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源媒匯
作者 | 謝春生
編輯 | 蘇淮
赴港IPO的掃地機器人巨頭,先向“第二曲線”揮刀。
近日,石頭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謀求二次上市。然而在遞表數天前,市場卻爆出石頭裁員的消息。
據綜合報道,有自稱是內部員工的用戶在社交平臺透露,南京(石頭科技)產品項目組從12人裁至4人,供應鏈團隊從40余人縮減到10人左右,深圳負責出海業務的洗衣機團隊僅留4人維持基本運轉,整體裁員比例高達70%左右。有不少被裁員工入職僅1-2個月,多個核心部門僅保留一兩名員工,產品部、供應鏈等多部門負責人隨之被免職。
幾乎在同一時間,又爆出石頭科技全球銷售負責人離職的消息。
突如其來的裁員風暴與核心高管離職,引發市場對石頭科技的熱議:究竟是“斷臂求生”,還是為赴港上市鋪路?
針對裁員以及高管離職等傳聞,源媒匯向石頭科技方面發函求證,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早在2024年,石頭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昌敬便對媒體透露,公司已成立洗衣機事業部,并集中資源打造第二曲線。換言之,洗衣機業務被石頭科技視為謀求第二增長曲線的關鍵。
從過去一年的銷量表現情況來看,石頭科技的洗衣機業務增長勢頭迅猛,在剛剛結束的618大促中,銷量也有上佳表現。
為何在赴港上市這樣一個關鍵時間點,石頭科技要對第二曲線動刀?
01
被圍獵的第二曲線
“各項業務都在有計劃地推進,同時在團隊建設和能力提升方面正在持續投入資源。”對于裁員一事,石頭科技向媒體回應道。
這種既未直接否認裁員事實,也未給出明確解釋的含糊態度,讓外界有了更多浮想空間。
據石頭科技披露的戰報顯示,今年618期間,公司拿下清潔電器領域多項TOP1。其中,洗衣機GMV同比增長173%;新款洗烘一體機Z1 Plus,在京東平臺獲得5月單品大容量洗烘賽道4000-5000元價位段銷額第一。
從財務層面來看,2024年,石頭科技旗下包含洗衣機在內的“其他智能電器”業務實現營收10.7億元,同比增長93.13%;雙11期間,公司的洗烘一體機在抖音平臺銷售額實現了12672%的驚人增長。
圖片來源:石頭科技2024年年度報告
亮眼戰績背后是驚人的投入。2024年,石頭科技整體銷售費用高達29.67億元,其中近19億元用于新業務推廣。更關鍵的是,該板塊毛利率僅為33%,遠低于核心產品掃地機器人52%的水平,呈現出典型的“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特征。
除毛利率低之外,新業務還面臨著三大結構性困境:
第一,市場競爭格局固化。在洗衣機市場,海爾、美的等傳統家電巨頭憑借數十年的技術積淀,早已構建起堅固的行業壁壘。
數據顯示,2024年,海爾洗衣機品牌零售量第16次蟬聯全球第一。其中,國內市場海爾洗衣機以超四成份額穩居第一,萬元以上份額達81%。值得一提的是,同期,海爾僅洗衣機業務便實現630.28億元營收,比石頭科技全年營收還高上數倍。
圖片來源:海爾2024年年度報告
石頭科技雖有分子篩低溫烘干技術這一差異化賣點,但在3000-5000元主流價格區間,品牌認知度與渠道掌控力的差距,使其難以建立持續競爭優勢。
第二,代工模式成本高。不同于傳統家電巨頭的自建產能,石頭科技的洗衣機采用代工模式,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在價格敏感的中端市場,這一劣勢被進一步放大,最終可能會陷入“創新不足以致勝,價格不足以競爭”的兩難境地。
第三,商業模式成“軟肋”。石頭科技擅長的線上直銷模式,與洗衣機市場高度依賴線下KA渠道、體驗店及售后交付體系的渠道邏輯略顯不同。盡管過去一年,石頭在國內市場布局了百余家線下門店,可與美的龐大零售終端的海量網絡相比,仍差距巨大。
并且,線下渠道需要長期建設和巨額資金沉淀,石頭科技這類互聯網基因企業難以快速建成。
02
震蕩與重構
相比裁員傳聞,石頭科技的高層人事變動亦值得關注。
據雷鋒網報道,石頭科技原全球銷售負責人錢啟杰離職,由全球產品市場總監王愷靖接任。值得玩味的是,錢啟杰在職務調整后曾短暫轉至戰略部門任職,這一路徑與先前離職的程飛如出一轍——后者同樣在戰略部門過渡后選擇離開公司。
錢啟杰的離職或非孤立事件,而是石頭科技管理層重構的一部分。接任者王愷靖背景特殊:本碩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方向為衛星慣導組合導航(清潔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創始人昌敬的核心智囊團成員,工號100+的老員工,曾主導多項技術專利研發。
