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多次信息造假“前科”。
來源| 聚美麗
作者| 飄 飄
雪球APP顯示,今日(6月30日)深交所A股開盤,浙江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稱“錦盛新材”)股價大幅低開,一度逼近跌停,跌幅高達19.11%。
△圖源:雪球
值得一提的是,錦盛新材被譽為“化妝品塑料包裝容器第一股”,一度也曾風光無限,但上市后業績持續虧損,近期更是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下文稱“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而其股價下跌逼近至跌停,或許與其業績持續不佳及負面事件的影響有關。
因違規披露,TA被立案調查!
日前(6月27日),錦盛新材在深交所發布一則《浙江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的公告》(下文稱:《公告》)。
△圖源:截自深交所
該《公告》顯示,錦盛新材在2025年6月27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編號:證監立案字 01120250021 號)。其中,錦盛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對其立案。
對于此事,錦盛新材在《公告》中表示,在立案調查期間將會配合中國證監會各項工作,并按照監管要求及相關規定,嚴格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同時,錦盛新材還表示,該立案調查未對公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影響,一切均正常開展。
三年虧損近億元,匆匆上市多次暴雷
據悉,錦盛新材創立于1998年6月11日,原名為浙江錦盛包裝有限公司(2016年更名),是一家集產品設計、模具制造、注塑成型、燙印、涂裝、成品組裝為一體的亞克力容器專業制造商。
目前,錦盛新材,產品一半遠銷歐美、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與歐萊雅、雅詩蘭黛、百雀羚、韓束、丸美、華熙生物等知名企業/品牌均有合作。
在產品上,錦盛新材旗下有上千種類包材,其中含真空瓶系列、亞克力膏霜&乳液瓶系列、PETG瓶系列等。
△圖源:錦盛新材官網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業內較為知名的化妝品包材商,錦盛新材也是股票注冊制度改革(2016年開始)下,較早一批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后,吃到市場紅利的企業,并于2020年7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并搶占先機成為“化妝品塑料包裝容器第一股”。
即便昔日如何輝煌,眼下的錦盛新材可謂危機四伏。雖說,錦盛新材及中國證監會均未透露,本次立案調查的具體細枝末節,但是回顧其上市歷程及業績來看,其存在多次疑似隱瞞信息,造假數據的“前科“。
可謂匆忙上市,而隱患由始至終都未曾解決。
1.利潤連虧3年,上市后高開低走?
結合錦盛新材招股書及財報來看,其上市后業績持續高開低走。
從下圖來看,錦盛新材上市首年便出現營利雙位數暴跌。雖說2021年之際,錦盛新材營收回暖,增長12.94%至2.93億元,但歸母凈利再度大幅度下滑69.30%。
而在2022-2024年,錦盛新材看似營收一路高歌猛進,但是實際上坐吃山空,其歸母凈利潤持續虧損,三年累計達近1億元,分別虧損為0.23億元、0.24億元和0.23億元。
而目前疲軟之態,卻與錦盛新材沖擊IPO之時,披露的業績大相徑庭。
從招股書來看,2016-2018年,錦盛新材營收持續增長,分別為2.89億元、3.01億元和3.61億元;同時,其歸母凈利潤也均為盈利,分別為5269.98萬元、4287.29萬元和5351.31萬元。
對比來看,錦盛新材上市前后營收變化不大,但是盈利能力則是大大減弱,尤其是5年內其歸母凈利潤下滑了近億元。
△圖源:錦盛新材招股書
不僅如此,據IPO日報統計來看,錦盛新材上市后毛利率水平由上市前的30%以上,下滑至8%-16%之間。
△圖源:IPO日報
而對于業績的高開低走,錦盛新材管理層在今年5月也曾公開解釋稱,“經營成果、盈虧狀況受多重因素影響,承諾后續會全力以赴經營管理企業。”
2.轉戰創業板時,多個數據存在矛盾
不僅如此,在錦盛新材從主板轉戰創業板之時,中國經濟網、發現財經等多家媒體曾披露,其募資額大幅減少,且兩次IPO招股書中,多個數據存在前后矛盾。
