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ろろ
我向來有個印象:“水陸兩用MS的套件多為杰作”。這次的MG魔蟹也應不例外,我原本也滿懷期待,心想“這套件根本無需修改,神作,神作!”,并打算完全依賴套件本身的素質,“飯來張口”式地完成它。然而,一上手拼裝,怪事發生了。
▲賈布羅之呼吸·蟹之型·素組照!!!(只是因為我沒拍單純站立的照片)
老實說,我就是這種感覺。為什么呢……。大體上很出色,但零零星星能看到一些可惜之處。當然,套件發售至今已時隔多年,我們(我)的審美也發生了變化,有些地方看不慣也實屬正常。
但是,要把所有在意的地方都修改一遍,實在太費工夫,或者說,憑我自己的加工技術,很多地方都難以勝任。因此我決定不再深究,憑著一股勁和氣勢,點住它的秘孔,爽快地把它搞定。
然后……修改后就成了這樣。
▲這“臉”可真俊啊……
首先從結論說起。經過修改后,我的MG魔蟹變成了這般模樣。
▲臉部 Before
▲臉部 After
難得地言出必行。修改點幾乎都集中在臉部周圍。
我也再次體會到,機器人只要“臉帥,一切都帥!”。之前覺得“小地方有點可惜”,但當臉部變得如此帥氣之后,那些都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
我確信,它已躋身“世界最帥魔蟹”之列。不,是世界第一!畢竟是“本來就是最特別的Only One”嘛。
修改部分詳情
打磨頭頂。
我從小就被父母嚴格教導:“吉翁軍的頭盔,總之就要弄得扁扁的”。我用補土填補了頭部裝甲的內側,然后狠狠地打磨,使其形狀變得平坦。考慮到塑料厚度,大約壓低了1毫米。
將獨眼監視器縫隙改窄。
▲帥★蟹
而且,我從小就是“吉翁軍機體總之先把眼神改兇惡教”的忠實信徒,所以把獨眼監視器縫隙的縱向寬度縮短了約2毫米。我移除了框架上安裝頭部導彈的基座零件,切掉獨眼的支柱,并在機身部分挖出容納它的凹槽,總共壓縮了大約3毫米,或者說把它“壓扁”了。
▲左邊的黑色零件不安裝。右邊是蟹黃。
雖然移除了頭蓋骨內部的基座零件,但導彈會在涂裝后用膠水直接粘貼。看不見的地方,不美觀也無所謂。反正也看不見。
身體前后增厚2毫米。
我在身體的合模線位置,向前后(準確地說是背部一側)增厚了2毫米。這樣從斜側方看時,身體厚度的增加讓這只螃蟹充滿了背肌感,顯得強而有力。
打磨銳化爪子。
不把爪尖磨得過分尖銳,是我的執著。
我在爪尖穿入黃銅線,在周圍敷上補土,將爪尖調整成銳利的形狀。結果,爪子比原來長了約1毫米。
擴大MEGA粒子炮的炮口。
套件原狀的MEGA粒子炮炮口,比同比例高達的光束劍劍柄孔還小,簡直從“MEGA”降級成了“KILO”粒子炮,所以我用手頭的鉆頭把炮口擴大了。
外甲合模線采用“簡易”段差處理。
一籌莫展時就用段差處理法……
腿部和身體外甲上出現的合模線,如果用膠水粘死,之后就無法拆卸,會很麻煩,所以我用段差處理來蒙混過關。
題外話。大家是怎么做段差處理的???
②號零件(綠色)的做法更佳。
岔開一下話題,大家在處理合模線時,是如何進行“段差處理”的呢?
一般做法是使用刻線刀或用設計刀改造的工具,總之就是在其中一個接合零件上開出一道漂亮的凹槽。
想要效果,但不想費事。
……但是。這次我嫌麻煩,嘗試了如上圖所示的超簡單處理法:只在其中一個接合零件上用銼刀磨出C面(倒角)。
在身體后側的合模線上制作了C面倒角。能看出來嗎?
與開出漂亮凹槽的段差處理相比,效果確實有些發虛(不夠清晰銳利),但我覺得差別不大,今后也想繼續使用這種方法。
修改和表面處理已經完成,接下來準備進入涂裝階段了。
▲帥氣的螃蟹!!
