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槌落下時的天價數字,是歷史與當下的對話。介紹十件頂級古董的傳奇。
十、最貴佛像: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2.36億港元)
2013年香港蘇富比拍賣場,一束金光劃破沉寂:54厘米的永樂佛像以2.36億港元締造神跡。低垂的眼瞼蘊藏無量慈悲,衣褶如流水拂過蓮臺,"大明永樂年施"六字楷書,將盛世君王的信仰熔鑄成永恒。漢藏藝術在此完美交融,鎏金表層下流淌著王朝的氣度與虔誠。
九、最貴青銅器:西周兮甲盤(2.1275億人民幣)
2017年西泠印社拍賣廳,青銅綠銹中浮現金文密碼。這只承載133字銘文的兮甲盤以2.1275億元震動收藏界。刀刻斧鑿的文字記載著西周重臣尹吉甫討伐獫狁、管理市場的壯舉。方寸之間,軍事調度、市場律法、邊疆治理盡藏,堪稱一部西周"青銅史書"。
八、最貴銅鏡:戰國六山紋鏡(2100萬人民幣)
大唐西市2019年秋拍,一面直徑不過盈掌的銅鏡以2100萬元映照戰國魂靈。六組"山"字紋如通天神柱環繞鈕座,細密羽狀紋鋪陳其間。楚地貴族深信山岳可通神靈,這面銅鏡的紋飾如同天地符咒,將戰國時代的玄妙信仰與登峰造極的青銅鑄造術永久封印。
七、最貴錢幣:戶部光緒元寶五分金幣(5290萬人民幣)
2023年上海匡時春拍,一枚金幣以5290萬元改寫貨幣史。純金蟠龍昂首欲飛,龍鱗在燈光下流轉金光,凝聚著晚清"圓兩之爭"的金融風暴。因政令突變未及流通,存世僅此孤品,成為晚清改革最昂貴的金屬見證。
六、最貴家具:清康熙黃花梨鸞鳳牡丹頂箱柜(9890萬人民幣)
2017年北京保利秋拍,一對頂天立地的黃花梨頂箱柜以9890萬元樹立豐碑。3.14米高的柜體上,鸞鳳穿牡丹在木紋間翩然起舞,銅飾鎏金龍紋閃耀皇家威儀。它將明式風骨與清宮氣象完美融合,在木紋流轉間定格盛世風華。
五、最貴古籍: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2.6335億人民幣)
2020年永樂拍賣夜場,宋版孤本以2.6335億元刷新紙墨傳奇。王安石九百篇詩文承載改革風云,更傳奇的是紙背南宋書信墨跡——八百年前的市井生活躍然紙上。一紙雙史,墨香穿越時空,宋人氣息仍撲面可感。
四、最貴書法:黃庭堅《砥柱銘》(4.368億人民幣)
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黃庭堅晚年巨作以4.368億元掀起墨海狂瀾。六百余字如驚濤裂岸,筆鋒間盡顯宋代尚意書風。項元汴、安岐等歷代藏家鈐印題跋,讓一卷墨跡承載千年文脈,在拍賣場上續寫新的收藏史詩。
三、最貴書畫:吳彬《十面靈璧圖卷》(5.129億人民幣)
2020年北京保利秋拍,明代吳彬的這卷奇畫以5.129億元創造神話。一方太湖石幻化十種姿態,米萬鐘、董其昌等大家題跋如眾星拱月。科學透視與哲學意境在此奇妙交融,成就了中國賞石文化的巔峰畫卷,讓頑石在宣紙上獲得永恒生命。
二、最貴高古玉:良渚玉琮王(1.09億人民幣)
2013年澳門中信拍賣,新石器時代的玉琮以1.09億元喚醒文明記憶。四面神人獸面紋細過發絲,"天圓地方"的形制暗合宇宙觀。良渚先民以玉通神,為中華文明起源刻下不朽路標,五千年前的精湛琢玉技藝至今令人嘆絕。
一、最貴瓷器:清乾隆粉彩鏤空轉心瓶(5.5億人民幣)
2010年英國班布里奇拍賣行,這只轉心瓶以5.5億元至今穩坐魁首。粉彩、琺瑯彩、鏤空工藝在此交融,瓶身旋轉間四季花卉若隱若現,外層祥云蝙蝠環繞飛舞。需分體燒造再嚴絲合榫,將"天地交泰"的哲學化作掌中乾坤,乾隆盛世的萬千氣象盡藏于此方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