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New York Post,NBC News,Trending on Weibo,Discover Magazine。
野牛跌入黃石公園89℃溫泉
6月底,來自科羅拉多州的美國女子路易斯·霍華德終于來到了大名鼎鼎的美國黃石公園,這個公園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以活躍狀態的超級火山和10000多座溫泉而著稱。同時這里也擁有大量的野生動物。
路易斯·霍華德來到整個公園最大的溫泉——大棱鏡彩泉周圍參觀的時候,她突然遠遠看到一頭成年美洲野牛慢悠悠地走了過來。路易斯認為這是一次絕佳的拍照機會,于是她舉起手機對準了野牛,沒想到她拍攝的居然是這頭野牛生前最后的影像。
野牛在大棱鏡彩泉的邊緣行走,踩踏著松散的地面,突然地面崩塌了,野牛猝不及防摔倒,跌進了溫泉中。隨著野牛的掙扎,剎那間白煙四起,這頭巨獸在89攝氏度的溫泉中撲騰了沒多久就停止了行動。
想必它是已經死了。
這么容易中招的陷阱,肯定不是只有這頭野牛這么倒霉,確實,該公園的熱液地貌已經不是第一次導致動物遇難了。龍膽池、奧霍卡連特溫泉和一個被稱為“骷髏池”的溫泉底部有大量的動物骨頭。
截至目前,至少有22名人類因掉入黃石公園的熱液區而燙傷死亡,另有數百人受傷。這夸張的人數比公園里的野生動物導致的死亡人數還多。
千萬小心
黃石火山觀測站的首席科學家邁克爾·波蘭認為這頭野牛算是幸運了,因為它幾秒內就死亡了,也算是沒有遭受長時間的痛苦。大棱鏡彩泉的水溫達到了89攝氏度,但不是公園內最高的水溫,有好幾次溫泉水溫超過了90攝氏度。
不過89攝氏度就足以將任何掉入其中的動物很快就煮到脫骨,煮到組織全部溶解,直至剩下骨頭。
波蘭表示這個事件再次向游客們強調了靠近這些自然奇觀的危險性,這里是真的能致命的!所有游客都必須跟地熱景觀保持安全距離,不要因為這些溫泉的魅力而低估其威力及其帶來的風險。務必遵循指定的木板路,并避開危險地形,尤其是在地殼脆弱、易崩塌的地區。
此次事件也引發了人們對“溫泉”定義的質疑,畢竟咱們印象里的溫泉就是去泡了就會不自然發出“呼!哈!”之類舒暢聲音的放松項目,而這邊的溫泉好像泡了會脫骨。
其實從地質學角度來看,“溫泉”一詞指的是任何由地熱活動加熱的水體,無論溫度是否適合泡澡。黃石公園由地幔柱活動形成的高溫溫泉就是公園的一大特色,但它們并非是出于娛樂用途。
謠言
有人表示黃石公園的溫泉的危險來源于其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酸,這也是個經典的謠言了。其實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黃石公園的大多數主要泉眼和間歇泉的酸堿度都是中性或堿性。這些溫泉的真正危險在于其非常離譜的高溫。
作為參考,普通的純凈水的pH值為7的時候,就是呈現中性;而我們的胃酸的pH值為1;電池酸液的pH值為0.8。
不過并不是黃石公園里的所有熱液特征都是這魚的中性,像是噴氣孔和泥漿池,這些地熱的酸性就會更強,這些特征的酸性與蒸汽中酸性硫酸鹽液體或氣體的積聚有關。
蒸汽從地下上升時,通常會采取與過熱堿性氯化物流體不同的路徑,并與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氣體一起分離。當這些氣體到達地表時,它們與空氣和地下水相互作用,形成碳酸和硫酸,從而形成低pH值環境,這可能會改變周圍的巖石和地表沉積物。
嘰里呱啦說一堆,反正這段就是說這些溫泉的危險來自高溫而不是腐蝕性酸,然后公園內的所有地熱景觀都很危險。
相當危險
除了被燙死,黃石公園的一些動物的死亡也跟接觸高濃度有毒氣體有關。
1897年,有一位地質學家在公園內一個名為“死亡峽谷”的區域發現了8頭死熊,當時沒確定死因。而一個多世紀后的2004年,公園的工作人員在諾里斯間歇泉盆地發現了5頭死去的野牛。 研究后發現,這兩起事件很可能是由附近氣孔噴出的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引起的,這些氣體可能順著山坡流下,積聚在野生動物所在的地方。
無論是不幸失足到溫泉中,還是遇到有毒氣體,都證明要去這座最古老的國家公園里真的需要嚴格遵守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