我打算用噴筆噴涂硝基漆做底色,然后用田宮水性漆進行筆涂上色,最后再亂七八糟地做一通舊化。嘛,也就是說,會是和我平時一樣的完成風格。
▲這是我那臺主要以優化臉部為目標進行改造的MG螃蟹。
雖然最終目標是做成重度舊化效果,但本文將記錄從使用硝基漆噴筆涂裝的底漆,到用田宮亞克力(水性漆)進行筆涂的基本涂裝為止的工序。
使用噴筆(噴罐)制作黑底彩虹&黑白底漆
▲黑色為底,融合了彩虹色,并加入了黑白(B&W)元素的貪心下地。
首先是重要的底漆涂裝。
用噴筆“唰—”地噴上一層“蓋亞諾茲 水補土EVO 黑色”后,我心血來潮,首次挑戰了所謂的彩虹下地,噴上了藍色、紫色、黃色等顏色。
接著,在棱角和可能受光的地方噴上白色,連黑白(B&W)畫法的要素也加了進去。
上色用的是水性漆(田宮亞克力)
▲用于調色的漆。最左邊是兌了熱水的威士忌。
主要上色用的是田宮亞克力漆。老實說,我也知道,如果主玩高達這類角色模型,用郡士的水性漆選擇更多,也更方便……
但是,田宮漆的瓶子,不是很帥嗎?
那沒辦法,只能用田宮(的瓶子)了,這是不可抗力 :-)
▲魔蟹色三兄弟。
“沒有顏色的話,自己調就好了嘛”,于是我參考說明書的顏色配方調好了色,涂裝準備完畢。
咚咚敲擊上色法。筆涂全涂裝。
▲…底漆的…靈壓…
▲…消失了…?
在用硝基漆涂好的“R&B&W”(彩虹&黑白)下地之上,再涂上水性漆,沒能完全遮蓋住的下地會隱約透出來,交織出復雜的色彩,顯得很有質感……
并沒有。是的,一開始就遭遇了第一個意料之外。
田宮亞克力漆的遮蓋力太強,我精心準備的R(彩虹)和B&W的W(白色)底漆,一筆下去就全玩完了。
▲這么一看,底漆用純黑色就足夠了
豈能就此罷休。“既然無法透出底色,那就只能疊涂了……”,于是我在調好的漆里加入白色,黏糊糊地反復疊涂,成功營造出一種帶有肌理感的斑駁氛圍,總算松了口氣。
我愛用便宜的筆
▲把田宮的便宜平頭筆~
▲用田宮的剪刀“咔嚓”。
順序有點亂,不過我用水性漆筆涂時,會像上圖那樣,準備一支剪短了筆鋒的筆,然后舀起一點漆,在零件上以“咚咚”敲擊的方式將顏色鋪開(當然,這臺魔蟹也是用的這支筆)。
其實用粗一點的筆能更快地涂完大面積……這是理所當然的。
GOGOGO,涂魔蟹色!
▲在調好的顏色里混入透明漆來控制遮蓋力。
▲要是從一開始就能做出這種程度的底漆通透感就好了。
好了,在第一個意料之外中,我被田宮亞克力漆的高遮蓋力(雖然高遮蓋力是優點)給打敗了,但不能白白摔倒。
▲這種狂野的筆觸正是筆涂獨有的帥氣之處。
我把透明漆(半光澤透明)當作顏色的稀釋劑,這樣就能在保持漆的濃度和涂抹順暢度的同時,只降低遮蓋力。于是我重新調整了稀釋比例,終于可以做出活用底漆的涂裝了。
基本全涂裝完成……哎呀,魔蟹的樣子有點不對勁!!
▲…不是什么底漆的…靈壓…,而是這顏色本身是不是就很難看?
很遺憾……這是第二個意料之外。
我本來興致勃勃地混入透明漆來活用底漆……但一邊想著“雖說是活用,但還是得讓顏色更鮮亮一點才行”,一邊“這樣不行,那樣也不對”地黏糊糊疊了好幾層,結果幾乎所有的底漆都玩完了。
而且,涂著涂著,中途突然冒出個念頭:“這個階段是不是涂得稍微亮一點比較好?”,然后每次疊色都隨手混入不定量的白色……結果顏色變得超級難看,或者說,前途未卜的顏色,總之就是“搞砸了!大失敗!!”,讓我難得地感到不安。
▲我家的黑白(黑白相間的貓)。
其實在動手之前,我就預感到活用底漆的嘗試“大概不會順利”。
本來這種手法,應該是在硝基漆上再涂一層硝基漆,讓顏色隨機溶解混合,產生奇妙的效果,那才有意思。但在硝基漆上涂亞克力漆,是不會和硝基漆溶在一起的。
不過,從今以后,我不會再因為覺得“這個好像沒意義(但好想試試)……”而猶豫不決,而是可以“因為沒意義www所以不干www”這樣毫無猶豫地選擇放棄了。所以這次的挑戰非常有意義。做了真好!
