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零碳算力引擎。
“綠電100%直接服務算力,年均提供約1000萬千瓦時零碳電力,能運用微電網實時平衡綠電和算力中心用電負荷,讓能源利用更高效、更智能。”聯通(青海)綠電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洪麒一語道破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的核心優勢。
6月30日,《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深入探訪中國聯通青海省分公司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區,成排的機柜指示燈在清冷的空氣中靜謐閃爍,宛如星河落地。室外,大片的光伏板陣列源源不斷地輸向智算中心。
三江源,一片綠色的凈土。
這正是中國聯通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的核心場景。作為青海省乃至全國推動綠色算力發展的標桿,該項目年均能提供約1000萬千瓦時零碳電力,全部直接服務于算力中心。其最核心的創新突破,在于成功運用微電網技術 ,實現了綠色電力生產與算力中心用電負荷的實時動態平衡。
綠電與算力的高原“聯姻”
在青海的廣袤高原上,一場能源與科技的深度“聯姻”正在精彩上演。走進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現場,一個現代化的綠色算力示范基地映入眼簾。這里是中國聯通青海省分公司精心打造的重點項目,旨在充分利用青海的清潔能源優勢,推動算力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該項目扎根于青海戰略布局之中。據了解,青海在全國率先發布《綠色算力基礎設施等級評定規范》等5項綠色算力地方標準,為產業發展鋪就了堅實的制度基石。在此背景下,中國聯通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應運而生。
該項目自2024年啟動建設以來,進展迅速。目前已建成的二期項目擬投資8.8億元,重點建設智算機房,規劃840架高功率服務器機柜,IT總用電容量約16.80MW,建成后可支持超高功率密度,最大可擴展至單機40KW,具備萬卡集群同步能力,形成超10000P以上超強算力能力。
三期項目擬投資9.8億元,重點建設3棟智算中心,共規劃智算服務器機架約984架,總用電容量約32MW,建成后承接東數西算、東數西訓、東數西儲的算力服務中心,形成12000P以上智算能力,未來擴展至萬卡集群規模。四期項目擬投資50億元,將依托青海省政策、能源和資源優勢,與國內頭部算力企業合作,依托中國聯通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園,共同打造綠電直供及算網、算電協同的一體化智算綜合園區,成為立足西部、服務全國的大規模綠色算力基地,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
據中國聯通青海省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通過引入先進的制冷技術和人工智能優化技術,大幅降低了能耗。項目采用光伏、風電、儲能互補供電方式,年均可為算力中心提供約1000萬度安全、穩定、可靠的零碳綠色電力,實現了100%的綠電消納。這是中國聯通系統內首個采用“風光儲充+算力中心”協同調度管理模式的算力中心綠色微電網項目,也是與中國聯通與全球光伏行業領軍企業天合光能合作共建的“電算融合應用創新中心”的關鍵成果。
光伏、風電、儲能互補,在這里實現了100%的綠電消納。
得天獨厚的“青海優勢”
青海發展綠色算力產業,擁有難以復制的先天與后天優勢,構成了項目的強大基石。
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的優勢顯著。青海依托“水豐、光富、風好、地廣”的優勢,地處青藏高原,年均氣溫低,這種天然的冷源為數據中心提供了免費的自然制冷資源,有效降低了數據中心的制冷能耗。與傳統數據中心相比,這里的制冷能耗可降低40%,大大減少了運營成本。
其次,青海擁有豐富的清潔能源資源,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項目充分利用這些綠電資源,通過微電網實現綠電的直接供應和消納,確保了數據中心的電力來源100%為零碳電力。這不僅降低了碳排放,還為數據中心提供了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
此外,智慧融合的“電算協同”是該項目的技術亮點。《通信產業報》全媒體記者看到,通過先進的微電網控制系統,動態匹配波動性綠電(風電、光伏)與算力中心的剛性負荷,實現綠電100%就地高效消納,破解了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關鍵難題。
在產業合作方面,項目與國內頭部算力企業、全球光伏行業領軍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綠電直供及算網、算電協同的一體化智算綜合園區。這種產業合作模式匯聚了各方優勢資源,加速了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提升了項目的整體競爭力。
標桿級樣板引領“綠算”發展
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首先,它推動了綠色算力產業的發展。項目以綠色電力、綠色算力、綠色金融實現了“零碳”示范,成為了國家級綠色算力的產業樣板。預計到2025年底,示范園機架達到2萬、算力達到2.6萬P,可滿足“東數西算”海量數據傳輸需求,提供安全可靠和靈活高效的算電協同定制化服務,助推綠色算力產業“建圈強鏈”。
風、光、冷、算在這里完美協奏。
同時,項目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通過100%的綠電供應和高效能源利用,項目大幅降低了碳排放,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這不僅有助于青海本地的綠色發展,也為全國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此外,項目促進了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它帶動了青海當地數字經濟的發展,吸引了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的項目落地,形成了智算、超算、大模型等新業態。同時,項目還推動了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
項目還提升了國家算力戰略布局。它積極響應國家“東數西算”戰略,通過構建高速直聯網絡,加強了青海與東部地區的算力協同,提升了國家整體算力資源的配置效率,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技術創新與應用方面,項目為綠色算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實踐平臺,推動了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技術在算力領域的創新應用。同時,項目還促進了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引領了行業技術發展方向。
最后,項目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作為中國聯通系統內首個“風光儲充 + 算力中心”協同調度管理模式的算力中心綠色微電網項目,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它為其他地區發展綠色算力產業提供了可參考的模式和經驗,有望在全國范圍內形成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推動綠色算力產業的全面發展。
不難發現,三江源綠電智算融合示范微電網項目,不僅是一項技術工程,更是人與自然、科技與生態在青藏高原奏響的和諧樂章。它用100%的綠電消納和尖端的微電網平衡技術,證明了高載能的數據產業同樣可以走出一條零碳發展的新路。這里產出的,是強大的算力,是創新的方案,是“東數西算”戰略落地的堅實保障,更是中國在數字經濟時代追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堅定宣言。
采寫:李洪力
編輯:洪力 亮亮
指導:辛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