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埃隆·馬斯克之間的矛盾因“大而美”法案再次引爆。兩人過去雖然也曾多次發生口角和碰撞,但這一次更像是真正的決裂。人們的強烈印象是:馬斯克忍夠了,他拔出了劍,準備戰斗。
一邊是美國最富的商人,也是世界首富,另一邊是美國歷史上權力最大的總統。這是一場注定的政治自殺,還是難以預測結局的魚死網破?
周一晚,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帖抨擊參議院共和黨人,他揚言:“如果這是我在這世上做的最后一件事,他們(投票支持法案的共和黨人)明年的初選就將落敗。”明年將是中期選舉年,馬斯克的這番話對那些共和黨人是空前的政治威脅。
馬斯克還放了另一句狠話稱:“(如果)瘋狂的支出法案獲得通過,‘美國黨’將于第二天成立。美國需要民主和共和黨之外的替代方案,以便美國人民真正擁有發言權。” 馬斯克表示,“大而美”法案將導致美國國債激增,他還在X上寫道:“這項法案的瘋狂支出,將債務上限提高了創紀錄的五萬億美元,顯然我們生活在一個一黨制國家——豬黨!”
特朗普隨后在社交媒體強勢回應,而且是捅刀子:“埃隆獲得的補貼可能遠多于歷史上任何一個人。如果沒有補貼,埃隆可能不得不關門,回到南非老家。不再有火箭發射、衛星或電動汽車生產,我們的國家將節省一大筆錢。或許我們應該讓政府效率部好好調查一下?這能節省一大筆錢!”
X上一名用戶分享了特朗普這篇帖子的截圖,并評論說:“特朗普暗示政府效率部可能會調查對馬斯克(公司)的補貼。”
▲美國參議院6月28日晚僅以2票優勢通過針對“大而美”法案的程序性投票,批準推進該法案在參議院的審議程序。(圖源:法新社)
很多人都在猜測特朗普發帖對馬斯克可能產生的震懾力,但馬斯克這一次的表現與他上一次的退卻截然不同,他在上述帖子的評論區尖銳地回嗆: “我要說,(請)全部削減。現在(就這么做)”。
馬斯克的最新回應是個破釜沉舟的姿態。
周二上午,在被記者問到是否會“把馬斯克驅逐出境”時,特朗普答道:“我不知道,我們得考慮一下。我們可能得讓政府效率部盯著點埃隆。你知道政府效率部是什么嗎?政府效率部是一個可能會轉身吃掉埃隆的怪物。”
馬斯克很快又回應,他在X上寫道:“真想繼續加碼啊,太想了,不過眼下我還是得克制一下。”這句話中既有對抗,又有嘲諷,還有“走著瞧”的意思。
引爆這場沖突的,仍是那項充滿爭議的“大而美”法案。特朗普正在向參議院施壓,要求仍對法案有疑慮乃至反對意見的共和黨人“歸隊”,力爭在7月4日前將該法案提交白宮簽署。
該法案5月在眾議院僅以一票優勢艱難通過,它的內容長達940頁,涵蓋稅改、新能源補貼、社會保障、軍費及邊境安全等多個“政治敏感點”。美媒報道稱,這可能惡化美國財政預算赤字狀況,因而不僅遭民主黨抵制,在共和黨內部也引發分歧。圍繞這項內容龐雜的法案還有許多其他爭議,例如指責它“劫貧濟富”。
馬斯克一直是該法案的堅定反對者。早在6月初,他就在X上怒斥該法案“荒唐、夾帶私貨、令人作嘔”,稱投票支持的人“應感到羞恥”。”特朗普則回應稱,馬斯克的不滿源于該法案提議取消電動汽車消費者的稅收抵免,這影響了馬斯克作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的利益。盡管兩人后來關系有所緩和:馬斯克刪除了幾條批評特朗普的帖子,包括暗示支持彈劾特朗普的一條;特朗普也展現出了一定程度的克制,但兩人的矛盾并沒有彌合,馬斯克對特朗普的不滿繼續發酵。
馬斯克最新聲稱,如果法案通過,“明天就成立美國黨”,不僅是對特朗普的正面回擊,更是對整個共和黨的強烈警告。對共和黨而言,馬斯克若真的另立山頭,拉走一批共和黨的支持者,打擊將是沉重的。
馬斯克有著獨特的 “美國夢”情節,他因此對民主黨搞的那一套稀奇古怪的“社會改革”失望透頂,如今又被特朗普逼入絕境。他曾希望與共和黨合作塑造一個理想未來——在地球上推廣新能源,在火星上開辟新世界。但這一次,他顯然覺得自己的夢被徹底踩碎了。
如果說第一次因“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公開對特朗普說重話,有沖動的成分,馬斯克之后后悔和畏懼,最終選擇退讓;那么這一次,馬斯克更加猛烈地對著干,在政治邏輯上說,他必須是深思熟慮的。上一次特朗普威脅馬斯克,如果后者轉而資助任何民主黨候選人,將面臨“非常嚴重的后果”。現在馬斯克明確說了,如果特朗普力推的法案在參議院通過,投票的共和黨人明年中期選舉初選就會敗落,而且還要成立新黨,這些無異于他的政治宣言,是在打特朗普的臉,捅他的肺管子。
馬斯克與特朗普決裂的背后,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幻滅。特朗普太現實了,太迷戀權力了,而馬斯克更像是為理想而活著。他有數家公司,是全球首富,世俗的東西對他都失去了吸引力,他珍視的唯有理想,而他的理想正在碎掉。
馬斯克曾夢想殖民火星,將人類文明帶到另一個星球,既為地球萬一遭遇風險時留一個人類文明的備份,也讓火星上的文明擺脫美國的政治污染。太空計劃在他心中不僅是科技突破,更是對現實世界失望后的“出路”。但連這個愿景他也放棄了。雖然4月他在X上說,“星艦有望明年底前往火星”,但據《紐約時報》報道,馬斯克已經放棄了殖民火星的政治愿景,甚至悲觀地說出:“無處可去。無處可去。”
這句話道盡他的失望:對民主黨,對共和黨,對現實政治,也對自己曾經堅定不移的理想。
這一次,馬斯克做出的姿態是不再試圖“修復關系”,而是要“重構秩序”;不再選擇“保留意見”,而是公開宣戰。因此,這不再是一場普通的政治爭吵,而是一次理想坍塌后的暴烈反彈。
“美國黨”的威脅,也許只是馬斯克的一記怒吼,也可能成為馬斯克重啟政治角色的起點。他可能還沒有找到明確的替代路徑,但他想讓所有人知道:他不會再沉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