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伴隨著蘇聯在一系列動蕩中四分五裂,另一個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南聯邦也在一系列劇變中解體,并分裂成六個獨立的國家。南聯邦的解體,同時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標志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啟。
南聯邦的存在,可以說是社會主義陣營中一個不倫不類的存在。在美蘇關系一度僵硬時期,它可謂是雙方“雨露均沾”,西方國家將其視為對抗蘇聯的主要力量,而在冷戰期間它還一度接受西方國家的大量援助。不過隨著蘇聯最后一任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上任,南聯邦在西方的地位也一落千丈,而隨著西方援助的減少,南聯邦的經濟也下降至冰點。
1992年,南聯邦正式解體,六個不同的國家伴隨著四分五裂后,在各自的國土上開啟了新的篇章。如今已經三十年過去,這六個國家中究竟有什么變化呢?
最有錢的國家是斯洛文尼亞。在九十年代,這個國家的教育水平就高居南聯盟之首,如今在南聯邦解體后,得益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斯洛文尼亞已經先后加入北約和歐盟。有了西方國家的扶持,斯洛文尼亞的GDP在全球一百名以內,人均GDP排在全球36位。斯洛文尼亞發達的工業占比以及旅游業,都為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是克羅地亞。同隸屬于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克羅地亞在全球軍工產業市場中表現亮眼,戰車、軍備等一系列戰略物資在全球市場占有半壁江山。2010年,光是軍工產業就給其帶來上億美元的外匯收入。
最窮的國家是波斯尼亞和波黑。從一戰到二戰,從二戰到獨立戰爭,波黑這個貧瘠的國家一直在戰亂中茍延殘喘,國土中崎嶇的山地以及匱乏的資源,都給這個想要沖破牢籠的國家一記鞭子。這里到處都是內戰帶來的斷壁殘垣,以及流離失所的人民。
最沒面子的國家是馬其頓。1991年馬其頓獨立,就在所有國家表示認可時,希臘跳出來指出,這個名稱我們先用的。最終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糾紛后,希臘用自身北約和歐盟影響力,逼迫馬其頓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平平無奇的黑山。在這一萬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黑山一直跟著周邊國家的步伐,軍事力量不足,就學人家加入北約,經濟建設搞不好就觸類旁通搞旅游業、工業。
和中國最友好的國家就是塞爾維亞。同中國建立深厚友誼,拒絕北約邀請,積極發展軍事力量,同時還是六個國家中經濟實力靠上的國家,這就是來自南聯邦的塞爾維亞。其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是中國人民最為熟悉的外國政治家,親華、親俄、反美,武契奇一貫以來的政治正確性,獲得了中國人民最認可的外國友人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