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侖山脈出產(chǎn)的和田玉中,青玉是真正的“隱世王者”——它占據(jù)總產(chǎn)量的80%,卻因低調(diào)沉穩(wěn)的色澤常被市場低估。
然而,懂行的藏家深知:青玉與白玉本屬同源,皆為透閃石精髓,僅因鐵離子含量的微妙差異,便演化出從淡青到碧青的深邃色譜。
古人謂之“蚺子青”“蟹殼青”的頂級色相,如今正是老玩家眼中“籽料本色”的最佳代言。
古人崇尚青玉,認為其象征著“基業(yè)長青”“浩然正氣”的吉意,歷代帝王璽印多用青玉,清宮的“清二十五方寶璽”中的十三枚皆用青玉制作,恰與《周禮》“以青圭禮東方”的規(guī)制遙相呼應(yīng),因此和田青玉也被稱為“帝王之玉”,由于其硬度極高,又被呼為“鋼玉”。
從周到清,是中華民族跨越三千年的青色崇拜,本質(zhì)其實是對天地正色的不懈追尋。
《詩經(jīng)》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贊,儒家更以玉喻“禮德”。不同的青色蘊藏著不同的民族情感,也適宜于不同題材。在那天成的顏料盤中,激蕩著千年來的人文與思想的江河,裹挾著不同的青色浩浩蕩蕩地流遠。
正青色
正青籽料顏色均勻如春水,似盛夏正午西湖的濃妝勻染,質(zhì)地細膩但偶有糖沁。
用正青料雕女人,身形圓潤豐滿、曼妙內(nèi)斂,卻比白玉顯出大膽與熱烈;用其刻福豬,張嘴吐舌、憨態(tài)可掬,少黑青一分剛勁,多脂白一分俏皮;“喜豬拱戶院生財”,正青,濃郁活潑得恰好。
黑青玉
石墨元素浸入青玉基質(zhì)便形成了青黑,有的顏色深似墨玉,但黑青玉打燈見青綠色,墨玉透光是白點或石墨點。
好的黑青籽料剛性高、韌性強、視如刀鋒、觸如玄鐵,不僅為武將所偏愛,也是中華民族尚武尚力的文化“剛性”象征,但其中不乏剛中帶柔,豪放銳氣中有著獨特溫和與內(nèi)斂,適觀那玉:
十九載嚙雪吞氈,身毀形銷掩不住蘇武鐵骨精光;絳帶沖天,心忠壯關(guān)公誓捉拿那奸心小人;
龍騰馬躍,千百載天上地下皆然;草長鶯飛,三五點江南煙雨俱寂……
煙青色
煙青籽料通常為灰紫調(diào)青玉,青里隱隱地透出灰粉色,常見水線;透光呈煙灰色,優(yōu)質(zhì)料子如霧靄般朦朧雅致,唐宋仕女畫常用此色作背景。
沙棗青
沙棗青玉質(zhì)非常細膩,也較為油潤,手感像棗泥,糯性極強,觸感綿密,撫之如絲綢,有沙棗皮獨有的青灰與啞光質(zhì)感。
古代文人雅士視其為“隱逸之玉”,作配色不奪目;作主色不喧嘩,描仕女獨立,濃艷卻溫婉潔凈;展蒼天鷹落,沉郁又古樸貼切。
鴨蛋青
鴨蛋青屬俄碧玉分支,粉青底色,無結(jié)構(gòu)料有如膏脂,頂級料被稱為“碧玉中的羊脂”,適合觀音或佛公,其審美與宋代天青色汝窯同出一源。
乾隆就曾誤將鴨蛋青玉碗認作汝窯瓷,后題詩“玉瓷難辨”于養(yǎng)心殿。
雖然普通瓷與玉的反光、觸感、硬度、聲響相差都是較大的,但兩者時有模糊帶,汝窯本身也有“類玉”追求,這不僅是中國玉文化核心審美的延續(xù)與轉(zhuǎn)化,更體現(xiàn)了玉,特別是籽料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至高低位。
灰青色
灰青籽料類似陰雨天天空的沉靜色調(diào),有青石板的老舊質(zhì)感;飽和度低,顏色非常含蓄內(nèi)斂,契合水墨畫的淡雅意境,此色為宋代文人最喜。
清宮廷曾用灰青玉雕刻“山水鎮(zhèn)紙”,取“青山不移”之意,寓政務(wù)沉穩(wěn)如山,此色適合追求復(fù)古、沉穩(wěn)的收藏家,題材宜“拙”不宜“艷”。
湖水青
其色清冷透亮,介于青玉與碧玉間,但無碧玉的艷麗感;部分料子帶有水線或冰透感,道家認為其蘊含自然之靈,可辟邪納吉。
相傳乾隆曾得一湖水青玉璧,置于御書房水盆中,水愈清玉色愈透,遂賜名“映水青”。適合清新風(fēng)格,雕刻時需保留水潤感。
藍調(diào)青
其色青中泛藍調(diào),類似“雨過天青”色,幽幽地透著冷艷神秘。而藍色在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天界之色,明清時多用于祭祀禮器,適合神獸、佛頭等神秘題材。
石落昆侖,千萬年方遇知音成美玉;玉匠新裁,代代襲終有瓊瑤報真心。一塊玉從出生到成熟,再到綻放、最終沉寂,離不開匠人的慧眼識寶、鬼斧神工,最終才能流傳為真心換真寶、好工夫成就好寶玉的一段佳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