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流浪貓引發的道德爭議,正演變為關乎事業單位用人標準的公共議題。
01
虐貓考生蘇某某被取消招聘資格
2025年6月19日,桂林市人社局官網發布的《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進入考察人選名單》顯示,考生蘇某某以筆試199.50分、面試84.30分,總成績第一名的身份進入平樂縣同安鎮便民服務中心“專業技術崗位二”的考察環節。
這本是一次普通的事業編制招錄流程,卻因網友爆料掀起了巨大波瀾——名單中的蘇某某疑似2024年因虐貓被華中農業大學處分的同一人。
6月30日,招聘單位桂林市同安鎮向媒體證實:進入考察名單的蘇某某確系虐貓被處分者本人。這一確認瞬間點燃輿論,大批網友涌入舉報渠道,直言“不能接受虐貓的人進入體制”。
時間回溯到2024年秋,華中農業大學校園內接連出現流浪貓異常死亡事件。經校方與警方聯合調查,鎖定在校生蘇某某于10月至11月間,將5片人用藥物碾成粉末分次投喂流浪貓。這些藥物導致貓咪呼吸衰竭死亡,引發學生群體強烈憤慨。
盡管在后續調查中,網傳“停車場蓄意放置貓尸”一事被監控證據澄清(X光顯示無骨折),但蘇某某的投毒行為已被確證。2024年12月7日,華中農業大學依校規對其處以嚴重警告處分,事件通報中“分次兌水投喂”的冷靜描述,掩蓋不住行為的殘酷本質。
02
高分考生的道德爭議
半年后,蘇某某出現在桂林事業單位招錄名單中。他報考的同安鎮便民服務中心崗位主要從事就業服務宣傳,作為鄉鎮基層事業編制崗位,直接面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其筆試面試綜合成績雖位列榜首,但虐貓前科的曝光使專業能力的光環蒙上陰影。
網絡質疑聲浪迅速轉化為行動。
大量舉報涌入桂林市及平樂縣人社局,核心訴求直指“心理素質不符合公共服務崗位要求”。有網友尖銳指出:“虐貓者心理扭曲,是潛在危險人格”“對生命如此冷漠者,怎能服務百姓?”這些聲音背后,折射出公眾對公職人員道德底線的敏感。
03
官方回應:政審環節啟動審查
面對洶涌輿情,桂林市縣兩級人社部門迅速回應。
6月29日,平樂縣人社局工作人員表示:“已接到相關反映,若確系虐貓者將不予錄用”。
次日桂林市人社局進一步強調:“高度重視舉報,正由招聘單位核實情況”。
同安鎮官方確認蘇某某身份屬實,同時說明“目前處于政審考察階段,結果以人社局公示為準”。
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考察環節包含“思想政治素質”評估。雖然現行制度未明確“虐待動物”為否決項,但“嚴重警告處分”已構成檔案記錄。平樂縣人社局工作人員受訪時坦言:“考察環節未結束,通過者才進入體檢”,暗示政審結論尚存變數。
03
“德才兼備”
社會對人才的永恒期待
蘇某某事件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對人才評價標準的共識。招聘單位在專業能力之外,將道德品行作為重要篩選條件,體現了對“德才兼備”這一傳統人才觀的堅守。
古人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無德之才,如同無舵之舟,終將迷失方向甚至危害社會。此次事件正是對全社會的一次警醒:在培養和選拔人才的過程中,道德素養絕非可有可無的“軟指標”,而是不可或缺的“硬杠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