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終還是賭輸了,中國更換新的原油進口商,成功發展多元化渠道。與此同時,加拿大也搶走美國訂單,每天出口53萬桶原油。
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從全球各原油出口國采購大量的原油資源,用于滿足本國工業生產和消費需求。而在特朗普重返白宮后,所推行的一系列“美國優先”政策也讓中國開始發展能源多元化進口渠道。日前,根據歐洲一家調查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加拿大正在強化對亞洲地區的原油輸送能力,而中國正是這一擴張項目的承接方,在3月份的時候,加拿大原油海上運輸量達到了53萬桶,相較于去年提升了10倍。這一情況的出現不僅意味著中國和加拿大在能源領域展開了密切的合作,同時也標志著全球能源市場正面臨一場新的洗牌,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美國政府。此前,特朗普曾在公開場合喊話中國,表示除了伊朗以外,美國也可以成為中國的原油供應商。但這一建議并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外界非常清楚,特朗普的計劃大概率不會實現。
首先,中美在經貿領域的分歧摩擦直接影響到了兩國在其他領域的合作,美國這種“喜怒無常”的特性,讓中國很難放心在能源領域與美國展開合作。其次,中國和俄羅斯、伊朗等原油出口國的合作時間都比較長,一方面他們可以保證原油的穩定供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在價格和品質上作出保證,這兩點都是美國所無法比擬的。最后,美國一直都在嘗試通過各種手段來打壓遏制中國,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自然不會放心將本國的能源進口渠道交給美國。不過,中國選擇更換原油進口國,擴大與加拿大的合作,顯然也是外界所沒有預料到的結果。之所以這樣做其實與中美貿易摩擦有很大關系。特朗普除了對華發動的貿易戰外,也對加拿大等盟友發動關稅戰,這也讓后者心生不滿。因此加拿大政府在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時,才會選擇加強與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畢竟這是一個機遇,加拿大已經成功抓住,直接從美國手中搶走來自中國的訂單。對于加拿大而言,中國市場的獲得不僅是一個穩定的出口渠道,而且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為其在與美國的經貿博弈中增加籌碼和對話資本。當然,也有人擔心加拿大會在美國的施壓下,單方面結束或者減少對華原油供應,這一點其實也不需要過度擔憂。一方面,巨大的經濟利益會讓加拿大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會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離開加拿大,俄羅斯和伊朗等國都會是中國能源的穩定供應渠道。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特朗普這次賭輸了,他所制定的對華施壓政策還是以失敗收場,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相反還遭到了經濟和政治上的反噬。
有觀點指出,中國成功實現多元化進口渠道,可以實現三個目的:第一,降低了對某一原油供應國的依賴,確保本國能源戰略的安全布局。第二,有效應對了來自美國關稅的壓力,讓特朗普的打壓計劃以失敗告終。第三,增加中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議價能力,擴大與其他能源出口國的合作機會。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美國還將會陸續對華釋放緩和信號,尋求在能源領域的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