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新修訂《上海市紅十字會條例》正式施行,為新時代上海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能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三年來,上海各級紅十字會以新修訂《條例》為依據,對標“走在前、做表率”要求,堅持依法興會,聚焦主責主業,主動開拓進取,在多個領域打開了新局面。
依法治會,
運行管理更加高效透明
為貫徹落實群團改革要求和新修訂《條例》精神,進一步完善紅十字會治理結構,2023年,上海市紅十字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依法選舉成立上海市紅十字會監事會,形成了理事會決策、執委會執行、監事會監督的權責分明、管監分離的紅十字會新型治理結構。
上海市紅十字會監事會成立后,先后制定下發了監事會工作規則、工作報告制度、專項監督工作實施辦法,以及區紅十字會監事會依法履行職責事項清單等,圍繞主責主業,緊盯重點領域,開展常態化、全方位監督。在對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培訓8萬名持證應急救護員”實施情況進行專項監督的過程中,監事會先后提出了“教學中對真實場景的模擬和代入不夠”等8個方面的主要問題以及10多條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均被采納,切實助力將實事項目這個好事做好、實事辦實。
目前,全市16個區紅十字會、80%以上街鎮紅十字會也依法建立了監事會,較好地發揮了監事會在治理結構中的作用。
堅持把信息公開作為公信力建設的重要抓手。三年來,按照分類指導、托底建設的原則要求,實現區級紅十字會官網建設全覆蓋,市、區兩級紅十字會全部納入全國紅十字會透明度指數評價體系,指導區級紅十字會完成“博愛中國”及官網各項指標信息披露,虹口區紅十字會在2023年度紅透指數地市級測評中排名全國第一。
根據《條例》有關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的要求,上海市紅十字會主動補齊短板,積極以信息化手段提質增效。協調推進少兒基金醫療證亮證服務的開發與應用,實現使用隨申辦亮證辦理住院費用記賬結算等相關業務,家長滿意度、認可度不斷提升,在2024年上海市“一網通辦”建設運營及服務體驗評選中榮獲“申情普惠——關愛服務獎”。在全國率先利用AI語音技術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在庫志愿者保留回訪工作,僅用三周時間就完成7.3萬在庫志愿者的電話回訪。上線“博愛申城”小程序,實現人道項目查詢、愛心捐款、自助開票、信息公示等“一站式服務”。組織參與“58公益日”“99公益日”,開始探索互聯網籌資模式。大力推進“博愛通”捐贈管理系統、應急調度指揮系統和災害管理系統應用,推動紅十字應急救援數字化場景建設。完成“救在身邊·守滬生命”數字化應用子系統建設,協同辦公系統嵌入“隨申辦”政務云,確立上海市紅十字會數字化運營平臺系統升級改造項目,為進一步優化數字紅會工作打下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