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中國共產黨中,有這樣一位革命前輩。他16歲就參加了革命工作,23歲的時候就敢諫言陳獨秀。后來成為了五大書記之一。
不賣關子了,他就是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同志。今天就來聊聊任弼時同志的故事。他的人生經歷充滿了有趣和傳奇意味。
1904年4月30日,任弼時出生在湖南。從小任弼時的學習成績就非常好,在接觸到進步思想后,也決心要投身于革命之中參加工作。
1920年,任弼時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參加工作。次年的時候,任弼時去到了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到了1922年的時候,任弼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不久后,任弼時選擇了回國。在回國后,任弼時擔任江浙皖團區委委員一職,負責編輯刊物,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馬列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
此后,任弼時在工作中一直是非常盡職盡責,被敵人逮捕后也從未透露半點黨的機密。好在在同志的救助下,任弼時才免受遇難。
最值得一提的,莫過于1927年這一年任弼時三次諫言陳獨秀了。雖然最后還是被拒絕了,但是足可見任弼時的勇氣,令人感到敬佩。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1938年。這一年在黨中央的指示下,任弼時來到了莫斯科接替王明上任中共代表團負責人。在到職后,任弼時也開始對一系列問題進行研究。
在研究之中,有一個人的問題引起了任弼時的關注。這個人叫做陳郁,多次寫信申訴,表示王明對他進行處分是不正確的,希望可以有公正的結果。
陳郁這個名字,任弼時是知道的。陳郁是很早就參加了革命的老同志了,在192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廣州起義,長期參加地下工作,做出很多貢獻。
所以陳郁的問題,任弼時非常重視,當即進行了關注。在任弼時的調查下,他發現陳郁遭到了許多不公正的對待。盡管陳郁提出希望回國進入到抗日戰場效命,但是他的要求沒有被理會。一直被王明針對。
只可惜到了1938年的時候,任弼時接替了王明,才終于得知了陳郁遭遇的事情。于是任弼時親自審閱了對陳郁的處分,當眾指出確實是有問題的。
接著,任弼時把陳郁的問題向共產國際東方部干部處做了匯報。干部處處長也認為陳郁沒有問題,于是又把這件事情報告給國際東方部部長。
在全程,任弼時一直密切關注,他決心一定要為陳郁討回公道。經過大家的研究,發現陳郁確實沒有問題,就是被王明針對了。
于是任弼時立馬去聯系到陳郁,讓他來莫斯科中共代表團說話。而陳郁接到命令后,又看到是任弼時同志署名。所以當即高興的前來面見。
陳郁雖然和任弼時沒有太多的交集,但是他知道任弼時同志是黨內最優秀的干部之一。他相信任弼時同志一定能夠幫助自己。
來到莫斯科后,陳郁走進了中共代表團的辦公室。而任弼時看到陳郁后,立刻起身迎接,接著伸出手緊緊握住陳郁的手:
“陳郁同志,真對不起,關于你的不幸遭遇,我知道的太晚了。”
聽到任弼時同志這樣說,陳郁委屈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當場流下了眼淚。在任弼時的詢問下,陳郁也將這些年自己被王明針對的曲折全部說了出來。
在任弼時的幫助下,陳郁終于可以回到國內了。當然,因為有些手續需要辦理,所以陳郁暫時留在莫斯科,先到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工作。
有了希望,陳郁生活的也開心了。到了1940年的時候,時機到了,于是陳郁和任弼時一起返回祖國。回國后,兩人又一起到達延安參加工作。
每每回憶起來,陳郁總是非常感激任弼時同志,直言若是沒有任弼時同志幫助,他怕早就死在異國土地上了。所以陳郁也稱呼任弼時為:
黨內的媽媽。
這個稱呼并不是陳郁給任弼時起的,而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大家就稱呼任弼時為黨內的媽媽。在陳郁稱呼之后,這個稱呼才更加的流傳開了。
而任弼時對于這個光榮的稱號,也感到非常榮幸。此后在工作中,任弼時一直兢兢業業,協助毛主席指揮三大戰役,參與中央重大決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五大書記之一,任弼時同志實至名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