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元橋
如果你曾悄悄留意過生活,或許已經發現3D商品展示以及其他3D場景已經融入到了生活多方面。
尤其是這兩年AI技術的突飛猛進,更是加快了這一進程。在京東、得物等APP上已經可實現無需借助任何眼鏡設備,即可沉浸式查看3D商品的360°細節展示。而在近期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HDC 2025)上,華為也更進了一系列AR Engine新功能,其中就包括深度估計能力、AR物體擺放、高精幾何重建等AR新體驗,帶來了虛實融合的全新交互體驗。
在眾多企業的推進中,我們距離3D生活越來越近。
華為加碼,讓虛實融合變得更實用
3D會如何融入我們的生活,華為正在讓其融入變得更為實用。
近期,華為更進了一系列AR Engine新功能,新增了圖像跟蹤,深度估計能力、AR物體擺放、高精幾何重建、目標形狀識別等,這些功能的更新可以說正切實地讓AR體驗變得更好用。華為提到了三大應用場景,如貨拉拉:AR選車、京東:嵌入式家電AR擺放、華為AR測量:體積測量等。而這三大應用場景也均指向一個共同點,三維測量。以下將針對三大場景,作細解:
圖源:華為
(1)貨拉拉:AR選車
或許搬過家的人都明白,大多數情況下都很容易對家具預估錯誤,導致選擇的搬家車載不是小了就是大了。華為在深度估計能力的更新上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攝像頭獲取周圍環境信息,持續輸出周圍環境的深度信息,為用戶提供環境三維感知能力。而該技術可應用于測量、體積估算、場景重建等獲取空間物體深度信息,基于此信息完成一些空間計算任務,比如計算物體體積等。
體積識別示意圖(圖源:華為)
(2)京東:嵌入式家電AR擺放
近幾年,在家電裝置上,「嵌入式」成為了高名詞,從烤箱、飲水機、花灑、洗碗機、水龍頭、消毒柜到洗衣機再到冰箱等等,一場關于隱形美學的革命正在重新定義家居設計。但想完美實現嵌入式家電擺放卻并沒有社交媒體宣揚的那么美麗,往往在第一關尺寸測量就讓很多人精疲力盡。
如果你問AI,嵌入式家電的痛點是什么?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尺寸與安裝,往往不同品牌、型號的嵌入式家電尺寸差異較大,若在裝修前未提前確定好家電尺寸,就可能導致家電無法順利嵌入櫥柜,出現凸出或縫隙過大的情況,影響美觀和使用。
針對于此,華為本次更新的高精幾何重建功能則可以巧妙解決這個痛點。高精幾何重建功能通過攝像頭獲取周圍環境信息,識別空間中的立方體物體或者嵌入式立方體空間,計算出被識別物體或空間的長、寬、高以及體積。如此在購物家具之前就可以對尺寸有了更清晰的掌握,緩解了購置家具一大痛點。
(3)華為AR測量:體積測量
其實體積測量指的也便是高精幾何重建功能,體積測量可以用于測量立方體體積以及嵌入式空間的大小。
有點類似于蘋果測距儀,只不過華為AR Engine的更新更顯智能化與空間化,支持更多種測量模式,如單點距離測量、兩點距離測量、高度測量、角度測量、面積測量等,滿足用戶不同的測量需求。
空間識別示意圖(圖源:華為)
綜上不難看出,華為的本次加碼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讓AR體驗變得更實用,解決消費者在生活購物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大量玩家涌入,新購物時代已來
談及3D購物,不少人或許對去年淘寶登陸Vision Pro時的體驗還記憶猶新,淘寶Vision Pro的購物體驗直接將「未來購物」的模式照進了現實,在虛擬世界中消費者也可以查看商品1:1的尺寸,不用再為線上購物買錯尺寸而煩惱。而更為有意思的是,消費者還可以隨意擺弄商品放置的位置,360°旋轉查看商品的細節。
今年,淘寶Vision Pro版還入圍了2025 Apple設計大獎(Apple Design Awards),被成為最有創意的購物應用。但頭顯設備太重、市場普及率低、缺乏3D商品資產等等因素,即便淘寶Vision Pro很驚艷,還是在短時間內難以在市場上被廣泛推廣。
而拋開頭顯之外,這幾年業內也在不斷做其他方面的努力。例如前幾年亞馬遜、Snap、Hexa、Men's Wearhouse等企業推行的AR虛擬試穿功能,以360°可視化的模式改善消費者線上購物的體驗。據亞馬遜之前的調查結果顯示,80%的調查對象在使用AR技術時對他們的購買行為感到更有信心。
今年,京東在618期間還推出了“京東立影-裸眼3D廣告”、3D智能居家搭配工具“立影-美家”、“立影-3D直播”等創新3D內容產品應用于多個品類或場景,以更為便捷的方式向消費者推出了沉浸式購物的模式。
