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沒有了學業的束縛,家長可以盡情釋放自己對學生的情緒。沒有了未來的擔憂,學生可以隨意展示自己的天性。
有學生說,高考前一切都好好地,可高考后,現在爸媽怎么看自己都不順眼,明明成績還可以,就是得不到好臉色。
還有的學生因為在家生活太壓抑,將家長視頻錄制后發到網上,引導網友集體網曝父親,卻不想適得其反,我們一起來看看。
“毫無人性!”高考后兒子發視頻網曝父親,看的人后背發涼
站在家長的視角思考,高考之后希望學生去做什么?找同學玩?旅游?暑期工?還是研究新學校?考駕照?
站在學生的視角思考,高考之后希望家長怎么做?繼續噓寒問暖,給錢給物,一起準備去大學的東西,或者出去旅游?
這里都不是,男生用手機記錄下了自己和家長的相處日常。視頻里,父親滿臉怒氣,訓斥學生讓他出去走走,不要一直在家里待著打游戲。
學生不愿意,并且對家長的行為很抵觸。兩人應該是有了一些言語上的沖突,于是家長的情緒開始激動,但沒到動手打架的程度。
錄制視頻期間,學生一直言語挑釁,激怒家長,希望家長動手打他。然后理直氣壯的表示,要讓所有網友評評理,有沒有這樣的家長。
整段視頻基本就圍繞著暴怒的家長,和挑釁的學生展開,一直到結束。矛盾沒有升級,但網友的情緒升級了。
網友的情緒升級:
從家長的反應中可以看出來,學生在家不出門,并不是正常的居家狀態,而是相對頹廢,導致家長憂心忡忡。
父親應該是不太會表達的類型,他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訓斥學生,讓他出去走動走動。但很顯然,學生也遺傳了他的倔強性格,不會溝通。
你說我,我就網曝你,看我們倆誰更厲害。一個比一個倔強,網友表示,知道的被訓斥的是學生,不知道的,還以為學生是爺爺。
于是紛紛調轉矛頭,希望學生能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不要繼續挑釁,這樣子簡直壕無人性。把家庭矛盾發布到公眾場合,外人只能看笑話。
學生的處理方式,實屬無奈
其實學生的行為方式確實不妥,但筆者能明白。如果一個人需要把所有的事情全部發布出去,找陌生人評理,只有兩個可能。
一個是他覺得自己完全沒有錯,是對方在無理取鬧。另一個就是他沒有說理的地方,或者跟對方沒辦法好好地講道理,家里也沒有能夠調節矛盾的人,比如媽媽。
而這兩個問題的關鍵點,全部出現在溝通障礙上。家庭教育就是一面鏡子,我們能看出來,這位家長的情緒就很激動,拒絕溝通。
有樣學樣,學生的情緒也出于激烈的狀態,沒辦法好好說話。兩人性格對沖,出現這樣的矛盾并不奇怪。
所以他們需要的,不是誰出來評理。而是有一方要先學會低頭,說來有點不公平,也不太可能。但最好的結果,是這位家長要先學會不帶負面情緒的溝通問題的本質。
從學生的行為上來看,有些叛逆,但不算壞。本質上不至于出現大問題,但如果指望一個心性不是很成熟的小孩子去改變相處方式,還是比較難的,尤其是他即將獲得自由。
家長也不要覺得,改變自己低頭溝通很委屈,這就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教導學生越變越好的同時,家長自身也要做出改變。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