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1日,比利時統計局Statbel的公布了2024年最新移民數據。2024年,比利時國際移民凈增長達66,044人(遷入194,212人,遷出128,168人)。盡管與2023年(+66,349人)相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穩定的人口凈流入趨勢。截至2025年1月1日,比利時總人口接近1,200萬。比利時用數據再次向世界證明這個西歐小國“小而強”的吸引力。
新聞來源:https://statbel.fgov.be/
數據來源:https://statbel.fgov.be/
一、比利時公民回流+歐洲鄰國輸入:人才磁場效應持續釋放
在2024年移民群體中,比利時本國公民占比最高,為22,506人,占總移民人數的比11.6%;這一現象反映了部分海外比利時人回流趨勢。緊隨其后的是羅馬尼亞移民(18,845人,占比9.7%)和法國移民(14,423人,占比7.4%)。兩大鄰國公民,顯示出比利時對東歐與西歐技術與勞動力人才的雙向吸引力。
二、烏克蘭移民數量大幅回落,危機性流動轉向常態化
受俄烏沖突影響,烏克蘭曾是比利時移民的主要來源國之一。但隨著局勢逐步趨穩,2024年烏克蘭移民降至12,633人(占比6.5%),遠低于2022年的高峰期(57,514人,24.6%)。移民結構正逐步回歸理性,焦點也逐步轉向長期型、發展型移民。
三、比利時作為歐洲心臟:人口“雙向流動”的重要樞紐
這些數據反映了比利時作為歐洲中心位置的流動性,許多人在歐洲各國之間進行遷移。
2024年,比利時人口流動呈現典型的"歐洲樞紐"特征——既有大量移民涌入,也有相當比例的人口遷出。數據顯示,全年共有128,168人離開比利時,與2022年(117,085人)和2023年(128,538人)基本持平。
主要遷出群體包括:
- 比利時國籍者(36,302人,占比28.3%)
- 羅馬尼亞國籍者(15,414人,占比12%)
- 法國國籍者(10,442人,占比8.1%)
這一現象印證了比利時作為"歐洲十字路口"的獨特地位:
地理位置優越:位于德、法、荷三大經濟體交匯處,1小時可達布魯塞爾、巴黎、阿姆斯特丹等核心城市;
身份含金量高:比利時護照/居留權可免簽29個申根國,自由定居、工作、旅行,成為歐洲流動性最強的身份之一;
職場互通機制:本國與鄰國人才、企業資源持續互換,共享發展機遇。既有歐盟公民(如法國、羅馬尼亞人)來比就業,也有比利時人利用身份優勢向外拓展,形成健康循環。
信息來源:https://statbel.fgov.be/
四、國際移民成為人口增長核心力量
2024年,比利時總人口增長達61,901人,增幅達0.52%,其中幾乎全部由國際移民貢獻。相較之下,自然人口增長(出生減去死亡)已呈負值,移民正成為推動國家人口結構和勞動力供給的重要引擎。
這一現象表明:比利時不僅在接納移民,更在依賴、支持并系統性融入移民群體。
數據來源:https://statbel.fgov.be/
五、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數據:超6萬人成功入籍
2024年,共有60,108名居民獲得比利時國籍,進一步說明移民不再僅是“臨時停留”,而是越來越多外籍人士選擇在比利時落地生根,融入本地社會。
新聞來源:https://statbel.fgov.be/
從數據到政策:比利時高技術人才戰略正穩步推進
面對老齡化與技術革新并存的新現實,比利時新一屆聯邦政府在2025年施政協議中提出新目標:積極引進高技術人才與國際學生,優化人口結構、增強創新活力。
與許多高門檻國家相比,比利時展現出更開放、務實的移民態度。無需語言考試、低門檻學歷要求、明確的居留路徑——比利時用實際政策吸引真正具備發展潛力的國際人才。
環球出國推薦比利時移民方案:
高管模式:母公司派遣,開設比利時子公司
- 母公司成立2年以上,注冊資金100萬人民幣
- 申請人任職高管職位,直接獲得居留身份
老板模式:自主創業,享居留+業務拓展雙收益
- 提供18萬人民幣存款證明
- 年收入25萬元人民幣以上
- 無語言要求,高中學歷即可
比利時,不只是落腳點,更是通往整個歐洲的“橋頭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