不用佩戴任何眼鏡設備,也不需要借助其他任何設備,只需要打開京東APP,就能體驗到躍然屏上的3D商品,瞬間營造出了購物高級感的氛圍,這種模式也確實給到了煥然一新的感覺。目前,“京東立影-裸眼3D廣告”已經涵蓋了3C數碼、家電、時尚、商超等多個領域。
圖源:京東
生活購物正以看得見的速度變得更加智能化,3D購物的時代也離我們越來越近。而除了華為、京東、淘寶等企業的布局外,谷歌、亞馬遜、拉夫勞倫、山姆會員店、宜家、得物等數十家海內外品牌也都在嘗試推3D購物。
還值得一提的是,隨著AI技術飛速發展,AI助手也正在進入電商領域。5月份,OpenAI宣布為其ChatGPT Search新增購物功能,首批上線商品類別涵蓋時尚、美妝、家居用品和電子產品等日常消費領域。AI助手允許用戶通過自然對話獲取個性化商品推薦,當用戶搜索商品時,ChatGPT會智能展示相關商品的圖片、用戶評價及購買鏈接,實現從咨詢到購買的一站式服務。系統還能記憶用戶偏好,并在后續推薦中精準匹配這些需求。
今年,亞馬遜也內測了“Buy for Me” 的 AI 購物助手。谷歌、Perplexity這些科技大廠也紛紛展示了自家能訪問網站、幫用戶購物的AI助手。顯然可見,智能化的購物體驗正在成為電商領域的新趨勢,可以說幾乎各大廠商都有推出自家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為未來購物生活的發展鋪路。
AI/XR融合,3D購物能否脫穎而出
從用戶取向來看,3D購物已經獲得了大多數年輕人的青睞。據Infinite Reality研究報告指出,消費者已經做好了準備,6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愿意使用沉浸式購物體驗,在線上平臺與產品或品牌進行互動。這一比例在年輕消費者(72%)和游戲玩家(80%)中有所上升。
Infinite Reality研究報告還表示,未來幾年,年輕的Z世代消費者將更頻繁地進行在線購物,并且對面對面和數字購物體驗持有更高期望。他們也更愿意購買數字商品,使用數字錢包等新型支付方式,甚至使用加密貨幣等替代貨幣。報告也指出,消費者希望整個購物過程是輕松愉快的,整個購物流程持續一天到一周,因為他們希望從多個零售商那里貨比三家,直至選出最滿意的產品。面對消費者不同需求,沉浸式購物或許是最便捷的一種方式,能夠以最快的方式觸達消費者內心對商品的購買需求。
得物APP:3D商品展示
從現實環境來看,3D購物也正在解決在線購物存在的幾大問題。正如前文所言,華為推行的幾大應用場景都在切實解決生活購物中真實碰到的問題;而京東所打開的多個3D場景也在分別解決用戶需求的不同問題,其中便有這幾年飽受詬病的網購退貨率。貨不對版、尺寸偏大偏小、材質不一等等問題導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反饋在線購物已經買不到合適的商品了。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3D購物則是給出了較為理想的答案。通過3D商品展示,消費者不僅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商品的細節、材質、尺寸。對于軟性的商品,還可以通過虛擬試穿技術,進行在線試穿,進而讓購買的商品更接近自己的理想狀態,降低退貨率,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零售商家們也可以通過3D的形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商品,增加品牌的曝光度與記憶點,從而提高銷售額。只是目前 3D購物平臺或者網站以及廠商的虛擬試穿解決方案還處于剛起步的階段,商業化還未到完全成熟的地步,因此在體驗上還并不能滿足大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生活購物的模式一定會隨著技術的變化而變化。從線下購物到線上購物再到沉浸式購物必然是購物模式的演進大方向,而AI與XR技術的融合則是實現這條路徑的最佳技術。
最后,從企業布局來看,海內外入局的大廠越來越多,當廠商們共同推進與市場需要雙輪驅動時,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未來的前景,還有堅定推動的步伐。隨著兩個技術的融合,我們已經能夠在越來越多的場合看到落地的場景,消費者也逐步接受了這種技術的應用。接下來,則是靜待3D購物發展越來越成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