▲涂裝時桌上的樣子。
更重要的問題是,連我這個“積極樂觀大魔王”都難得感到焦慮的這個丑陋顏色……
在接下來的殊死搏斗中,它會好好地變帥的。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重復幾種舊化手法,它“嘩!”地一下就活過來了。
MG魔蟹,舊化涂裝開始
▲沒有手腳的魔蟹,有沒有一種寶可夢里鐵殼蛹的感覺?
我的舊化涂裝流程與方法
我的舊化手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色調調整】,比如加入陰影色或補色,涂上大片臟污的顏色;二是【圖案繪制】,表現污漬的樣子,比如雨痕或掉漆。然后將這兩種手法疊加數組,來表現出舊化的效果。
▲這兩張照片都是非常可愛的女孩……雖然沒有特別意義,但應該很高興吧?
另外,原則上,進行【色調調整】時,涂裝面最好是【消光~半光澤】狀態,這樣在做虛化或滲色調整時比較方便。相反,【圖案繪制】時,為了不讓顏料滲開,或者為了更容易拉出雨痕之類的線條,以及失誤后容易修正,我基本都會在【光澤面】上進行。
具體涂裝(舊化)步驟流程總結如下
基本涂裝后,將漆面調整為消光~半光澤。
用琺瑯漆或舊化漆等進行色調調整(不僅限于泥污、銹跡等表現,也可以涂上陰影或高光)。
貼水貼。
噴涂光澤透明漆,保護水貼和步驟2中涂的顏色。
在光澤面上進行掉漆、雨痕等繪制類的舊化。
繪制完成后,為了保護和調整整體光澤度,噴涂最終的保護漆。
此時漆面應該是【消光~半光澤】狀態,最后進行色調等舊化涂裝的微調,然后完工。
大致就是這樣。
但我是憑感覺和一時興起做模型的,所以順序可能會顛倒,舊化疊加的次數也可能會增加,還會發生各種意料之外的事,但總會有辦法的。
用琺瑯漆做漬洗(Dotting) 【色調調整】
▲把彩色的琺瑯漆點上去……
▲用蘸了琺瑯溶劑的棉簽或筆,將涂好的顏色暈開。
這是在坦克模型等領域常見的漬洗法。一般好像是用油畫顏料,但用琺瑯漆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這次我隨便地點上了超級任天堂手柄按鍵的顏色,然后暈開。但感覺黃色有點太搶眼,或者說留下了一種像啃了檸檬皮時的澀味?苦味?那樣的糟糕余味(那是什么顏色?),所以下次打算換成橙色或棕色。
▲除了臉部周圍,其他地方都留下了粗糙的琺瑯漆痕跡。
話說,其實這個工序也遇到了意料之外。我本想在所有零件上一次性點好顏色,再用琺瑯溶劑暈開……結果琺瑯漆死死地咬住下地,固化了,完全暈不開,也擦不掉。
以前從沒遇到過琺瑯漆這么頑固,用溶劑擦都擦不掉的情況。也許是顏料放太久了(開封后三四年的老將比比皆是)也是原因之一?嘛,總之我再次認識到,用琺瑯漆做漬洗時,點上顏色后最好盡快進行暈色作業!
用冷色系濾鏡液調整色調 【色調調整】
▲把濾鏡液綠色涂滿小腿和褲衩的深綠色部分后……
▲同樣是濾鏡液系列的陰影藍色,浸染除了臉部淺藍色以外的所有部位。
本來濾鏡液系列的用法是,在像是陰影的地方點上顏色,然后暈開,使其自然融合……但為了讓整體發白、色調偏淡的魔蟹顏色變得更“挺”,我抱著試一試,或者說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的心情,大片地涂了上去。
▲是不是漸漸有點魔蟹的顏色了?
