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馬斯克搞不好會被驅逐出美國。
昨夜(美東時間7月1日上午),美國國會參議院對“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的修正進行投票,結果因為3名共和黨參議員“反水”,議員票投出50對50 的平局局面!
但這不是最終結果,因為如果達成平局,那副總統萬斯就擁有決定性的一票。作為特朗普的堅定跟班,毫無意外,萬斯一票破局,修正后的“大而美”法案以51比50的投票結果獲得通過。
要知道馬斯克第一次跟特朗普鬧崩,就是因為這個“大而美”法案通過眾議院投票,當時馬斯克沒剛卸任效率部沒幾天,法案通過眾議院投票,老馬怒批“大而美”法案完全是“瘋狂支出,要將美國徹底搞破產”,“荒唐可笑、令人作嘔。”
包括本次投票前夕,6月30日馬斯克連發多條帖文,稱如果法案通過,第二天就會成立“美國黨”,說白了就是要跟老特對著干。
上次馬斯克憤怒指責特朗普“忘恩負義”,并暗示老特有丑聞,特朗普表示馬斯克“瘋了”,后面馬斯克可能覺得法案未必能過參議院投票,而自己的確過激,于是在多方催促和說和下很快低頭、刪帖。
如果說上次倆人還能打電話言和的話,那這次是一點余地都沒了。因為“大而美”法案落地幾乎已經板上釘釘。
再次面對馬斯克的炮轟,特朗普7月1日發帖威脅:調查馬斯克在發射火箭、衛星和電動汽車上獲得的補貼,并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
倆人的矛盾再也沒有調和的余地。之前馬斯克all in 特朗普,心心念削減美國開支,是真想讓美國再次偉大,但川普這個法案不但不僅沒有削減、反而進一步擴大了預算赤字,預計會給已經接近37萬億的巨額美債上,再增加2.4萬億到4.5萬億的債務。
換句話說,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個謊言,更令馬斯克扎心的,是他對改變世界寄予厚望要的新能源產業,在“大而美”法案中被棄之如敝履,是補貼削減最快、幅度最大的部分。
現在該法案已經幾乎板上釘釘、只差臨門一腳,馬斯克之前還能抱以僥幸與幻想,現在徹底破滅,與特朗普極大概率再無“握手言和”的可能。
而對市場來說,“大而美”法案一旦通過,就意味著:
第一,老美繼續“刷信用卡”借錢,而且不斷提高額度,大量熱錢將進入市場;
第二,借錢是要還利息的,利息越低越好,換言之,美元降息迫在眉睫。
在降息的問題上特朗普簡直火急火燎,喊話鮑威爾抓緊降息,罵他是頑固的騾子、蠢人,罵他不降息將使美國損失幾千億美元......反正,罵鮑威爾幾乎成了特朗普的固定節目。
現在美國的基礎利率是4.25%-4.5%,而特朗普意思應該盡快降到1%、就能節省數萬億美元的利息成本。
參考去年“924”,美聯儲在去年918大幅降息50%,彼時恰好是咱們大A的一個低谷(上證指數在2800點左右,3000點保.衛.戰成了笑話),咱們這邊抓住機會在924市場穩股市大招,然后大家都知道了,之后短短數天大A整體暴漲超20%。
雖然現在大a已經處在今年以來的新高,但如果美元再大幅降息,水漲船高之下,諸多板塊也沒有不漲的道理,至少也會是一個相對比較穩的局面。
這里提一嘴,很多人還在等牛市,其實說實話,從去年924開始到現在,局部牛市幾乎一直在輪番上演。
今年上半年中證2000漲幅達15.24%,從行業上看,除了房地產、建筑建材等少數板塊,電子、醫藥、交運、互聯網、金融、化工、信息技術等眾多行業都是漲的。全部5420只股票,上半年共有3824只是漲的,1586只是跌的。
所以必須得承認,自去年924定調以來,牛市是一直存在的,至于咱們大部分投資者能不能從交易中獲利,這得看個人的操作技術和心理素質。
回到正題,接下來特朗普的行為主路線幾乎是明牌:一是關稅,二就是降息。
關稅始終是個Bug,但我覺得經歷了4月2日關稅出爐的沖擊和這一段時間的消化,即使再有什么變動,也不太會在短期內造成像4月2日那種劇烈沖擊。關鍵是中美兩大國大框架談攏了,其實就等于市場有了底。
那么后面最重要的就是看什么時候降息,下次美聯儲議息是7月30日,但特朗普已經急不可耐,罵鮑威爾是騾子、喊話讓他辭職,而鮑威爾死活不松口,堅持要再等等關稅導致的通脹數據。
就好比924之前一樣,老美不降息,我們也是一直喊“擇時降息”,大家似乎都在屏住呼吸。現在預期降息強烈,但如果到730仍不降息的話,可能情緒也會“跳水”,所以還是那句話,牛市多暴跌,對大部分選手來講還是很危險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