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成分不符、創始人直播夸大療效......李佳琦帶火的國貨品牌“逐本”翻車了?
近日,據媒體報道,有消費者向國家藥監局舉報,稱他購買的數十款逐本產品存在備案成分與實際不符、非法添加未收錄原料、非妝字號產品宣稱功效等問題。
6月26日,各大電商平臺的“逐本”官方店鋪里,“墨紅”系列、“不染茉莉白茶”系列產品悄然消失。同時,品牌創始人劉倩菲的小紅書賬號中,多篇產品宣傳筆記被緊急刪除......
逐本被指備案造假、宣傳越界?
“來不及介紹的新品,我們直播間見。15點開播后我會先介紹香養精油......”
6月25日,逐本創始人劉倩菲在其小紅書賬號發布開播預告。而在當天的直播中,在介紹自家的精油產品時,她不僅暗示用了能“長小毛毛”育發,還宣稱可以調節月經不規律等女性生理問題,還可化痰止咳、抗病毒等。
精油能“調節月經不規律”、“化痰止咳抗病毒”?這無疑踩中了化妝品宣傳的法律紅線。
近日,該消費者稱他購買的數十款逐本產品,其中就存在“非妝字號精油違規宣稱功效”的問題。“逐本香養”系列單方精油執行Q31標準,僅為普通香薰產品,卻宣稱“煥亮賦顏”“芳香泡浴”等護膚功效,創始人視頻中明確表示“特別適合用于皮膚護理”。
除了宣傳越界問題之外,該消費者還舉報稱逐本存在備案成分與實際不符、非法添加未收錄原料等問題。
如高端“墨紅”系列涉嫌原料冒充,產品宣稱添加云南“墨紅玫瑰”精油,備案成分卻顯示為“玫瑰(Rosa rugosa)花油”;“不染茉莉白茶”系列涉嫌非法添加,產品添加“蘭科植物(Orchid)提取物”,客服稱來自“手參的根部”,但《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未收錄蘭科手參屬植物,“茉莉花愈傷組織”等新生物技術原料涉嫌套用舊備案。
事件曝光后,面對洶涌輿情,逐本母公司杭州舒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于6月27日發布聲明,稱經核實,其所有產品均不涉及質量安全問題;逐本使用“玫瑰(ROSE)”來宣傳“墨紅玫瑰凈油”不涉及虛假宣傳。
針對報道中所涉問題,逐本提出了整改方案,卻未提及已注銷備案產品為何仍在銷售。
逐本還在聲明中提及,將對所有已銷售產品的成分、備案信息、宣傳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和嚴格復核,確保不存在任何不規范的宣傳內容。將進一步完善內部審核機制,嚴格規范對外溝通內容,包括創始人及管理層的公開表述,確保所有信息嚴謹、科學。
網紅國貨品牌的崛起之路
提及逐本,大眾最熟悉的是其旗下的卸妝油產品。而這個網紅國貨品牌的崛起之路,離不開兩個關鍵人物:創始人劉倩菲,以及頭部帶貨主播李佳琦。
劉倩菲的創業軌跡,堪稱新國貨品牌的典型樣本。
2015年,劉倩菲成為美妝交流社區抹茶美妝的合伙人,并擔任CFO;2016年,她與紅地球最早的創始人Steven人一起參與產品開發,在此過程中菲積累了豐富的供應鏈資源,為之后逐本的發展打下基礎。
2016年,她創立逐本,以“東方養膚卸妝”為定位,堅持“自研+自控供應鏈”模式。但前兩年默默無聞,專注研發體系和供應鏈整合。
轉機發生在2019年。這一年,逐本天貓旗艦店上線,并走進了李佳琦的直播間。靠著他一句“如果你用逐本的卸妝油還會過敏,那你就別用卸妝產品了”,逐本快速出圈,受到廣泛關注。
當劉倩菲帶著產品走進李佳琦直播間,可以說沒有李佳琦,逐本的發展不會這么順利。
驚人的數據隨之而來:一年內合作34場直播,創下1分鐘賣出5萬瓶卸妝油紀錄;2020年全網GMV超2億元,比2019年上漲450%,其中80%以上的營業額來自卸妝油,不到兩年時間,卸妝油單品累計賣出超300萬瓶,覆蓋超210萬用戶;2022年雙11期間,全網銷售額3.4億,卸妝油銷量近350萬支;2025年618仍居淘寶天貓、抖音卸妝類目第一......
而且,逐本還是少有的連續四年參加李佳琦《所有女生的offer》的品牌。
但劉倩菲的野心不止于此。在劉倩菲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表示,卸妝油只是逐本的一個切口。
對于品牌來說,如果產品單一,很難一直前行。2021年成為品牌戰略轉型的關鍵年。逐本開始大舉拓展產品線,推出面膜、面霜、精華油乃至身體乳等芳療產品。
可以說,在逐本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劉倩菲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頻繁地活躍在直播間及社交媒體上,成為了逐本營銷的核心資產。
劉倩菲的小紅書賬號粉絲數為11.5萬,而逐本的官方賬號粉絲數為6.1萬。其在小紅書發布的內容不僅有產品講解,還有日常生活分享、職場分享等,這種人格化營銷在前期快速建立了消費者信任。
哪怕此次逐本被舉報后,不少用戶還在小紅書為逐本和劉倩菲發聲。
國貨困局何解?
那么,回到逐本此次翻車事件身上,逐本錯了嗎?
有從業者表示:“肯定是有錯的,在產品備案是化妝品的情況下,創始人劉倩菲確實在網絡上宣傳其精油的功效,這在國內法規下是不被允許的。”
一方面,對于品牌來說,產品合規是底線。
近些年,國貨品牌因為產品問題而翻車的不在少數,備案造假與功效浮夸成重災區。2025年4月,田七牙膏兩款產品菌落總數超標最高達1280倍;樊文花嫩白精華霜被檢出未標注的美白劑,涉嫌成分造假;浙江章華等企業染發劑非法添加高風險成分......
另一方面,如今品牌都想做創始人IP,但需在流量和專業度之間把握好尺度。
某美妝行業觀察者認為,逐本創始人劉倩菲一直給大家一種真誠分享的女老板形象,為品牌形象帶來了很大的助力。
但這次翻車,無疑給正在打造IP的品牌老板算是極大的警示:術業有專攻,成分、配方、法務都是非常嚴謹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如果為了賣貨夸大功效,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近些年,不少國貨品牌憑借出色的營銷出圈,如蜂花、鴻星爾克等。但流量只是一時的,最終能讓用戶持續買單的還是要回歸產品本身。
逐本在致歉聲明中承諾“建立常態化自查機制”。但消費者更期待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研發投入、嚴謹透明的產品備案、科學規范的宣傳表述。
這個曾經依靠李佳琦和劉倩菲個人魅力崛起的品牌,或將面臨創業以來最嚴峻的考驗。而它的命運,也將成為整個新國貨美妝賽道發展的風向標——流量可以成就一個品牌,但只有敬畏之心才能守住品牌的生命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