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晚,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的年報如,其中對合伙人組織的重大調整以及對AI領域的持續深耕與布局,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引發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這兩大關鍵舉措,不僅是阿里內部戰略轉型與組織變革的強烈信號,更是其在風云變幻的商業格局中謀篇布局、尋求突破與發展的有力證明。合伙人“瘦身”,組織變革再深化此次年報顯示,阿里合伙人總數從26人銳減至17人 ,9位合伙人的退出,使得阿里合伙人團隊規模回到了一個更為精簡高效的狀態。
退出的合伙人中,包括方永新、孫利軍、武衛、彭蕾、戴珊、張勇、俞永福、宋潔和朱順炎。他們有的已不在業務擔任一線管理崗位,有的甚至已經離開阿里巴巴公司。彭蕾和戴珊作為阿里創始人,此次退出合伙人組織,更是引發外界諸多關注,標志著阿里一個時代的階段性落幕,也象征著新征程的開端。
而張勇的退出同樣備受矚目。張勇在阿里工作長達16年,擔任8年CEO、4年董事長,在其任期內,創立雙十一購物節,這一創舉不僅改變了中國乃至全球的電商購物格局,每年雙十一都成為消費者的購物狂歡盛宴,也為阿里帶來了巨額的營收與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推動天貓快速發展,讓天貓成為品質電商的代名詞,吸引了大量知名品牌入駐,豐富了阿里的電商生態;帶領集團完成無線化轉型,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浪潮,使阿里在移動端站穩腳跟,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主導全球化布局,讓阿里的業務觸角伸向世界各地,拓展了國際市場份額 。
在互聯網行業增速放緩、競爭日益激烈的幾年間,張勇穩扎穩打,讓阿里電商基本盤保持穩固,避免了掉隊的風險。他還主導了集團“大中臺、小前臺”的變革,后來又根據市場變化推動“去中臺化”,這些變革不僅影響著阿里自身的發展路徑,也為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組織架構調整提供了借鑒。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阿里戰略方向的調整,2023年9月10日,張勇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職務,僅繼續擔任阿里合伙人,徹底離開阿里巴巴的業務一線。此次他退出阿里合伙人,也是阿里合伙人團隊順應業務發展、進一步聚焦一線的體現。
現任合伙人則更加聚焦業務一線負責人,除了集團主席蔡崇信、CEO吳泳銘之外,還包括電商事業群首席執行官蔣凡、高德地圖董事長劉振飛、餓了么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澤明、菜鳥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萬霖、虎鯨文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樊路遠等。
技術負責人方面,達摩院院長張建鋒、阿里云副總裁蔣江偉等也在列。他們作為各業務板塊的“掌舵人”和技術核心,肩負著帶領業務持續增長、推動技術創新的重任。這一變革背后,是阿里持續聚焦核心業務、推動核心業務加速增長戰略目標的驅動。
自2023年以來,阿里大刀闊斧地進行主動變革,從組織架構調整到業務板塊梳理,“聚焦”成為貫穿始終的關鍵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阿里深知只有將資源、精力高度集中于核心業務,才能在關鍵賽道上保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合伙人組織的調整,正是這一戰略在人事層面的具體體現,將更多決策權賦予一線業務負責人,使組織能夠更加敏銳地感知市場變化,快速做出決策,提升運營效率。從更深層次來看,這也是阿里為適應AI時代發展需求所做出的必要調整。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新的發展機遇不斷涌現。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阿里需要一支富有戰斗力、能夠迅速響應市場變化的核心管理團隊。
一線業務負責人長期扎根業務,對市場動態、用戶需求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洞察,他們能夠更好地將AI技術與業務實際相結合,推動業務在AI時代實現創新突破。
正如阿里在股東信中所強調的,要抱著從零開始的心態,像創業公司一樣思考和行動,而這些活躍在業務一線的合伙人,無疑是踐行這一理念的最佳人選。AI驅動,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在AI技術浪潮的席卷下,阿里巴巴堅定不移地將“AI驅動”作為核心戰略之一,全力投入AI基礎設施和技術先進性建設,致力于將“AI + 云”打造成公司面向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線。這一戰略決策,既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也符合阿里自身的發展需求。過去一年,阿里在AI領域的投入和成果有目共睹。在模型研發方面,先后發布并開源多款模型,覆蓋全尺寸、全模態、多場景。
2025年4月發布的阿里通義Qwen3(簡稱“千問3”)大模型,一經推出便在全球多個權威評測榜單中性能領先,開源僅一個月全球累計下載量突破1250萬,成為近期最受歡迎的開源模型。
截至4月底,阿里通義已開源200余款模型,全球下載量超過3億次,千問系列衍生模型數量超10萬個,成功構建起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家族。
這些模型的開源,不僅推動了全球AI技術的協同發展,也為阿里贏得了廣泛的合作伙伴和用戶基礎,進一步提升了其在AI領域的影響力。在應用落地方面,阿里積極用AI升級現有互聯網業務,推動各業務板塊實現智能化轉型。
在電商領域,AI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推薦、精準營銷、客戶服務等環節。通過對海量用戶數據的分析和挖掘,AI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商品推薦,提升購物體驗;同時,幫助商家實現精準營銷,提高營銷效果和轉化率。智能客服的應用,也大幅提升了客戶服務效率和質量,降低了運營成本。
在云計算領域,阿里云加速AI產品國際化,為全球34個地區提供云計算服務,支持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
寶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眾多行業頭部客戶與阿里巴巴達成AI領域戰略合作,充分彰顯了阿里云在AI技術服務能力和全球技術競爭力方面的實力。為了持續提升在AI領域的競爭力,阿里不斷加大對AI基礎設施的投入。2025年2月,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
這一巨額投入,將為AI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確保阿里在AI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戰略協同,開啟全新征程阿里合伙人組織的瘦身與AI戰略的推進,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
合伙人組織的調整,為AI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決策機制和執行團隊,使公司能夠更加迅速地響應AI時代的市場變化,抓住發展機遇;而AI戰略的推進,則為合伙人團隊提供了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發展方向,賦予他們更大的施展空間和挑戰。在這一過程中,阿里始終堅守“用戶為先”的理念,將AI技術與用戶需求緊密結合。
無論是電商業務的智能化升級,還是云計算服務的創新拓展,都是以提升用戶體驗、滿足用戶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通過AI技術,阿里能夠更好地理解用戶行為和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加精準、便捷、個性化的服務,從而增強用戶粘性和忠誠度,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在蔡崇信和吳泳銘的領導下,阿里巴巴正以創業者的姿態,堅定地邁向AI時代。合伙人團隊將帶領各業務板塊在電商、“AI + 云”等核心領域持續深耕,不斷創新突破;AI技術將持續賦能阿里的各項業務,推動阿里實現智能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