這一人事安排,清晰傳遞出公司高層的戰略意圖——讓技術背景深厚的“親信”執掌銷售大權,強化技術與市場的協同效應。
此前,昌敬清空社交平臺賬號引發外界熱議。有市場聲音認為,昌敬關閉個人IP展示窗口,或預示著其將結束“雙線作戰”,回歸主業。
并且,從過去幾個月石頭科技在多個方面展現出全面重構戰略布局的決心,也能窺得一二。從加大營銷投入、加速渠道布局,到推進港股上市,再到此次銷售負責人更迭,一系列動作,既彰顯昌敬強化業務戰斗力的決心,也透露出公司已做好應對長期市場競爭的充分準備。
管理層洗牌的深層次原因,或許與石頭科技面臨的業績壓力有關。
2024年,石頭科技營收同比增長38.03%至119.45億元,但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64%至19.77億元;2025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86.22%至34.2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32.92%至2.67億元。
“增收不增利”的困局背后,是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的暴漲。例如,2025年一季度,石頭科技的營業成本由上年同期的8.3億元飚升至18.69億元;銷售費用則從3.53億元增長至9.51億元。
圖片來源:石頭科技2025年一季度報告
從錢啟杰到王愷靖的權力交接,反映了石頭科技銷售戰略的根本轉向。錢啟杰時代,公司采取激進的擴張策略,銷售費用高企;而技術出身的王愷靖上任,可能意味著公司將更加注重銷售效率與技術創新驅動增長,而非單純依靠營銷投入。
這種轉變,對于準備赴港上市的石頭科技至關重要——港股投資者歷來對“燒錢換增長”的模式持謹慎態度,而對盈利能力與現金流更為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層震蕩與業務收縮往往相伴相生。在洗衣機事業部大幅裁員的同時,其產品部、供應鏈等多部門負責人被免職,可見改革決心之大。這種鐵腕手段雖然短期內會造成陣痛,但從長期來看,可能是應對行業變局的必要之舉。
如今,掃地機器人行業已從藍海逐漸變為紅海。在增量放緩的市場中,企業間的競爭轉向存量博弈,價格戰成為常態。石頭科技同樣未能幸免。
03
為港股IPO鋪路
在傳聞裁員以及高管變動之際,石頭科技突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這一時間點的選擇或非巧合——在資本市場的“臨門一腳”時刻,公司急需通過業務收縮與人事調整來重塑投資者信心。
從公開信息看,石頭科技的港股IPO計劃醞釀已久。早在今年4月,就有知情人士透露,公司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籌資規模最高達5億美元。彼時的市場環境,對石頭科技頗為有利。
然而,前述提及的一季度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卻給這一計劃蒙上陰影。
在此背景下,對洗衣機業務以及全球銷售負責人“動刀”,或可被視為石頭科技赴港IPO前的“斷舍離”——通過砍掉毛利率低、投入大的非核心業務,改善公司利潤表現;讓技術背景的王愷靖接掌銷售,則向市場傳遞出“提升銷售效率、減少無效投入”的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石頭科技的國際化布局,可能成為港股IPO的重要“賣點”。
2024年,石頭科技的海外收入為63.88億元,首次超越國內市場。產品銷往全球一百個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港股投資者而言,這種全球化業務結構能夠有效分散單一市場風險,提升估值溢價。
但海外市場同樣暗藏隱憂。2024年,由于銷售費用等持續上漲,石頭科技海外毛利率同比下滑6.74個百分點至53.7%。公司海外增長更多依賴性價比策略,高端化突破乏力。如今洗衣機業務團隊被傳裁撤,對公司的海外產品矩陣拓展計劃恐會造成一定影響。
從資本運作角度看,港股上市對石頭科技具有多重戰略意義,例如融資渠道多元化、估值體系重構等。不過,資本市場越來越看重企業的盈利質量而非單純規模。
從2024年到今年一季度,石頭科技盈利能力的“持續惡化”,很難通過業務收縮在短期內徹底扭轉。加之洗衣機業務的裁員風波,令其IPO前景也暗藏一定的不確定性。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