用暖色系濾鏡液+舊化漆進一步調整色調 【色調調整】
▲紫色“滋”地一下涂在縫隙等處。有種生物感。真惡心。
▲作為更強烈的補色或點綴色的紅色!(鏡面紅)
濾鏡液的綠色和藍色是全面浸染式地涂抹,但濾鏡液的層疊紫(紫色)和鏡面紅(紅色)則是精準地點在縫隙或者希望成為陰影的部分,然后適度暈開保留。
▲再加上把舊化漆系列的地面棕擦在棱角等處,就有了點氣場。
▲配合周圍的色調,把臉部的藍色重新涂成更淺的藍色。于是臉部的漬洗就全白費了。
顏色的強弱,或者說對比度變得鮮明起來,感覺很不錯,我也就放心了。
貼水貼
▲水貼是我自己設計的。在數據階段就做了舊化(磨損加工)。
▲貼水貼前先噴一層光澤透明漆,做出光滑的光澤面。
以前貼水貼時,為了防止“銀邊”(反光),我都是在零件和水貼之間涂上軟化劑,讓水貼和漆面的凹凸緊密貼合。但據說在水性漆面上,軟化劑可能會侵蝕漆面,所以這次決定在貼水貼前,先噴一層硝基透明漆。
▲最后比這張照片上的水貼稍微減少了一點。
貼完水貼后,為了掩蓋水貼的邊緣落差,也為后續工序考慮,我再次多噴了幾層光澤透明漆。
用海綿和筆做掉漆效果 【圖案繪制】
▲用撕碎的海綿蘸上琺瑯漆的灰色或白色,“啪嗒啪嗒”地印上去。
稀釋后顏色會“嘩”地一下散開,很難做出點狀圖案,所以我做海綿掉漆時,顏料基本不稀釋。
▲高達馬克筆 真實觸感馬克筆的棕色超好用。
海綿掉漆的優點是可以在目標范圍內隨機地添加圖案(掉漆表現),而這支筆則可以在指定位置添加指定量的圖案。所以將兩者并用,掉漆表現的調整就變得異常容易了。
▲手指橡皮擦工具
而且,在干透前用手指“咻”地一擦就能輕松擦掉,也很方便。
干透后,即使用噴筆噴硝基漆或各種溶劑也不會溶解,這點也很合我意。
▲閃閃發亮、油光水滑的,這個階段可能最像螃蟹……手臂之類的也有點蝦的感覺。
用流痕技法畫出雨痕之類的符號 【圖案繪制】
▲隨手把舊化漆地面棕或銹橙色“唰”地涂上一道……
▲“唰——!”地縱向拉伸。
▲“唰唰唰——”地縱向拉伸。
噴涂“SuSuSu”來保護掉漆和流痕等“畫出來的圖案”
▲大正義的SuSuSu(Super Smooth Scoat,超級順滑消光漆)
繪制工作告一段落,為了看看效果,我噴了一層消光漆。
before
after
在此告一段落。按照開頭的流程,噴了最后的消光,剩下的應該只是微調了。但消光效果太強,導致顏色和畫上去的圖案都變得黯淡,感覺有點平淡無奇。
從這里開始,我又“這樣不行那樣也不對”地追加涂了各種東西,最終完成了這只超帥的螃蟹……
▲雖然已經很臟了,但還要繼續弄臟。
突然跑題。涂MG吉翁兵人。
▲MG 1/100 人類
我完全忘了,因為是MG,所以是有駕駛員的。
當然,只要不開駕駛艙蓋就看不到這個人,所以我猶豫要不要涂。但難得做MG,就順便把這小人也涂一下吧。
▲細節比較肉。
就算要分色,面對這個尺寸,就算我全神貫注、拼死一搏地筆涂,也出不了多高的精度……
▲把溝槽刻深,讓它名副其實。
所以我多花了一道工序。
在分色涂裝前,我把可能成為顏色分界線的部分(比如細節線或凹陷處)都重新刻了一遍。
有些地方針尖都掛不住,細節非常“肉”,有些地方根本就看不見,各種情況都有,所以追求完美是沒完沒了的,我只是適可而止地刻了一下。
與其說是涂,不如說是用筆尖“啾”地一下把顏料點上去?移上去的感覺。
因為把顏色分界線都重新刻過了,涂的時候顏料會自動停在刻出的溝槽里。面對這個尺寸,也能分色到能認出這是“吉翁大叔”的程度了。
用滲線和刻線來掩蓋粗糙。
而且因為刻深了分界線,滲線后效果就非常清晰。OK,很帥嘛大叔。干得漂亮。
濾鏡液再登場
再次使用濾鏡液,把因為消光而變得黯淡、難以分辨的華麗感或說“媚氣”給“嘩嘩嘩”地復活。
▲用黃色做高光。大概在棱角和可能受光的地方“啪嗒啪嗒”地點上。
