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日,解放軍的十多門重炮開火,湯陰城東北角的城墻,被炸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看著魚貫而入的解放軍,守城的孫殿英先是高呼“天滅我也”,接著就表示自己準備投降。
看著這個惡貫滿盈的大土匪、大盜墓賊、大漢奸被抓,戰士們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嚴懲他。
而劉伯承司令員則說道:
“不要如此,孫殿英對我們有恩,不但不能殺,我還要請他吃飯呢。”
臭名昭著的孫殿英,竟然對解放軍有恩?劉伯承司令員的這話,到底是從何說起?
這就要講一講孫殿英那充滿矛盾的騎墻人生了。
孫殿英,1889年出生于河南永城。
他本是個農民,但是在少年時期,加入了洛陽的一個廟道會,從此心理變得扭曲,開始唯利是圖。
馮玉祥
為了能撈點兒發家的資本,他去了馮玉祥的部隊里當兵。
由于善于鉆營,他不斷升遷,逐漸成了一位旅長。
憑著這點兒資本,他開始輾轉投靠各大軍閥,直到被張宗昌收編。
1928年,孫殿英奉命駐守河北遵化。為了撈錢發軍餉、擴充部隊,他打起了清東陵的主意。
7月初,他以演習為名,對慈禧的定東陵、乾隆皇帝的裕陵,進行了破壞性地挖掘。
孫殿英搶走了大批文物珍寶,還因為手段粗暴而毀掉了一大批。
他的行為,引來了清朝遺老的集體譴責,并間接造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前往東北,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
不過彼時的孫殿英,倒還真是春風得意。
他拿出了部分珍寶,賄賂了蔣介石等一干國民黨高官,讓自己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接著,他又聯系掮客,將大量珍寶倒賣了出去。
其間他上了一次當,損失了一大批,但是剩下的,仍然是一筆巨款。
他用這筆錢更換了裝備,又擴充了一個師的兵力,從此成了一個實力不俗的軍閥。
成了“暴發戶”之后,孫殿英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忽左忽右。
他曾經參加中原大戰,與蔣介石開戰,但最后卻成了蔣介石的一名部下;
他曾經參加赤峰抗日,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奮勇殺敵,也曾在1939到1942年間,在太行山一帶與日寇作戰,但最后卻參加了汪偽政府,當了一名漢奸。
如果說“騎墻派”有什么標準的話,孫殿英無疑就是標桿。
在情況不明朗時,盡量誰也不得罪,少摻和有損自己實力的事情,這是孫殿英信奉的生存之道。
他并沒有什么信仰,也不會對任何一方勢力下死手。也正因此,他和我黨之間,出現了一段特別的過往。
那是在中原大戰之后,孫殿英秘密加入了張學良的陣營。
而共產黨人宣俠父,也在此時和孫殿英有了接觸,雙方就共同抗日、抵制內戰等問題達成了默契。
而孫殿英之所以能在赤峰與日軍拼殺,打出了中國人的氣節,離不開宣俠父的鼓勵。
1933年5月,孫殿英進入北平,擔任軍分會委員。在這里,他見到了共產黨人王定南。
王定南對孫殿英曉以大義,希望他能夠暗中為我黨做些工作。
孫殿英欣然答應,然后便背著蔣介石,釋放了被關在大牢里的數十名共產黨人。
另外,他還吸收了幾十位進步學生進入軍隊,允許他們開展兵運工作,讓日后北平地下黨的大發展有了一個基礎。
1943年,孫殿英在投降汪偽政權后,成了偽軍的頭目。
正在此時,他偶然遇到了剛剛被解救出來、仍在逃亡中的王定南。
為了幫王定南逃出魔掌,孫殿英拿出了部分錢財,賄賂了其他的偽軍頭目,并且謊稱王是自己的發小。
王定南
最終,王定南成功逃脫,之后便進入山區,組織力量更加積極地抗日。
而在太行山區,孫殿英和八路軍之間,也發生過不少小故事。
