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就做老板。”
“加盟第一天,就賺了好幾千。”
“直播一小時,居然賺了好幾萬......”
關于搞錢的路子,你打開手機,就能夠找到成千上萬條;你還常常聽到身邊的人發財的事情。
你也琢磨過,若是自己去某個行業,拼一次,應該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想法很多,看到人家發財的事跡也很多,發現的門道也多,但是為什么你一直沒有行動呢?
一晃到了五六十歲,你還是靠打工謀生,然后開始放棄各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只打工的人生,本質如下。
01
別人告訴你,站在風口上,豬也會起飛;你看到的,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明明知道,縣城里要推進一個什么項目,這是一個風口。但你卻在觀望。
為什么觀望?就是因為你并沒有涉足項目的具體事情,擔心自己失敗。這就說明,你的能力,是沒有辦法駕馭這個風口的。
比方說,農貿市場改造,增加了水果行。
很多人積極加入,你卻在猶豫,各種擔憂。因此你最后選擇,不加入。
過了幾個月,或者一兩年,你發現那些做水果行的人,發財了。你和他們聊起,如何進貨,如何提升貨物的價值。
你后悔莫及——原來,水果行,是如此簡單。
但是你后悔之后,還是不會行動。因為市場里的水果行,已經滿員了,沒有了你的位置。而你要去其他的地方做水果生意,又開始擔心,這新地方,需要新的方法,自己是不知道的。
很多人在他人發財之后,豁然開朗。其實是做了“事后諸葛亮”。
這就說明一點——在事情結果出來之前,你是看不透的,認知不夠。
我們都害怕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又不肯去學習,提高做事情的把握。最后就變成了社會風口的一個“觀望者”。
02
經過很多人的驗證,發現一個定律:但凡告訴你如何賺錢的人,其目標就是“賺你的錢”。
很多賺錢的路子,是虛假的。
有一道門,虛掩著。你推開來,走進去,就掉進了一個虛擬的世界,還沒有一展宏圖,就稀里糊涂地失敗了。
有個餡餅定律,就是說:“但凡會掉餡餅的地方,也會被餡餅砸出一個坑。”
這幾年,你應該知道一個門路:拿起手機,動動手就可以賺錢。
做直播,打游戲,自媒體,探店等,都是一部手機搞定的事情。
這沒有門檻的事,幾乎是人滿為患。你在其中,就如一滴水進入了大海,影子都沒有。
有一部分人脫穎而出,那么這一部分人,就成為了標桿。很多平臺也會宣傳他們。但是你不要輕易學習他們,因為宣傳也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
一個人在一個行業成功了,不代表行業很好。一個人的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起碼是符合“二八定律”的。
可惡的是,一部分還成功的人,寫了自己的經營方式,做成了課程。然后到處販賣。你買課程,
學了很久,還是什么都不會。
接下來,你頓悟了一點:課程是一把小鐮刀。
這過程,就像巴菲特的感悟一樣:“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鴨子,由于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
是的,你就是“我以為這樣”,并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結果被對方拿捏。這就是“割韭菜”的套路。
別說普通人被套路,一些中產也被套路。
前些年,投資房產的人,應該是后悔了;一些跟風去做理財的人,也應該是不敢吭聲了。
入股,理財,投資房產,做黃金市場......這些都是賺錢的門路,但對于認知高度不夠的人來說,就是陷阱。
03
底層人的翻盤,可以從“抱大腿”開始,但是茫茫人海,抱誰的大腿呢?
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底層人很少遇到拉一把的貴人?
如果有人引路,我們通過某個門路,發財致富,是很容易的。
但是你不想一想,人家正在發大財,為什么要帶著你一起干,讓你也分一杯羹?人都是有私心的,首先保證自己得到財富。
人家非要找人合作,也不會找和行業毫無關聯的“你”。人家需要一個同層次的人,一起賺大錢。
說白了,人家找合作人,也是找一筆財富,不是找一份單純的親情友情。
一個門路,沒有任何人引路是很難的。因此你,就在門路前,嘆息,再嘆息。
你終究會發現,一些發大財的親戚,是不會帶你的;一些朋友,一旦發財了,都可能不會和你稱兄道弟了;一些同事,去了高收入的單位,也和你疏遠了。
04
從打工,到搞路子,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呢?為什么一部分人成功了?
我們看清朝的胡雪巖的人生,就知道了。
胡雪巖從小家庭貧寒,為了謀生,去錢莊打工。他耗時三年,勤勤懇懇地工作,學習記賬等,就成了一名正式伙計。
他辦事很靈活,也肯學,就被杭州阜康錢莊于掌柜收為學徒,后認作干兒子。
他動用錢莊的錢,幫助“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順利做官。王有齡做官后,拉著胡雪巖做大買賣,到處開辦絲行。
胡雪巖的成功,其根本就是解決了三個問題。
解決抱大腿的問題:冷廟燒香。
在他人沒有成功的時候,幫一幫。人家成功了,就可以反哺你,你自然就有了貴人。
解決割韭菜的問題:自己嘗試。
再多的人說經驗,不如自己去嘗試。多幾次嘗試,你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沒有人可以用利益誘惑你,讓你入坑。
解決占風口的問題:提升認知。
任何一個門路,都存在技術,起碼有小手藝。你在選擇風口時,就從自己熟悉的事情開始。
每一波財富浪潮的背后,都有一個現象——“少數人先知,多數人后覺”。
主動作為,搶占先機,你就是打工,都能占個好坑位;你就是擺個地攤,都可以比人高一頭。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