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沈婉婷 編輯|樸芳
短劇仍是當下影視行業增長最快的內容品類之一。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超過10.91億,而微短劇用戶規模就達6.62億人、且市場規模已突破504.4億元。
只是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如今的短劇行業基本已經告別野蠻生長的時期,內容創作、投資規模、商業模式等都在向精耕細作時代邁進。
而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市場內卷愈發激烈,這不僅表現在類型題材、創作維度、制作水準等方面的更迭、加碼,還刺激著短劇宣發層面的投入也在與日俱增、逐漸演變成短劇項目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的常規推廣,紅果憑借龐大的月活用戶和獨特的平臺生態正在成為短劇宣發的新陣地,其開放的流量、高效的轉化及專屬護航已吸引業內多家頭部廠牌入駐。
那么站在廠牌角度,紅果能為短劇宣發提供哪些不可替代的價值?后續又應如何在紅果這一平臺實現長期穩定的經營?
帶著這些行業關心的問題,犀牛君將在下文中一一分解,以期為未來的短劇廠牌宣發找到更確定的著力點。
短劇宣發的新陣地
2025年短劇賽道的一個明顯趨勢是免費短劇的爆發,體現在數據播放上即“破10億”作品的頻次變高、間隔時間變短。
以紅果短劇為例,據統計,2025年至今紅果已連續跑出共14部播放量破10億的短劇,涵蓋言情、玄幻、仙俠、穿越等多元題材。
如春節期間的“黑馬”《好一個乖乖女》融合女頻、復仇等多種元素,播放量、話題熱度、投資回報等皆大獲成功,更是捧紅“短劇一哥”柯淳;隨后的一部以四川方言為主的年代短劇《家里家外》則僅用72小時便突破10億播放大關,且收獲不俗口碑;到了5月份更是以平均4天1部的速度不斷創造“流量神話”,誕生了包括《云渺2》《梔梔復梔梔》《月光銹》等多部“破10億”短劇。
細究這些爆款短劇迅速出圈的原因,一方面離不開它們既具備精品短劇的緊湊情節和強烈沖突、又深耕內容的邏輯和細節,與更多觀眾達成情緒共振;另一方面還有賴于紅果以對精品內容的布局和免費商業模式的跑通,豐富平臺內容供給的同時拉動了平臺用戶規模的擴增,走出了一條獨屬紅果的“飛輪”路線。
自紅果短劇2023年上線以來,其月活數就呈倍速增長、與長視頻平臺差距持續縮小;進入2025年后仍然釋放強大增量空間。
然而,短劇賽道玩家的日益擁擠總會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如何提升平臺站內用戶活躍度和留存度也被納入各內容平臺的課題庫之中。
紅果逐步構建的“種草→點擊→看劇”閉環生態正是基于此,借助平臺的流量優勢和大數據技術匹配到精準的用戶畫像,可垂直滿足觀眾的觀劇需求,用戶跳失率也低于外部平臺。
在以上背景下,紅果顯現出的巨大劇宣陣地價值不言而喻,目前已有聽花島、九州文化、容量短劇、百川中文等100+頭部短劇廠牌在平臺開設賬號,表現最好的廠牌日轉化看劇人數超過1000萬。
以百川中文的短劇《奶團被找回,絕嗣皇室搶著寵》為例,其于3月20上線后以頗具想象力的反差設定、兼具情緒快感和情感共鳴的內容取得亮眼成績;其中該廠牌在紅果平臺的宣發運營功不可沒,單條劇宣視頻已轉化上百萬正片點擊量。
再比如聽花島出品的短劇《家里家外》在開播前后,平均每日有幾千名用戶主動搜索其廠牌名稱,有意愿繼續觀看聽花島旗下更多內容。可見現下不少短劇用戶已對行業知名廠牌具有一定熟知度和忠誠度,廠牌也應充分抓住這一利好借勢擴大用戶覆蓋面。
從行業內獨一份的用戶生態、到極其可觀的轉化效率,可以預見,紅果為短劇宣發帶來的想象空間絕不僅限于此。
專屬護航
