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
國家醫保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通知
自今年7月1日起
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
必須按要求掃“藥品追溯碼”后
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
“藥品追溯碼”就是
每盒藥品獨一無二的“身份證”
掃一掃就能知道是否為假藥
只有真藥才有自己的“戶籍信息”
小小的一個“藥品追溯碼”
能給消費者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跟隨記者來看看!
7月2日上午,記者在香港街一藥店內看到,顧客進店購藥時,店員將掃碼槍對準具體藥品進行掃描,隨著“滴”聲響起,藥品的追溯碼信息立即上傳到了全國醫保信息平臺。
“現在我們在銷售藥品時必須對‘藥品追溯碼’進行掃描,我們已經給員工培訓了執行流程,并使用專門掃碼槍進行核驗。”店長陳莎莎說。
陳莎莎告訴記者,除了藥店店員出庫核驗外,現在消費者也可以隨時隨地掃碼、驗碼,為用藥安全上了雙重保障。并且可以對規格、批號和有效期進行比對,確保無誤,讓假藥無處可鉆。
“剛剛店員教我用支付寶掃一下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一掃我就立馬知道這藥是什么時候生產、在哪生產的,掃一掃很安心。”顧客感慨道。
據了解,從今年7月1號起,醫保藥品賣藥必須掃碼,買藥先驗碼,無碼醫保不結算。操作很簡單,用支付寶“掃一掃”對準藥盒上“藥品追溯碼”一掃,就會跳轉到“碼上放心”小程序,藥品信息一目了然,掃碼后會有兩部分信息:一是“藥品追溯碼”是否驗證通過;二是藥品追溯信息。
“一盒藥品的追溯碼,只應有一次被掃碼銷售的記錄,若重復出現多次,就存在假藥、回流藥或藥品被串換銷售的可能。‘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唯一身份標識,通過掃碼可實現藥品生產、流通全流程追溯,有效打擊假藥、串換銷售等違法行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醫保局窗口首席代表郭潔科普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