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某券商首席行程安排的截圖引發關注。
水印顯示,這張圖來自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的微博賬號@張瑜Suki。
根據截圖,張瑜整個7月將輾轉湖州、上海、煙臺、大連、廈門、昆明等地,首周幾乎沒有空檔。
除了工作日被路演和各類策略會占據,兩個周末也已分別被廈門與昆明的活動“預定”。
5月7日,張瑜在華創中期策略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類似的行程,她并非首次公開。
6月16日,張瑜在微博上曬出了一份行程安排,并寫道:“狂奔之夏開始了,日程越排越麻…”
去年10月,張瑜曾在微博中提到:“我每年近千場機構客戶路演,每兩周會組織一次旬度電話會(Wind、進門等各平臺都有),同時也會有不定期的專題路演和熱點解讀電話會,僅限機構白名單參會。”
事實上,高強度、高頻率的出差和會議,幾乎是大多數券商研究員的日常,尤其是首席分析師。
春節期間,券商民工們也并未停歇。在DeepSeek“出圈”爆火后,1月28日除夕晚上9點,有券商首席召開了一場電話會議,針對DeepSeek進行大模型拆解。
據稱這場除夕路演參與人數超過2000人,被業內稱作“AI春晚”,甚至有人笑言,“這是在跟央視春晚搶收聽率。”
研究員常年高負荷工作早已不算新鮮事。盡管“反內卷”已成為不少行業的口號,但在券商圈,節奏似乎并未因此放緩。
上個月,一則網絡流傳的截圖顯示,某券商互聯網組通知銷售:工作日晚上8點后、周六全天、周日上午一律不再安排任何客戶路演,希望為研究員留出更多獨立研究和休息的時間。
不過,從張瑜曬出的行程來看,在當前“客戶為王”“研究為本”的競爭機制下,券商民工的周末或仍難屬于自己。
資本市場需要高頻信息、前瞻判斷與一線調研的支撐,研究員作為產業與市場之間的紐帶,承擔著將復雜信息結構化傳達給投資者的任務。
但這背后,是券商民工長期加班、頻繁奔波與節假日無休的現實。
張瑜曬的,不僅僅是一張行程安排截圖,更是一代金融從業者的生存實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