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造車新勢力財報頻現虧損時,一汽-大眾用整體銷售160,110輛(含進口車),同比增長15.1%的成績,給行業上了生動一課,不僅刷新了合資陣營的領跑紀錄,更成為觀察行業結構性回暖的風向標。
燃油車市場遠未到謝幕時刻,這份成績單背后,是傳統車企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控:速騰(參數丨圖片)44.4%的細分市占率、探岳L 56.4%的同比增幅,無不揭示著“智能化燃油車”的市場潛力。在電動化狂飆突進的時代,這家深耕中國34年的合資巨頭,正用體系化能力書寫“油電共存”的新敘事。
來自燃油車的智能化突圍
從銷量來看,探岳家族的爆發式增長(半年87,205輛,+38.8%)絕非偶然。以3月份上市的全新探岳L為例,該車型搭載的IQ.Drive 3.0系統,首次實現燃油車APA自動泊車與NOA高速領航功能同配,智能化配置率較上代提升72%。
另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其“燃油車三步走”技術路線,包括L2級輔助駕駛全系標配、域控制器架構落地、車云一體FOTA升級,這種漸進式創新,既規避了電動化轉型的產能風險,又滿足了存量用戶的升級需求。
此外,細分市場的“降維打擊”也是一汽-大眾扳回一局的底氣所在。以速騰現象為例,11萬輛半年銷量背后,是A+級轎車實現8155芯片上車,車機響應速度提升300%,證明傳統用戶同樣渴求科技體驗。
還有邁騰的守正出奇,20%的中高級轎車市占率中,行政版車型占比達41%,顯示其對公務用車市場的深度把控。而探岳L的錯位競爭:通過提供5座/7座雙版本,精準覆蓋家庭出行與輕越野場景,終端成交價逆勢上浮8%。
全新探岳L的56.4%單月增速(6月),直觀體現了一汽-大眾“燃油車智能化”策略的有效性。該車型搭載的L2+級駕駛輔助系統,首次將燃油車智能水平對齊新勢力標準,重新定義了中型SUV市場的競爭維度。與此同時,ID. AURA概念車亮相上海車展,標志著CMP平臺對“油電混共進”戰略的技術支撐已進入實操階段。
從“造好車”到“用好車”
與銷量穩步向上同步進行的,還有一汽-大眾的服務價值鏈升維競爭,“雙終身質保”政策與“心喜之旅2.0”服務的推出,將傳統4S店模式升級為全生命周期陪伴。這種“比新勢力更懂燃油用戶”的策略,直接拉動客戶留存率提升23%(內部數據),形成區別于新能源品牌的差異化優勢。
其中,“百店千家”計劃推動渠道下沉至三四線城市,通過"1+N"模式(1個標準4S店+N個衛星展廳),單店覆蓋半徑從15公里擴展至30公里。而營銷體系從“穩態”到“敏態”的轉變,使終端響應速度提升40%。這種“重資產+輕運營”的組合,推動渠道與組織的敏捷轉型,為基盤提供了可持續的轉化漏斗。
總結
當行業熱議“電動化顛覆”時,一汽-大眾證明了傳統車企的另一種可能:通過燃油車智能化升級與服務生態重構,在存量市場中挖掘增量。其2026年10款新車的投放規劃(含5款純電),既是對趨勢的順應,更是基于160萬用戶基盤的穩健轉身。
在變革中尋找確定性,這種“不放棄當下,不錯過未來”的平衡術,或許正是穿越產業周期的最佳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