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6天,首日票房21萬+,累計票房僅有500萬+,傳說號稱耗資1億制作的《人生會議》成為2025年暑期檔最慘烈的“國產片票房啞彈”。這部由肖央、古力娜扎主演的奇幻喜劇,在經歷了撤檔又閃電復檔的鬧劇后,于6月28日上映,首日排片占比僅0.7%,票房占比不足0.1%,不僅刷新了肖央個人票房新低,更暴露出國產電影在類型創作上的深層危機。
即便是影視寒冬,“寒”成這種情況的并沒有多少部。
撤檔鬧劇:市場信心崩塌的致命一擊
如果說劇情是票房低迷的一部分原因,那“自導自演”的撤檔又上映的操作就是市場的致命一擊。
6月24日,片方突然宣布“改期上映,具體時間待定”,此時距離原定公映日僅剩四天。更令人瞠目的是,三天后的6月27日,片方再度發文宣布“恢復6月28日上映”,密鑰有效期不變。
業內一片嘩然。這種“閃電恢復檔期”的案例在近年電影市場絕無僅有。一位院線經理在行業群直言:“周五排片都已排完,大部分影院片源都刪除了,現在通知恢復上映,簡直戲耍影院!”,全國多家院線負責人明確表示拒絕排片:“拷貝已經寄回,服務器內容已刪除,不會重新下載”。
所以排片少可能就是因為如此。畢竟,電影第一次上映的時間點具有重要的儀式感,撤檔再上映的操作不僅破壞了這種儀式感,也讓觀眾對影片的質量產生了懷疑。
撤檔又上映的原因不得而知,但這場反復橫跳徹底消耗了影院與觀眾的信任——恢復上映后排片斷崖式下跌至0.7%,較撤檔前暴跌95%。
從觀眾評價來看,影片的口碑也不佳。
許多觀眾指出,《人生會議》展示了一種陳舊的男性敘事模式。影片講述44歲一事無成的衛星(肖央飾)通過時光機穿越回20歲改變人生的故事。表面看集合了《蝴蝶效應》的穿越+《瞬息全宇宙》的腦洞+《夏洛特煩惱》的喜劇元素,實際呈現卻支離破碎。
邏輯崩盤成為最大硬傷。時光機最初設定需兩邊開啟才能穿越,但導演很快拋棄規則,出現多個不合常理的穿越場景。穿越機制混亂、時空悖論叢生,被觀眾戲稱為"邏輯篩子"。
另一方面,肖央飾演的"三無中年"與古力娜扎的"工具人女神"形成尷尬對照,古力娜扎飾演的武術冠軍,雖在形象上美艷動人,卻被批為“行走的花瓶”。當潦倒的肖央角色靠近時,強烈的違和感讓觀眾頻頻出戲。女主角行為邏輯的缺失,使角色徹底淪為男性幻想的附庸。
再者,影片整體框架既達不到喜劇效果,又失去了積極引導的含義,導演試圖復刻《情圣》的幽默風格,但生硬的笑點與尷尬的尬演讓觀眾直呼"尬到腳趾扣地"。特別是前半段是荒誕喜劇,后三分之一突然轉向價值觀說教。有觀眾辛辣點評:“就像吃著火鍋突然被塞進道德講堂,滿嘴調料混著雞湯的怪味。”。
穿越題材的敘事電影好像自 2015 年《夏洛特煩惱》成功后就層出不窮,但卻再也沒有一部能復制其票房與影響力。如今,觀眾已經對這種套路感到厭倦,《人生會議》依然沿用這種模式,自然難以吸引觀眾。
再說主演肖央,這已是肖央與相同班底(肖央+古力娜扎+王迅+貓眼宣發)的第二次慘敗。去年國慶檔《出入平安》同樣經歷臨時撤檔,至今上映遙遙無期。兩部作品驚人相似:同陣容、同撤檔、同口碑崩塌、同票房血撲。
從《誤殺》系列13.33億的巔峰到如今500萬+的慘淡,不可否認肖央有演技,但他近年來作品的票房輸出并不穩定。從《誤殺 3》的 9.33 億到《陽光照耀青春里》的400萬+,耗資3億的《浴火之路》也未達預期,再到如今《人生會議》的慘敗,他的票房成績波動巨大。有觀眾認為是肖央在一些作品中的角色和表演模式逐漸同質化,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
而另有數據顯示:離開陳思誠的肖央,主演作品幾乎全軍覆沒。相較于同出陳思誠“造星工廠”的王寶強(《八角籠中》22億)、朱一龍(《人生大事》17億),肖央真的是“離開伯樂,千里馬不再”。
與《人生會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檔期的其他影片表現亮眼。例如《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上映兩天票房就破了 1 億元大關,并蟬聯單日票房冠軍。同時上映的《蠟筆小新》差不多已有3000萬票房,這表明,在當前的電影市場中,觀眾對于影片的選擇更加理性和多樣化。一部電影要想取得成功,不僅需要有吸引人的演員陣容,更要有扎實的劇本、合理的劇情邏輯以及獨特的創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