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是較早實施“一車一平臺”政策的城市,早在2016年,廈門就要求車輛所有人申請運輸證時與平臺簽訂接入協議,并承諾車輛在同一時間只接入一家網約車平臺公司。
“一車一平臺”的管理模式下,司機、車輛都需要通過平臺在管理部門備案。
有業內人士曾透露,廈門實施一車一平臺政策后,主管部門每個月都會給相應的指標到平臺。由于指標有限,像更換到滴滴等頭部平臺比較費時。
當地網約車司機反饋,政策曾允許司機在小型平臺間靈活轉換,但若想轉入大型平臺如滴滴,則需排隊等待。
廈門依托出租汽車行業監管系統,通過設定一車僅能申請一平臺、車輛GPS數據實時跟蹤回傳等智慧信息手段,保障車輛合規準入和營運實時監督。
今年6月,廈門全面推進一車一平臺政策。不少網約車司機表示,已經收到轉證通知,司機注冊的車輛運輸證需接入相應平臺,“若屆時仍未轉入,平臺將停止派單!”
政策調整的大背景下,當地網約車平臺都制定了高額的“轉證完單獎勵”,開啟了新一輪的“搶人大戰”。
在目前存量市場的背景下,司機出車普遍面臨單量不足,其中大部分都會選擇多平臺操作接單,通過“廣撒網”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訂單量。
一車一平臺政策政策下,網約車司機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多平臺接單,接單方式和出車習慣也要隨之發生改變。
政策驅動下,當地網約車運力資源將越來越集中于訂單多、實力強、服務好的頭部平臺,而對那些資質和能力不足的小平臺來說,這一趨勢只會加速其消亡。
2023年,廈門全市40家網約車平臺中有17家平臺無司機、無車輛,自然也就無法在當地啟動運營。主要原因就是,廈門司機轉換平臺的成本太高,不會因為短期的獎勵隨意轉換。
▲ 廈門網約車2023年數據
一車一平臺政策政策旨在讓司機更專注穩定地在一個平臺營運,便于平臺管理,提升服務質量,促進網約車行業規范化發展。
《工人日報》報道,廣西柳州實行“一車一平臺”后,運力與平臺深度綁定,企業更愿投資司機培訓與車輛維護,形成“長期合作”生態。
總的來說,網約車發展至今,行業合規化是大勢所趨。
在這一趨勢之下,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司機權益也是現階段各地政策所強調和引領的。
頭部平臺訂單集中度提升,無資質無能力的小平臺生存空間被擠壓,加速出清。
其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反對“內卷式”低價競爭,通過平臺與司機的深度綁定,來保證司機權益(如、等)、提升行業服務質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