根據創業板的招股書顯示,錦盛新材第二次IPO的擬募集資金由首次的3.28億元,下滑至2.93億元,累計縮水3490萬元。
同時,從錦盛新材資金用途來看,第二次IPO之時,研究開發中心建設項目被砍,且“年增產1500萬套化妝品包裝容器技改”項目資金由1.13億元減少至9222萬元。
反觀,“年產4500萬套化妝品包裝容器新建”項目的投資金額則由1.89億,擴充至2.01億元。而基于這一變化,錦盛新材在創業板擬募資時,總市值降至11.71億元。
除此之外,錦盛新材前后兩次IPO的招股書,對于2016年產品銷量及產量的披露,前后也存在較大差距。
其中,錦盛新材在主板招股書(2017年版)中顯示,2016年銷量為5892.14萬套,但其創業板中該數據為6208.3萬套,前后偏差高達316.16萬套。
△圖源:錦盛新材招股書
同時,主板招股書顯示,錦盛新材2016年產品產量為5900.82萬套,而在創業板招股書中,該數據則是6188.67萬套,前后偏差高達287.85萬套。
然而,在這一巨大差異下,錦盛新材2016年總營收卻未曾改變,對此其解釋稱:“上述不同是由產銷量統計口徑差異導致,更新后的統計口徑能更為準確地反映錦盛新材的產能利用情況。本次申報中,2016年-2019年1-6月公司均采用同一口徑披露生產、銷售數量。”
3.首次IPO前巨量股轉,隱瞞二股東涉訴
除了以上風險之外,錦盛新材在首次IPO前,就存在低價巨量轉股的行為,而該行為彼時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頗為迥異。
在2016年,也就是錦盛新材首次遞交招股申請的前一年,其曾進行三次低價股權轉讓。
2016年2月,錦盛新材實控人阮榮濤以3.33元/股,將所持9%、4%、3%股權轉讓給洪煜、郭江橋、何文銓,轉讓價格合計約為2066.47萬元,彼時企業估值約1.29億元。
△圖源:錦盛新材招股書
兩月后,阮榮濤再次所持30.6%的股權,以4元/股轉讓給上海立溢、王建潮、葉立方、王秋良,轉讓作價合計約為5153.04萬元,而當時錦盛新材估值漲至1.68億元。
在該年的7月,錦盛新材進行第三次股權轉讓,此時阮榮濤、高麗君以6元/股的價格將名下1.5%、5.5%的股權,轉讓給錦盛投資,轉讓金額合計為1768.2萬元,粗略統計企業估值為2.53億元。
而在三次轉股之下,錦盛新材在發起主板IPO時,估值目標高于13.11億元,相當于半年內激增5倍,且受讓方均是內部高管、關聯企業,也因此疑似存在利益輸送。
另外,錦盛新材還存在隱瞞二股東涉訴的歷史。裁判文書網顯示,錦盛新材在計劃IPO前及IPO期間,其二股東上海立溢股權投資中心(下稱“上海立溢”,持股25%),與上海弘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曾芳飛、朱桔蘋、李愛清,共同被上海寶聚昌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4.多家供應商因環保問題被罰
除了二股東曾涉訴外,錦盛新材關聯的多家原材料供應商,還曾因涉嫌違法違規被相關部門查處,該事件也引發行業對其供應鏈管理的關注。
從處罰歷史來看,錦盛新材前十供應商中,紹興市上虞區崧廈鎮華祥塑料制品廠(現更名為紹興市上虞華祥塑料制品廠)、紹興市新弘包裝有限公司、紹興市順源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以及紹興市怡合塑料包裝有限公司,這四家存在因環保違規受罰的情況。
另外,快查還顯示,錦盛新材上市以來收到7條相關預警,均與年報內容有關,且還存在69條股票減持相關預警。
△圖源:快查
結合上述內容來看,錦盛新材違規具體原因雖尚未披露,但其在隱瞞信息、數據等層面已有多次嫌疑或是前科。
隨著上市監管日趨嚴格,像錦盛新材這樣曾受益于政策紅利,而今卻暴雷的企業并非個例,湖北九有、奧園美谷等亦在其列。
尤其是,錦盛新材被立案同日,錦富技術也發布公告稱,其因2021年貿易業務核算錯誤,涉嫌定期報告虛假記載,而被江蘇證監局罰款400萬元,同時還有四名高管也因此領罰。
在當前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合規性實施嚴格監管的背景下,這一事件背后所隱含的趨勢不言而喻:未來諸如財務造假、虛報等違規行為將進一步受到遏制。而錦盛新材若在此情形下仍不知悔改,且業績持續不振,可能會與湖北九有等公司一樣,面臨退市風險。
信息來源:深交所、IPO日報、快查、錦盛新材官網等
視覺設計:筱情
微信排版:飄飄
責任編輯:高高
逸仙電商創始人黃錦峰與上美股份CEO呂義雄深度對話:頭部企業經營背后的策略與風險。
看完不妨給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