1939年1月,孫殿英接受了蔣介石的命令,到太行山去抵抗侵略者。
而在同一時刻的同一地點,八路軍129師主力卻早已在此安家。
雙方的活動范圍,在很多地方是重疊的。蔣介石之所以如此布置,就是要想方設法制止摩擦,削弱我軍力量。
但是,孫殿英卻對此毫無興趣。與八路軍“摩擦”,是既損耗實力、又有損名聲的事,精明的他可不想這么干。
在周圍的國民黨軍都紛紛進攻我根據地時,他卻始終持觀望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129師師長劉伯承將他當作了可以爭取的力量,遂多次派人與孫殿英聯絡,陳明利害,希望共同抗戰。
會談十分順利,孫殿英不僅答應不會攻擊我軍,還建立了一條物資上互通有無的通道。
然而,孫殿英畢竟是國民黨將領,不可能永遠對蔣介石的命令置若罔聞。
更何況,他的身邊,還有石友三、張蔭梧等一批頑固派,在他們的裹挾下,孫殿英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于是在與八路軍達成默契后不久,孫殿英也加入了制造摩擦的大軍。
接連不斷地摩擦,讓劉伯承師長非常生氣。
于是他決定攻擊張蔭梧部,對其他的國民黨部隊施以警告。這一戰,張蔭梧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孫殿英被八路軍的強大戰斗力給嚇壞了,馬上就派人聯系劉伯承,表示可以繼續保持中立,只要八路軍不動武怎樣都行。
雙方就這樣,再次達成了默契。
為了安撫孫殿英,劉伯承派人送去了一部分被服。而孫殿英也很懂事,弄了一些糧食和武器彈藥當作回禮。
從此后,孫殿英與八路軍之間的物資通道,被重新開啟了。
甚至在他成為偽軍之后,這條通道也依然存在。
孫殿英仍然會拿出一部分軍火,來接濟八路軍。
而且,雙方還簽訂有和平密約,互不攻擊。孫殿英對自己部隊內的地下黨成員,也不加以搜捕,允許其自由發展。
孫殿英的物資,解了八路軍當時的燃眉之急。
雖然雙方的這種物資流轉,可以算是一種貿易,沒有誰欠誰的,但寬宏的劉伯承師長,卻把這件事記在了心里。
抗戰結束后,孫殿英很快就又上了蔣介石的船,開始和解放軍對抗。
但是,他這種雜牌軍,卻注定要成為老蔣的炮灰。
1947年3月,劉伯承指揮部隊挺進豫北,和孫殿英部展開了軍事接觸。
雙方剛一接戰,孫部便被打垮了三分之一。
他本來想要撤出湯陰,但是蔣介石卻在這個節骨眼上,給他發來了表揚電報,并信誓旦旦的表示要給他增援。
孫殿英只能繼續守下去,期待自己的情況能有好轉。
然而,老蔣的承諾并不靠譜。
到了4月,孫殿英盼援軍不到,自己反而被包圍了,想逃也逃不出來了。
支撐到5月1日,解放軍發起了總攻。
眼看所部被逐漸擊潰,孫殿英大喊著:“再也不給蔣光頭當炮灰了。”然后就讓人表示想要投降。
很快,孫殿英就被押解到司令員劉伯承處。
孫殿英聲名狼藉,很多干部表示,應該除之而后快。
而劉伯承則說道:“不要殺他。即使是他這樣的人,也曾經對我們有恩。”
說罷,他讓人給孫殿英松綁,并親自將其迎入司令部。
雙方落座后,劉伯承說道:
“當初在抗戰時,129師有軍事行動,你曾給我們讓過路;咱們之間還有物資往來,你給我們送過武器。這些舊情分,我們是不會忘記的。你不要害怕,等到情況稍微安定一點了,我和鄧政委還要請你吃飯呢。”
說完,他一揮手,參謀長李達立刻讓人搬上飯菜,給孫殿英壓驚。
看著解放軍如此寬宏的對待自己,孫殿英感動不已,當眾表示要改過自新。
不過,他的話卻再沒有機會身體力行了。
由于多年保持的不良生活習慣,孫殿英的身體早已面目全非。
不久之后,他就在戰俘營中因病去世了。東陵大盜,最終得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
參考資料:
1、孫殿英與共產黨人的交往《百年潮》2001年第11期
2、孫殿英為何臨終感謝共產黨《共產黨員》2009年第6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