助力廠牌精準曝光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無論哪種宣發形式,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優質內容和廠牌得到有效曝光、進而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和變現機會,最終內容創制方與平臺都能從中獲益。
這一點想必紅果短劇的創作者與合作方深有體會。
從分賬數據來看,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曾在公開采訪中表示,平臺頭部作品的單月分賬可達數百萬;今年分賬規模更是屢次刷新紀錄,4月單月分賬突破5億、20+內容合作方單月分賬超500萬。
而誘人的分賬金額背后,是紅果一直以來對激發平臺生態參與者積極性的重視,從資金、資源、運營等各方面給予多方位支持。
比如針對創作者和制作方,紅果去年年底至今接連推出“果燃計劃”和“掘金計劃”兩大激勵政策。
前者“投資扶持”和“精品推廣”雙管齊下,以聯合投資、保底分賬等模式鼓勵短劇創作并現已與600余家機構達成合作;后者投入數億元預算重點扶持“拉新好劇”,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單部劇最高累計激勵已超千萬元。
深諳“共贏”之道的紅果將這一思路延續到短劇宣發領域,為幫助廠牌在冷啟階段更快實現從0到百萬曝光的躍遷,平臺推出了周期性的“廠牌護航計劃”,以“高曝光、強精準露出”的資源位扶持為爆款熱度助力,讓更多精品內容和優秀廠牌被用戶看見。
那什么樣的廠牌賬號和劇宣內容才能申請推薦位呢?該計劃又會提供哪些具體的資源?
首先,賬號入駐紅果是基本要求。
劇宣內容依據對應短劇是否為首發獨家、上架時間、是否有預告片等給予不同的推薦量。此外,如若劇宣視頻出現推廣引流、畫面清晰度低、聲畫不同步等低質內容,則將被取消申請資格。
其次關于資源詳情,平臺也會按照S級和A級劇宣內容給到相應的曝光形式、量級和頻次等。如S級的資源位類型主要包括好劇推薦彈窗和開屏,而A級可通過站內信、push、定制征稿權益等方式進行推劇。
現階段來講,平臺對廠牌的護航正處于扶持的紅利窗口期,紅果站內的短劇廠牌賬號也正在批量涌現。
平臺窗口期
短劇廠牌該怎么做?
由此不難看出,越早申請紅果賬號入駐的廠牌可越早享受到福利優待;而隨著更多短劇廠牌的加速進場,紅果正試圖幫助從業者進一步做好廠牌經營工作,力求實現一站式自助入駐和劇宣全流程。
具體而言,第一步的賬號定位很關鍵。頭像、昵稱、簡介、首頁屏、發文頻次等的規劃都關系到廠牌的穩定運營,需要保持穩定的廠牌維護,讓用戶感受到賬號的真實性和“活人感”,并保障賬號粉絲的拉新、活躍和留存。
第二,在集中宣傳期需密集發布高質量劇宣內容,與用戶保持積極互動。主要從劇情、演員、用戶反饋等角度產出花絮、劇情切片、藝人特輯等相關創意素材,并通過響應評論區觀眾提問、提報項目申請平臺資源扶持等輔助劇宣形式提高短劇的破圈度。
第三,前置宣發亦不容忽視,有助于新劇的冷啟轉化。一般來說,明確上線時間后應至少提前3天開啟劇宣,廠牌可從劇情、角色介紹、演員聯合發聲等視角明確首播時間,引導用戶預約觀看,為前期流量做好蓄水工作。
除此之外,在老劇的長效變現和爆款賬號的打造上,紅果同樣已形成可操作的方法論。
老劇“重啟”方面,如果滿足內容空檔期、歷史高熱劇目、熱點借勢窗口等任一場景即可啟動運營;爆款賬號的經營則涉及到內容矩陣的建立、粉絲運營的深化和平臺資源的聯動等。
可以說,這一整套廠牌全經營指南為有志于加入紅果短劇宣發陣地的同行們指明了一套更明晰的路徑,也為全行業的宣發格局帶來革新與進步。
“酒香也怕巷子深”,伴隨短劇持續迭代升級,未來的短劇宣發也會更加注重作品熱度持續的長度以及觸達圈層的廣度與深度。
一部分短劇廠牌已然行動起來,先看向紅果的人先贏得良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