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書單
讀一本書 懂一段史
學堂君:如果你以為晚清史只不過是一段寫滿屈辱的陳舊篇章,那李禮老師的《失敗:1891—1900清王朝的變革、戰爭與排外》會像一柄鋒利的手術刀,剖開歷史的肌理,讓你看見一個帝國在崩塌前夕的掙扎與荒誕,以及那些被教科書簡化的血淚與真相。這本書是極少量的作者藏書票親簽版,值得推薦。
《失?。?891—1900清王朝的變革、戰爭與排外》
李禮 著
豆瓣評分:8.1
上海譯文出版社
這本書的野心,遠不止于復述甲午海戰的炮火或戊戌變法的悲歌。李禮老師以全球史視野,將清王朝最后十年置于東亞乃至世界的棋局中:當日本明治維新后野心勃勃地擴張海軍,俄國借西伯利亞鐵路將觸角伸向東方,清廷內部卻仍在為“六六大順”的萬壽郵票設計絞盡腦汁——這種時空錯位的荒誕感,恰是歷史最殘酷的注腳。
書中沒有臉譜化的“侵略者”與“受害者”,而是通過外交官、傳教士、革命家甚至普通拳民的多元視角,編織出一張動態的關系網。你會讀到:李鴻章訪美時,認真請教美國政黨制度的光緒帝苦學英語,卻終究無法挽救一個深陷“觀念慢性中毒”的帝國。
李禮老師的筆觸充滿文學張力,卻扎根于海量史料。書中近十萬字的注釋,堪稱一部微型近代史文獻庫,從周錫瑞的《改良與革命》到裴士鋒的《湖南人與現代中國》,為讀者打開更廣闊的思考維度。而真正讓歷史“活”起來的,是那些被主流敘事遮蔽的細節:
湖南鄉紳周漢印發《鬼教該死》小冊子,將傳教士妖魔化為“挖眼惡魔”,點燃長江沿岸排外烈焰的荒誕一幕;
上海租界里,經元善聯合1231名紳商用電報反對慈禧廢帝的“科技抗爭”;
北洋水師“鎮遠艦”炮彈中摻沙的丑聞,如何暴露體制性腐朽。
這些片段拼湊出的,是一個在變革與守舊、開放與排外間劇烈撕扯的中國。正如作者所言:清王朝的潰敗并非只因列強炮艦,更源于面對現代性沖擊時的認知滯后——當日本記者集會鼓吹對華開戰時,清廷高官仍在用吉祥話設計郵票。
本書最深刻的啟示在于:失敗是歷史最嚴厲的導師。李禮老師并未止步于悲情敘事,而是帶讀者思考:為何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崛起,清廷的洋務運動卻淪為“回光返照”?為何自上而下的改革總在關鍵時刻潰敗?這些追問直指傳統帝國轉型的深層困境,也映照著今日改革中的共性難題??肆_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本書正是如此——當中國再次站在與世界深度互動的十字路口,百年前那場“全球化的挫敗”,依然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鏡鑒。
翻開這本書,你會遇見在頤和園戲臺聽曲的慈禧,也會撞見煙臺釀葡萄酒的華僑張弼士;你會為康有為流亡海外仍幻想遙控變法的執拗唏噓,也會因普通拳民被卷入時代洪流的無助而共情。366頁的篇幅,承載的是一部帝國的衰亡史詩,更是一場關于文明轉型的思辨之旅。
若你渴望在冷峻史料中觸摸歷史的溫度,這本書將是你理解中國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的一把密鑰。
點擊下單,限量藏書票親簽版,非常難得,讓1891-1900年的血與火,照亮你對現代中國的認知。
---------- 完----------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點下方查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