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上海街頭,幾張路人抓拍把鹿晗推上風口浪尖。
照片里的他肩線瘦削撐不起T恤,胳膊細得像竹竿,兩頰凹陷襯得顴骨格外突兀。
“175cm的身高目測不到50公斤”,這組數字瞬間點燃全網焦慮。
“紙片人”、“行走的骨架”等詞條刷屏,甚至有人翻出他謝幕時那句“健康最重要”,懷疑話中有話。
更有人扯上關曉彤——畢竟兩人已8個月未公開互動,合資公司股權分割傳聞甚囂塵上。
熱搜閱讀量飆升,討論破千條,點贊近四萬。
01 兄弟發聲,真相浮出
7月1日晚,陳赫直播間突然涌入大批追問鹿晗狀態的網友。
這位十年老友放下游戲手柄,難得嚴肅回應:“他就是演唱會的時候希望自己緊致一點瘦一點,不要瞎擔心,現在他狀態可好了,每天在運動。”
他掰著指頭舉例:巡演唱跳三小時全開麥不帶喘的體能、私下聚餐時積極的狀態,甚至調侃網友“瞎操心”。
這話可信度極高。
要知道去年情變傳聞滿天飛時,也是陳赫一句“他們好著呢”穩住局面。
這次他更補充細節:為籌備“Season4亞洲巡演”,鹿晗推掉綜藝,每天魔鬼訓練12小時+狂跑10公里,半年甩肉15公斤。
02 拼命三郎,早有先例
這種“自虐式管理”對鹿晗而言其實是職業基操。
2016年巡演前,他曾4個月減到55公斤;2019年為拍戲塑形,體脂率一度逼近危險值。
鏡頭是身材的放大鏡——業內都懂這殘酷規則:
舞蹈動作要輕盈?得瘦!
上鏡臉不腫?得瘦!
被托舉時減輕隊友負擔?更得瘦!
工作室曝光的彩排花絮里,他常靠蔬果代餐,護膝裹著舊傷排練,演唱會上卻照樣劈叉空翻。
青島站門票30秒售罄的盛況,是他用自律換來的舞臺尊嚴。
03 爭議背后,內卷之痛
陳赫解釋后,輿論仍兩極分化。
理解派高呼敬業:“鏡頭會胖二十斤!不瘦等著被罵發面饅頭嗎?”
擔憂派揪心健康:形體教練警告男性體脂率低于8%會損傷代謝,而鹿晗已踩過紅線。
鄧超在《五哈》唱《我們的明天》時突然痛哭,被解讀為心疼兄弟;關曉彤大粉嘲諷“過氣頂流配不上上升期小花”的言論更顯行業殘酷。
當身材成為硬通貨,自律與內卷的界限早已模糊。
演唱會散場時,有粉絲拍到鹿晗背著光揮手,袖管被風吹得鼓蕩。陳赫說“他狀態好得不得了”,形體教練卻盯著他護膝下發抖的膝蓋。
娛樂圈的身材焦慮像無休止的螺旋——胖了挨罵,瘦了擔憂,完美主義與健康損耗成了死循環。
或許該聽聽臺下那句吶喊:“哥,腹肌我們要,但更想你活蹦亂跳到八十歲啊!”
畢竟聚光燈再亮,也比不上生命力的長久燃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