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6月27日,普京在白俄羅斯出席會議后直言,俄羅斯在“北約不東擴”承諾上遭欺騙,對西方單方面讓步結束。消息一出,舉世嘩然。
回溯蘇聯解體后的歲月,俄羅斯曾懷揣著融入西方的熱望。1994年,俄羅斯加入北約“和平伙伴關系計劃”,滿心期待能借此搭建起與西方溝通合作的橋梁,彼時的俄羅斯,真誠地認為這是邁向西方陣營的重要一步。2002年,北約 - 俄羅斯理事會成立,俄羅斯更是積極投入,期望在這個框架內與北約展開深度合作,尋求共同的安全與發展路徑。甚至到了2010年,梅德韋杰夫執政時,還曾公開表示考慮加入北約,俄羅斯對西方的向往與靠近,不可謂不熱切。
普京(資料圖)
但北約又是如何回應俄羅斯的熱忱的呢?從1999年起,北約開啟了瘋狂的東擴進程,波蘭、匈牙利、捷克等國先后被納入北約版圖,北約的軍事勢力進一步逼近俄羅斯邊境。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加入北約,俄羅斯在西北方向的戰略空間被嚴重壓縮。之后,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也陸續加入。原本承諾的“不東擴一寸”,變成了一次次無情的打臉。據統計,北約從最初的16個成員國,一路擴充到如今的32個,其軍事力量如潮水般不斷向東推進,直逼俄羅斯家門口。
在北約持續東擴的進程里,俄羅斯周邊局勢愈發嚴峻。在波羅的海地區,北約頻繁舉行軍事演習,大量先進武器裝備部署于此,俄羅斯的西北邊境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南部,格魯吉亞也曾一度被北約視為東擴目標,2008年的俄格沖突,背后就有著北約東擴的影子,這場沖突讓俄羅斯深刻認識到北約東擴的緊迫性與危險性。而烏克蘭問題,更是北約東擴引發的最激烈沖突。烏克蘭在西方的慫恿下,不斷向西方靠攏,試圖加入北約,這嚴重觸及俄羅斯的安全底線,最終導致俄烏沖突爆發。
普京明確指出,北約所謂“俄羅斯的侵略性”純屬無稽之談,真正具有侵略性的恰恰是北約自身。北約以莫須有的借口,在俄羅斯周邊不斷制造緊張局勢,擴充軍事力量,其行為嚴重破壞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北約持續東擴的壓迫下,俄羅斯終于清醒過來。普京鄭重宣布,俄羅斯與西方的“單邊讓步游戲”已然結束。這一宣告,是俄羅斯對過去錯誤認知的糾正,更是對未來發展道路的堅定抉擇。
北約(資料圖)
面對俄羅斯的強硬表態,美西方陣營頓時坐不住了。美國一貫將俄羅斯視為重要戰略對手,長期以來,通過各種手段對俄羅斯進行打壓,從經濟制裁到軍事圍堵,無所不用其極。如今俄羅斯不再對西方讓步,美國擔心自身在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受到削弱,其全球戰略布局也可能因此受到沖擊。歐盟部分國家也開始感到不安,它們與俄羅斯在經濟、能源等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俄羅斯是歐洲重要的能源供應國,歐洲許多國家的能源需求依賴于俄羅斯。若俄羅斯因不再對西方讓步而在能源供應等方面采取強硬措施,歐洲國家的經濟將遭受重大打擊。一些歐洲國家的企業在俄羅斯有著大量投資,俄羅斯態度的轉變,也讓這些企業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俄羅斯不再對西方讓步,也促使其在國際戰略上做出重大調整。一方面,俄羅斯進一步加強與東方國家的合作。在經濟領域,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雙方在能源、科技、貿易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入合作,人民幣與盧布在雙邊貿易結算中的占比持續提升,有效降低了對美元結算體系的依賴。在軍事領域,俄羅斯與亞洲部分國家加強軍事交流與合作,開展聯合軍事演習,提升自身在地區安全事務中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俄羅斯積極拓展與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的關系。在非洲,俄羅斯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與非洲國家在能源開發、農業合作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在拉丁美洲,俄羅斯與部分國家加強軍事技術合作,提升自身在西半球的戰略存在。
北約秘書長(資料圖)
展望未來,俄羅斯不再對西方讓步的決策,無疑將深刻影響國際格局的走向。在歐洲地區,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抗可能進一步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短期內難以得到有效緩解。但從全球范圍來看,俄羅斯的這一轉變,將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的加速發展。俄羅斯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與發展路徑,將為更多國家提供不同于西方主導模式的選擇,促進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構建。俄羅斯這頭曾經在西方幻想中徘徊的“北極熊”,如今已然清醒,正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新的國際舞臺,書寫屬于自己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