在淺色底漆上用這個黃色,會顯得很刻意,有種“澀味”或“怪味”,但用在深色,也就是所謂的明度低而彩度高的顏色上時,就會成為非常自然的高光色,所以我經常用。我覺得在這顏色里混點白色也不錯。
▲蛇腹管的藍色配上鏡面紅很映襯,所以隨便“唰唰”地點上。
這次的MVP色應該就是這個鏡面紅了吧。效果超群。
老實說,我之前一直不知道該用在哪,它彩度太高,本應顯得很“怪”,但當做紅銹來用時,那種張揚的魅力或者說艷麗感,反而讓人欲罷不能。
我猜它和冷色系的底色很搭,今后應該也會大放異彩。
給臉部加上銹跡和油漬,增添光澤
▲臟污度Up Up。
臉部的導管?散熱片?之類的部分,我用了蓋亞的琺瑯油漬色,加上了帶濕氣的污漬。同時,在傷痕周圍滲入舊化漆的銹橙色,或者縱向暈開做出銹跡流淌的效果。
用噴筆噴涂舊化漆,強行做出“褪色感”
▲舊化漆也可以用噴筆涂裝。
為了表現褪色感,或者說灰塵感,只要腳下部分顯得“發白”,不知為何就會很帥。所以我限定在腳下部分,“呼”地一下噴上了舊化漆的白塵色。
雖然會產生一種強制做出漸變涂裝般的有趣氛圍,但舊化漆用噴筆噴涂時,遮蓋力比想象中要強,所以要注意別噴過頭。
臉部用消光,其他部位用半光澤做最終保護漆
▲是不是稍微恢復了一點媚氣?
魔蟹是水陸兩用MS,所以我判斷,比起徹底的啞光消光,帶一點濕氣感的半光澤更合適。于是,只有臉部周圍的水藍色部分用了消光(噴了郡是的超級順滑透明漆),其他部分則用了半光澤(在SuSuSu里加入適量光澤透明漆后噴涂)。
這個效果我相當喜歡。只有臉部周圍沒有光澤,總覺得……氛圍,或者說空氣感非常棒(一個很模糊的評價!)。
最后的各種微調
雖然最終的保護漆已經噴完,但我還是一邊觀察一邊微調,追加了些舊化。
打個比方,就像嚴格按照食譜做完菜后,說著“總覺得少了點什么”,然后不明所以地亂加調味料,一邊嘗味道一邊“嗯嗯……”地評價,最后可能變好吃也可能變難吃的那個快樂(?)時光。
用流痕技法再次添加某種垂流痕跡
▲直接用筆尖“啪嗒啪嗒”地點上。
可能是因為噴了保護漆,漆面起伏變得平緩的緣故,中途添加的大量雨痕狀筆觸變得不明顯了。所以我限定在腳下部分,在這個時機稍微夸張地追加了雨痕、泥痕,以及其他什么東西的垂流痕跡。
用的顏料好像是舊化漆的地面棕?
▲蓋亞的流痕筆。這個做流痕效果超棒(理所當然)。超容易就能畫出好看的線條。
▲用同樣的方法,用筆尖“啪嗒啪嗒”地點上舊化漆的多功能白。
▲海潮“唰——!”
畫了黑色的線條后,再配上白色的線條,相輔相成,就能更清楚地看到線條的存在!!所以我又加了點像海潮一樣的垂流痕跡。
▲臉部周圍也用白色點上點點……
▲縱向“唰——”地拉出白色線條。
用亮光橙給損傷痕跡增添媚氣
▲在傷痕上“噗”地點上一坨田宮琺瑯漆的透明橙。
我得意忘形地在傷痕等處點綴了光澤的透明橙,結果這也成了一種相當有趣的表現。或者說,我感覺舊化這東西,不僅是顏色,更是不同光澤度組合的控制吧?我好像獲得了這樣的心得。
用濺射法給腳下添加飛濺污漬
▲關鍵部分失焦了
我用亞克力溶劑稍微溶解了一點田宮的舊化大師粉彩,然后在腳下“啪!啪!啪!”地用濺射法加上了飛濺污漬。
我是用涂料攪拌棒彈筆來濺出飛沫的。
老實說,這比例實在是太夸張了,但嘛,總覺得有那個感覺,簡單易懂又帥氣,所以我很滿意。
給爪子添加色調
▲把舊化漆、濾鏡液之類的“啪嗒啪嗒”涂上
▲用溶劑暈開,讓顏色滲進去
主體顏色那么豐富,只有爪子是白色的感覺很奇怪,所以我也給爪子加了點顏色,做出了帶有柔和感的爪子。
舊化結束。完成。
剛涂完基礎色時,我一度陷入“這下徹底搞砸了!”的沮喪中,但經過一番折騰,它最終還是成為了我心目中世界第一帥的MG螃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