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以“傳承紅色金融基因 譜寫金融五篇大文章”為主題的第六屆井岡山革命金融年會在線上圓滿舉辦。本屆年會由井岡山革命金融博物館主辦,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指導,全聯并購公會、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紅色金融專委會、井岡山革命金融培訓學院共同協辦,北京博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當日線上超10萬人次觀看年會直播。
行業人士述評紅色基因中的創新動力
金融博物館執行館長邵穎主持年會時表示,本屆專題年會獻禮建黨104周年,以銘記重要歷史,弘揚民族精神為指引,賡續紅色血脈,深具重要意義。
當前,中國金融業肩負新時代使命。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高質量發展與金融強國戰略。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李海輝結合政策在發言中表示,紅色金融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歷程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與新時代金融“五篇大文章”戰略部署有機融合,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提供了歷史根基和創新動力。紅色文化資源是賡續精神血脈、賦能金融發展的重要載體。
江西省吉安贛商聯合會黨委書記劉志堅認為,2025年是全面落實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關鍵年度,紅色基因正通過“五篇大文章”煥發新生。井岡山精神所蘊含的金融治理智慧,為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現代金融體系提供了源頭活水。新時代金融工作者應傳承“扁擔銀行”“馬背銀行”以為民為本的傳統,通過服務實體經濟淬煉政治品格,將紅色金融基因深度融入現代金融工作中,續寫新時代的“扁擔銀行”故事。
全聯并購公會名譽會長尉立東在年會上號召年輕一代人要大力弘揚老一輩革命家、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更好地賡續紅色血脈。在新時代背景下,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秉持責任與擔當,踐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豐富國家底蘊,守護民族精神。
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紅色金融專委會秘書長修長新表示,紅色金融從誕生之初就鐫刻著 “人民性” 底色,金融是服務人民、服務實體經濟的活血液。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本質上是紅色金融基因在新時代的延續??萍冀鹑谝^承迎難而上的奮斗基因;綠色金融需將井岡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普惠金融要延續接地氣的人民立場;養老金融需傳承兜底保障的擔當;數字金融要發揚創新求變的智慧,同時延續紅色金融對風險防控的重視。紅色金融基因始終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
中國人民銀行原中共金融史編寫小組組長馬林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如何在戰火中穩定幣值、防范風險,長期高效地支持戰爭勝利。同時,他還具體談到了第一次全國性質的財經會議開啟的重要意義,以及龐村財經會議制定的三個財經管控指標。他總結道,在解放戰爭中,正是因為拿出了穩定幣值的有效措施,才保證各解放區貨幣的相對穩定,促成最終發行人民幣,并以人民幣統一了各解放區的貨幣。
金融博物館理事長、全聯并購公會創始會長王巍從三個方面介紹了革命與金融的關系、井岡山革命金融的意義,以及井岡山革命金融博物館在行業里所做的貢獻。他表示,所有成功的社會革命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任何新的政權確定之后,都需要建立適應自己的觀念、適應自己意識形態的金融制度和金融秩序。在井岡山革命實踐中,“槍桿子”和“錢袋子”共謀才能獲取政權。革命金融的概念包含著創新,它超越了紅色金融,并且不斷在發展。
深耕行業領域,布局生態未來
在本屆年會上,金融博物館以“百年金融 紅色基因”巡展和“鄭州金融五篇大文章”展覽為引,特別制作了專題短片,與觀眾一起重溫紅色金融的星火燎原記憶,不忘初心,錘煉堅強黨性;同時,牢記使命,做好“五篇大文章”,助推金融高質量發展。
同期,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紅色金融專委會與井岡山革命金融博物館在年會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賦能紅色金融創新動力、構建金融文化生態等多個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作為金融文化和生態領域的執牛耳者,“發現歷史,定位當下,參與未來”是金融博物館的核心理念。在數字經濟時代下,為填補國內金融文化歷史的空白,金融博物館持續探索新載體,汲取海外同業的跨界視野,梳理古今世界文明發展脈絡,于2025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推出了《金融史》匯編資料,定期線上更新,供專業人士、博物館會員及廣大興趣讀者免費閱讀及廣泛傳播,每期選題豐富,數十位專家撰文發聲,話題內容緊扣前沿趨勢,也再一次讓金融啟蒙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國民金融教育體系。(徐銘謙 黃凌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