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芥末嗆腦仁,海水魚類繁殖生物學和人工繁育,漁業(yè)科學進展,海洋漁業(yè)。
三亞海灘驚現大量金鯧魚
2025年6月13日,臺風“蝴蝶”在海南省東方市八所鎮(zhèn)登陸,登陸時這個臺風的強度為強熱帶風暴級,可想而知對當地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臺風后大概率會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人們到海邊去撿海鮮,享受豐收的喜悅。
這個臺風并未逗留海南,很快往北卷過去了,于是6月14日的時候,海南的一些地區(qū)就已經沒有降雨了,比如三亞。三亞當地的居民發(fā)布了不少在海灘上撿海鮮的視頻,查看這些視頻我們會發(fā)現咋這些海鮮大部分都是鯧魚呢?
根據這天博主“@芥末嗆腦仁”發(fā)布的視頻可以看到,海灘上雖不能說是密密麻麻,但也確實可見大量的鯧魚被沖到了海灘上,不少的人在旁邊駐足拍攝。雖然這個視頻沒有拍攝人們撿魚的畫面,但這個環(huán)節(jié)肯定是少不了的。
不過這個博主并不是想傳遞占便宜的這種喜悅,而是想要“升華”一下。他這個視頻的配文是:“臺風蝴蝶過后,你在三亞撿的魚大多數是從魚排里出來的人工養(yǎng)殖魚,真正的野生魚才沒有這么傻,臺風來的一周它們就有感知,早就游到深海區(qū)了。”
這個配文很合理,就是給大家科普一下,不過稍微有點太絕對化了。像是鯊魚這樣感官靈敏的大型魚類確實能提前感知臺風即將到來的低壓,但多數魚類其實都沒有這個能力,大家等臺風來了就是硬扛。魚排里的魚因為是隔離在海中的,它們無處可藏,魚排被臺風摧毀后,它們就更容易被沖上岸,這是沒錯的。
不過后來博主的視頻反反復復地強調這些魚都是人工養(yǎng)殖,說它們“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海”,視頻的結尾還展示了可能是博主撿的鯧魚,他再次強調我們買的都是人工養(yǎng)殖的。給人的感覺就是博主是很抵觸人工養(yǎng)殖的魚。
人工養(yǎng)殖為什么應該存在?
也難怪網友們對博主的觀點都有些不滿,有人表示博主這是“得了便宜又賣乖!”這些魚大家都很樂意去撿,而且無所謂是不是人工養(yǎng)殖的,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有網友直接質問:“人工的就不能吃嗎?”
我覺得“野生就是好”這個想法真是不是那么準確,甚至算是封建思想了。
誠然,很多野生的物種因為在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肯定會更原生態(tài),擁有人工養(yǎng)殖無法復現的營養(yǎng)或者肉質。但是這些野生物種的品質卻無法把控,人工養(yǎng)殖的尚可檢測后上架,但野生物種有可能因為攝入七七八八的污染物而變得對人類具有危險性,或者本身就攜帶某些病菌,關鍵是一般人不會去檢測野生物種。
因此我認為吃人工養(yǎng)殖的動物的安全系數一般情況下是更高的。
人類作為頂級物種,會吃各種動物,這是正常的。但是人類現在都不只是為了吃飽,還是為了吃好和吃出花樣,所以一定會產生浪費,一定會吃很多沒有必要吃的東西。這種情況下,地球的有限資源就會被過度消耗,于是就是需要人工的養(yǎng)殖一些經濟物種去滿足人類的需求,給野生的物種一些繁衍生息的機會。說白了就是“可持續(xù)發(fā)展”!
你看很多國家級的保護動物都是被人們吃到瀕危而不得不保護的。但是不少的保護物種其實都還是吃得到,這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一些部門和機構去研究這些保護動物的人工繁殖并供給給市場。所以很多保護動物都會標注“僅野外個體是保護動物”。
而且這些養(yǎng)殖業(yè)提供了一種相對可控、可預測和規(guī)模化的食品生產方式。野外的資源更容易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得很不確定,比如漁獲量受季節(jié)、氣候、自然災害等等。地球的人口是越來越多的,所以穩(wěn)定很重要,能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yǎng)。
自己吃飽穿暖也得考慮別人啊!水產養(yǎng)殖和畜牧業(yè)是全球最重要的農業(yè)產業(yè)之一,這些產業(yè)的產值巨大,創(chuàng)造了海量的就業(yè)機會,從養(yǎng)殖戶、飼料生產、設備制造、加工、運輸到銷售都需要人來處理,要是完全養(yǎng)殖了,這些人怎么辦?
利大于弊
當然人工養(yǎng)殖也是有弊端的,不可能有完美的事情。
比如一些養(yǎng)殖行業(yè)會對環(huán)境造成威脅,水產養(yǎng)殖可能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底泥污染、抗生素和化學品殘留、逃逸個體與野生種群雜交或傳播疾病、紅樹林破壞等;畜牧業(yè)可能會產生溫室氣體、糞便污染、占用土地和水資源等。
另外,不合理的養(yǎng)殖選育可能導致養(yǎng)殖種群遺傳多樣性降低。
還有一點就是外國討論度一直很高的動物福利問題,高密度集約化養(yǎng)殖中的動物福利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這些問題都需要克服,但就目前來說,人工養(yǎng)殖是必不可少的。
是金鯧魚
另外,博主一直說這些鯧魚是白鯧魚,但是他放出的畫面里似乎是金鯧魚。
一開始拍攝的畫面太過曝光了,我認不出來,但是結尾的那些畫面中的鯧魚明顯是金鯧魚。
它們之間的差異其實還是很明顯的。白鯧魚一般指的是銀鯧(Pampus argenteus),它們是鱸形目白鯧科白鯧屬的物種,還有平魚、袋仔鯧、車片魚、鯧魚、鏡魚、草鯧、白侖、烏倫等等超級多的俗稱。而金鯧魚是鲹科鯧鲹屬的卵形鯧鯵(Trachinotus ovatus),它們雖然有那么點像,但甚至都不是近親。
白鯧魚可以說更加的圓潤,這是因為它們的體高且側扁,體長一般就是提高的1.4~1.5倍而且;而金鯧魚會更加的修長。白鯧魚的背部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各鰭淺灰色或淡黃色,,而金鯧魚的鰭則會多多少少顯示出一些金色。
還有一個很明確的特征,從我拼的圖能明確看出來,那就是白鯧魚的胸鰭較長可達背鰭中部。
白鯧魚算是比較高價值的海魚,這主要因為它們的人工養(yǎng)殖技術還不太成熟,沒辦法規(guī)模搞得更金鯧魚一樣那么大,產量小自然市場價格就高了。
所以說人工養(yǎng)殖進步對我們來說是有好處的,越會養(yǎng)就越便宜,大家真的沒有必要"迷信野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