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的夏季
濕熱交織
蟬鳴聲聲催人動
如何在三伏天
科學鍛煉、健康消暑?
請跟著小體一起往下看↓
夏日為何要運動?
夏季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季節,而上海夏季高溫多雨。適度運動,不僅能增強心肺功能、加速排汗排毒,還能提升耐濕熱能力,預防“空調病”。
高溫環境下,身體通過調節體溫消耗更多熱量,有助于減脂塑形。但應注意,酷暑對運動耐受度提出更高要求,梅雨季的悶熱易引發胸悶氣短。因此,運動需量力而行,科學規劃才能事半功倍。
運動項目推薦
水上運動
以游泳為代表的水上運動堪稱夏季“黃金運動”。水的浮力減輕關節壓力,其低沖擊性特點適合全年齡段人群。
蛙泳、自由泳等不同泳姿,可鍛煉全身肌肉群。選擇正規泳池或有救生員的安全水域,避免獨自野泳;游泳前后充分拉伸,防止抽筋;佩戴泳鏡和泳帽,保護眼睛與頭發。
夜跑
夏季夜跑因氣溫適宜、紫外線弱,備受人們青睞。可選擇公園、專用跑道、濱江步道等熱門路線,與自然風景為伴。
穿戴反光衣物、攜帶照明設備,確保安全。跑步前,注意補充“碳水”,避免空腹或過飽。
室內攀巖、滑板
室內恒溫環境,避暑又安全,豐富的室內運動項目適合“宅不住”的年輕人。
攀巖,可鍛煉核心肌群與協調性。建議新手選擇自動保護路線,佩戴防滑鎂粉袋。滑板,能提升平衡力,謹記穿戴護膝、護腕,并注意道路安全。
運動前做好準備
防暑四件套
防曬霜、折疊傘(遮陽擋雨兩用)、清涼油、便攜小扇子。
飲食貼士
科學補水,運動前可以喝鹽汽水或綠豆湯,補充電解質;避免空腹吃冷面、冷餛飩,以防腸胃不適。
動態熱身
高溫下易造成肌肉拉傷,以關節繞環等低強度活動,代替靜態拉伸。
雨天備案
關注天氣預警,黃梅天備好防滑運動鞋,臺風天可選擇室內運動項目。
運動注意事項
講究運動時間
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烈日時段,優選清晨5到7點,或晚上6到8點。若白天運動,可選擇有樹蔭處或室內場館。夜跑盡量在晚上9點前結束,保證充足睡眠。
運動時的提醒
夏季運動,特別注意防中暑、防蚊蟲。飲水要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過量,引發胃脹。如果出現頭暈、惡心,立即停止運動,轉移至陰涼處,用濕毛巾降溫。心率過快或呼吸急促時,降低運動強度,切勿硬撐。跑步時,注意噴驅蚊液,警惕隱翅蟲(毒液可引起皮炎)。
運動后重視恢復
運動后,可用冷毛巾擦拭后頸消暑,冰敷關節或肌肉酸痛處。用溫水淋浴,避免冷水刺激導致血管收縮。
吃些富含鉀、鎂的食物(如香蕉、堅果等),搭配蛋白質修復肌肉,不要猛灌冰水。做好拉伸,重點放松腿部、肩背部。
夏季運動的魅力
在于揮灑汗水與親近自然的雙重享受
科學規劃、量力而行
方能兼顧健康與安全
來源:滬小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