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放大招了,7月9日,美國的“90天關稅暫?!贝笙迣⒅?,沒跟美國談妥的國家都得挨高額關稅的板子,連歐盟、加拿大、日本這些鐵桿盟友都跑不掉。
這邊全球貿易圈都炸了鍋,偏偏中國穩坐釣魚臺,靠著日內瓦協議當了“例外”,特朗普想靠“交易藝術”翻盤,中國卻硬剛出位,盟友們還在苦哈哈談條件,這場全球博弈,到底誰能笑到最后?
7月9日,“90天對等關稅暫停期”就要到期,美國放話:沒簽貿易協議的國家,統統得面對25%、35%甚至50%的高額關稅,連歐盟、加拿大、日本這些老朋友都得硬扛。
根據外媒爆料,美國官員正馬不停蹄地跟貿易伙伴談判,想在最后關頭敲定協議,不然就等著挨罰,這波操作可不是小打小鬧,預計能給美國財政多掏1564億美元,相當于GDP的0.51%,創下1993年以來最大稅增紀錄。
為啥特朗普這么急?因為美國經濟最近有點拉胯,美元貶值10%,5月貿易逆差又沖上新高,民調還顯示特朗普支持率因為經濟問題跌到谷底。
擺在他面前的路就兩條:要么趕緊搞點成績提振選民信心,要么繼續揮大棒逼各國讓步。
于是關稅成了他手里的王牌,管你是盟友還是對手,先談條件,不服就加稅,這波操作直接讓全球市場炸了鍋,貿易額預計下滑5%,各國企業都捏了把汗。
特朗普這回是真不留情面,連盟友都沒放過,歐盟首當其沖,壓力山大,最新消息稱,歐盟準備咬牙接受美國10%的統一關稅,就盼著能在半導體、醫藥、航空這些關鍵領域少吃點虧,可特朗普壓根不買賬,直接拒絕降低對歐盟汽車25%的關稅。
德國車企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美國市場要是丟了,德國GDP得長期下滑2.2%,歐盟內部也亂了套,德國催著歐委會對美國農產品加稅反制,可歐盟在能源和安全上還得看美國臉色,哪敢真硬碰硬?
日本和韓國也好不到哪去,特朗普盯著日本汽車,嚷嚷著“日本不買美國車就是不公平”,直接甩出25%關稅的威脅,日本試著拿稀土技術和高端半導體生產去換降稅,愣是被美國無視了。
如果這事沒談攏,日本汽車業本財年得虧190億美元,經濟支柱都得晃幾晃,韓國這邊學聰明點,打算先拖著,看看歐盟和日本談得咋樣,
可美國還把駐軍費用扯進貿易談判,韓國直接擺出“死都不干”的態度,但心里也清楚,跟美國徹底翻臉,韓國經濟可吃不消。
加拿大動作最快,6月30日直接取消了數字服務稅,就為了讓談判能往前走一步,可特朗普的套路是你讓一步,他就得寸進尺,
盟友們還指望“念舊情”能讓美國手下留情,想法未免太天真,這幫國家現在是進退兩難:妥協吧,利益被割一刀,硬剛吧,又怕經濟崩盤。
就在盟友們被特朗普逼得焦頭爛額時,中國卻穩穩當當成了“例外”,這得從中美日內瓦會談說起。
5月12日,雙方達成協議,互降115%的關稅,還把24%的關稅暫停90天,直到8月才到期,關鍵這24%關稅是雙向的,
美國要是恢復加征,中國也能對等還擊,跟其他國家單方面挨宰的情況完全不一樣,這波操作,簡直讓中國在全球貿易戰里站穩了C位。
中國咋做到的?4月初特朗普剛扔出“對等關稅”,歐盟、日本、印度都忙著妥協或觀望,中國直接放大招,4月4日起對美國商品加征34%關稅,幾天后提到84%,再到4月11日直接飆到125%,不僅如此,中國還掐住了美國的命門:稀土。
4月4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宣布對7類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4月9日又把12家美國企業列入管控名單,這招直接讓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叫苦不迭,半導體、新能源這些領域沒稀土可玩不轉。
除了硬剛,中國還懂得借力打力,多次通過世貿組織起訴美國違反貿易規則,站上了國際道義的制高點,加上這些年,中國早就在外貿上下足了功夫,對美依存度從20%降到12%,靠的是內需拉動和進口渠道多元化。
比如,藍思科技在全球建了9個研發基地,愣是把地緣風險降到最低;中船應急加大國產化研發,擺脫了對美國零部件的依賴,中國還通過“一帶一路”和RCEP拓展新市場,貿易版圖越鋪越大,哪還怕美國這點關稅威脅?
特朗普這套“交易藝術”玩得太溜了!簡單來說,就是先把關稅大棒舉得高高的,逼你坐下來談;你一讓步,他就加碼條件,恨不得把你口袋里的每一分錢都榨出來。
這招對盟友尤其狠,歐盟、日本、加拿大這些國家,經濟上多少得靠美國,安全上還得抱美國大腿,哪敢真翻臉,特朗普看準了這點,步步緊逼,擺明了要把盟友當“提款機”。
可這招背后也有隱患,美國現在經濟狀況不咋地,美元貶值、逆差擴大,特朗普急著靠關稅多撈點錢,據估算,這波關稅能給美國財政增收1564億美元,但代價也不小。
全球貿易預計縮水5%,美國自己經濟也得損失2%,更別說盟友們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表面上談條件,私底下都在想辦法跟中國、印度這些新興市場拉近關系,特朗普這波操作,短期看是賺了,長期看卻是在給自己挖坑。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盟友們光靠單打獨斗肯定不行,歐盟現在是又急又亂,內部意見都不統一:德國想反制,美國卻不吃這套,其他小國想擺爛,又怕被美國點名。
日本和韓國也在觀望,想看看別人咋談再決定,可時間不等人,7月9日一到,沒談妥的國家就得挨罰。
其實,盟友們完全可以學學中國,抱團取暖,比如,歐盟和日本可以聯手通過RCEP或WTO平臺,跟美國談條件,增加點籌碼。各國也得趕緊找新市場,別老盯著美國。
歐盟可以多跟亞洲、非洲的國家做生意,日本也能靠RCEP在亞太市場分杯羹。說白了,少點對美國依賴,多點全球布局,才能不被特朗普牽著鼻子走。
中國這邊的經驗就很值得借鑒,硬剛美國的同時,中國沒忘了拉朋友,RCEP、“一帶一路”這些合作讓中國在全球貿易圈里越站越穩,其他國家要是能放下成見,聯手搞多邊合作,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就不那么嚇人了。
7月9日的大限越來越近,特朗普的關稅大戲到底咋收場,誰也說不準,美國國內經濟壓力和政治需求,可能讓特朗普繼續掄大棒。
可盟友的反制和中國的例外地位,也可能逼他換個玩法,比如,他可能會給某些國家開點小豁免,換取更大的利益讓步,但不管咋變,全球貿易格局已經被這波關稅戰攪得天翻地覆。
對中國來說,保持淡定最重要,繼續穩住內需、拓展新市場,同時在WTO和RCEP這些平臺上發聲,中國的路只會越走越寬。
其他國家也得抓緊時間調整,別老等著美國發善心,未來,全球貿易估計會越來越“多極化”,誰能抓住新機會,誰就能在這場博弈里站穩腳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