄。
另一種方式則是使用“自體干細胞”,好處是能避免排斥反應,缺點在于需要實時采集患者自體干細胞并進行制備,醫療成本較高。2025年4月 殷浩團隊 宣布,通過這一路徑,團隊還全球首次治愈了 一位嚴重 的 2型糖尿病患者 。
同樣是通過“自體干細胞”,到了2024年9月,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 北京大學/昌平實驗室 聯合團隊宣布,全球首次治愈了1名生命垂危的1型糖尿病患者。 昌平實驗室 鄧宏魁 教授還在接受采訪時, 分享了 這位 患者的治療經歷 。
鄧宏魁 表示, 過去11年里,這名25歲的年輕女性只能吃無糖食品,治療后,她 重新 欣喜地體驗到了酸奶、冰激凌等食物的味道,“她現在可以吃任何喜歡的食物了。”
盡管還有很多技術細節、治療策略等仍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但隨著此次zimislecel率先發布了臨床試驗結果,這種療法離走向臨床,先運用于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近了。
據 福泰制藥 此前披露,若一切順利,預計今年就能完成 關鍵 性 III 期臨床試驗 的患者招募和給藥,在2026年正式向美國、歐洲、英國監管部門遞交上市申請,爭取在同年上市。
“ 相信 再過不久, 我們就能為1型糖尿病患者帶來革命性的治療選擇 。”該公司表示。
參考文獻:
[1]. Vertex Presents Positive Data for Zimislecel in Type 1 Diabetes at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85th Scientific Sessions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620485709/en/Vertex-Presents-Positive-Data-for-Zimislecel-in-Type-1-Diabetes-at-the-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85th-Scientific-Sessions
[2]. Reichman, T. W., Markmann, J. F., Odorico, J., Witkowski, P., Fung, J. J., Wijkstrom, M., Rickels, M. R., et al.(2025). Stem Cell–Derived, Fully Differentiated Islets for Type 1 Diabete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DOI: 10.1056/NEJMoa2506549.
[3]. People With Severe Diabetes Are Cured in Small Trial of New Drug
https://www.nytimes.com/2025/06/20/health/diabetes-cure-insulin-stem-cell.html
[4]. 最新!第11版《IDF全球糖尿病地圖》重磅發布
https://www.cmtopdr.com/post/detail/88f52345-9bf3-493a-992f-9a22c67ba6c0
本文來源丨醫學界 責任編輯丨小林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