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
據統計,目前使用藥物中約56%為手性藥物。手性藥物的對映異構體在體內的藥代動力學行為可能存在差異,影響藥效甚至引發毒性,因此備受監管機構及藥物研發者的關注。當前手性藥物研發形式多為單一對映異構體,少數為外消旋體,二者在體內外均可能發生手性反轉,使其研發變得更加復雜,應在藥物研發早期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對其藥代動力學特征進行全面研究。
7月3日下午3點,藥明康德測試業務平臺藥性評價部副主任曲栗博士和助理主任崔鳳玉女士將做客藥明直播間,與大家分享手性藥物藥代動力學特征、研究考量及生物分析挑戰與技術路線、分析平臺及案例分享等,歡迎小伙伴們報名參加!
注冊報名
本次研討會免費對外開放,請長按下方二維碼報名,快速進入直播通道。
主題:手性藥物藥代動力學研究考量及生物分析策略
主講人:曲栗 博士 藥明康德測試業務平臺藥性評價部副主任
崔鳳玉 女士 藥明康德測試業務平臺藥性評價部助理主任
時間:2025年7月3日,15:00 – 16:00
SPEAKER PROFILE
曲栗 博士
曲栗博士獲得復旦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于2021年加入藥明康德藥性評價部(DMPK),負責新能力平臺搭建和New Modality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支持傳統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生物分析項目,包括手性藥物、抗體偶聯藥物、白蛋白遞送藥物和融合蛋白等,并積累了豐富的生物分析經驗。
崔鳳玉 女士
崔鳳玉于2010年獲得四川大學細胞生物學碩士學位,同年8月加入藥明康德藥性評價部(DMPK),一直擔任項目負責人(SD)至今。崔鳳玉擁有超過50個申報項目藥代動力學研究經驗,包括傳統小分子化藥以及多種新分子藥物,如ADC、寡核苷酸、抗體等,為全球客戶提供藥代動力學研究服務。
關于藥明康德藥性評價部
藥性評價部是測試事業部旗下主要負責體內、體外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的業務部門。在中國(上海、蘇州、南京和南通)和美國(新澤西)均設有研發中心, 提供從早期篩選、臨床前開發、到臨床研究階段的綜合型藥代動力學服務。研究內容包括體外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ADME)研究,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藥物相互作用,代謝產物鑒定(體內外生物轉化),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合成,定量放射性自顯影研究,人體放射性物質平衡,代謝產物安全性評價以及Non-GLP生物分析等。
藥性評價系列往期直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