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路亞釣魚,水生態學雜志,齊魯漁業,淡水蝦繁育與養殖技術,貴州農業科學。
廣西男子發現滿級小龍蝦?
2025年6月22日,IP地址為廣西的博主“@路亞釣魚”路過某條河道的時候,在還算清澈的水體中意外發現了一只奇怪的“小龍蝦”。博主是在高處拍攝的,拉近后依然很清晰,可見這只“小龍蝦”的體型確實是不小,可能超過了10厘米。
但體型不是關鍵,關鍵是它全身都是黑色的,而且外殼的形態看起來比“小龍蝦”要粗壯威武得多,整體線條流暢,很光滑沒有什么棘刺的結構;頭胸甲背部隱約有縱向脊狀的突起;螯肢相當發達,比尋常的“小龍蝦”要修長一些;尾扇寬大呈扇形。
總之其造型似乎比“小龍蝦”更接近海里的那些龍蝦品種。
這其實是小龍蝦的有力競爭者四脊滑螯蝦(Cherax quadricarinatus),這學名聽著很陌生,但它更廣為人知的俗稱你一定知道——澳洲淡水龍蝦。
誰更有潛力?
小龍蝦可以說是隨處可見,而澳洲淡水龍蝦似乎偏向于高端,作為兩種從國外引入的淡水蝦物種,它們之間的發展態勢可以說是完全是不同的。小龍蝦幾乎已經是“國民級”的地位,而澳洲淡水龍蝦似乎并不是要挑戰這個地位,而是打算從別的角度與小龍蝦分庭抗衡。
就目前來看,小龍蝦是處于全面優勢地位的。
2023年的數據顯示,全國小龍蝦的養殖面積超過了2000萬畝,湖北、江蘇、安徽等主產區年產量逼近25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九成以上!而且產業鏈完善,從育苗到餐飲基本上不用操心。而澳洲淡水龍蝦前養殖面積僅約20萬畝,年產量3.5萬噸,雖說增速很快,但想要超越小龍蝦可能性不大。
不過澳洲淡水龍蝦想走的是高端市場,它們的價格差別非常夸張。小龍蝦的出塘價格為10~25元一斤,這還是旺季的;而澳洲淡水龍蝦批發價穩定在50元/斤左右,餐飲終端價超80元/斤,較大的個體甚至是單只賣,超過30厘米的個體一只就能賣幾百。
肉量多,體型大,味道也更鮮甜,并且澳洲淡水龍蝦以低膽固醇、高蛋白等賣點,通過刺身、清蒸等精致烹飪切入高端宴席和禮盒市場,吸引養生消費群體。
這些澳洲淡水龍蝦拼搏高端餐飲市場的依仗。
小龍蝦已經深度融入夜經濟文化,麻辣、蒜蓉等標準化口味支撐起超4000億元的餐飲市場,它的受眾是大多數老百姓。
它們的路線是完全不同的。
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于:養殖澳洲淡水龍蝦的技術門檻是比較高的。它們的育苗目前還不夠發達,雖然云南臨滄、廣東東莞實現本地繁育突破,但產能有限。苗種依然依賴進口,這就導致價格低不下去,而且成活率不能有保障。
另外,澳洲淡水龍蝦的養殖過程需恒溫大棚越冬和循環水系統,雖然個體很大,但它們的抗病性也不強。你再看小龍蝦,苗種自給率超95%,湖北潛江國家級良種場供應0.1-0.3元/尾的廉價種苗,普通土塘即可養殖,技術普及更簡單。
后記
在我看來,澳洲淡水龍蝦還是有前景的,但是有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尷尬感,也許它確實比小龍蝦好吃,但貴太多了;而且再好吃也比不過海里的那些真正高端的龍蝦。究竟要如何找到愿意為它們穩定花錢的準確定位和受眾,該如何去更好的推廣它,這是一個大難題。
不過多地政府都是很看好澳洲淡水龍蝦的,比如東莞謝崗鎮就投資千萬元建設565畝示范基地,梅州大坪鎮科技幫扶項目帶動養殖戶的年收入增長。
這么看來,隨著工廠化育苗和物聯網監測技術普及,也許澳洲淡水龍蝦的養殖技術門檻能逐步降低。
反正這些產品相互競爭對我們消費者來說肯定是好的,最好是打得天昏地暗,打得血肉橫飛,然后把價格都給打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