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午后,綠茵場上吶喊震天,激烈拼搶點燃夏日激情;賽場之外,非遺市集煙火升騰,游客流連于琳瑯滿目的地方風味與匠心手作之間。自5月10日起,這場融匯體育競技與文化傳承的“綠茵+非遺”周末嘉年華,已成為我市及周邊區域的文旅新地標,為城市經濟注入澎湃活力。
賽事熱情,早已超越球場圍欄。賽場旁精心打造的非遺特產文創集市,匯聚我市及周邊縣市的豐富物產與精湛技藝,形成一道活力四射的“煙火風景線”。賽事“流量”在此成功轉化為文旅消費“留量”,拉動“賽事經濟”蓬勃生長。
6月29日,走進這片熱鬧市集,孝義元素以其獨特文化魅力成為焦點,匠心獨具的皮影人物、吉祥寓意的剪紙、栩栩如生的面塑,無聲訴說著孝義深厚的文化底蘊。相鄰的離石展區同樣人氣高漲,流光溢彩的掐絲琺瑯工藝品,以繁復精細的金屬線條與飽滿釉彩引人駐足,一幅幅古樸雅致的離石烙畫作品,火筆生花,肌理分明,引來愛好者細品慢賞。
離石區掐絲琺瑯制作技藝傳承人 王星舒:掐絲琺瑯是我們離石的一個非遺,又名景泰藍,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我們做的十二生肖、梅蘭竹菊還有胸針。
攤主 于艷珠:我們這次過來村超非遺展示,對產品推廣也有一定的好處,讓大家認識了這么多的非遺。
攤主 郭偉偉:很多外地游客過來了解咱們非遺產品,希望咱們孝義文旅越做越好。
與此同時,誘人的香氣彌漫開來,興縣蔡家會村的豆面、莜面、蕎麥面、小米,離石王營莊的大米、醇醋、美酒,還有孝義蜜酥、古城師氏火燒、插酥包子、各式雜糧面食、熱氣騰騰的舊城羊雜割等地道風味,不僅滿足游客味蕾,更成為推介地方產業、展示鄉土風情的最佳名片。
攤主 李鴻杰:帶了幾個離石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有王營莊醋、大米、油,還有酒,王營莊是離石區一個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希望大家也來這里旅游。
攤主 賀志平:我是來自興縣,我們所帶的產品有小雜糧、小米、小雜糧代餐粉和大眾用的雜糧面。
攤主 馬小軍:我們這邊最出名的就是小米,興縣這個地方屬于山區,日照的時間比較長,產出來的小米熬出來的稀飯特別養人,俗稱月子米。
賽事集聚人氣,集市則留住消費。游客們在此看球賽、品美食、購文創、賞非遺,一趟行程收獲多重體驗,真正實現了文體旅深度融合。眼前升騰不息的煙火氣,耳畔澎湃涌動的發展力,指尖流淌的非遺傳承,共同譜寫著鄉村振興與文化自信的動人樂章。
記者/楊柳 日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