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說:“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里,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當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再去讀書,就會發現很多人生軌跡,就寫在文章里。
作為70后的我,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忽然發現小時候學過的《賣炭翁》《賣油翁》,非常形象地對應了家庭的兩代人。
大家為了幾兩碎銀而努力,都沒有什么大本事,做不了大老板,但兩代人的財富情況,卻很不一樣。
01
《賣炭翁》:我的父親一生勤勞,始終窮困。
有一個賣炭翁,在山里辛苦了幾個月,燒了一車炭。
等到下雪的時候,就用牛車拉著炭,去城里販賣。
穿過寒風,衣著單薄的賣炭翁,到了城里。還沒有來得及叫賣,就有宮里的人走過來,丟下半匹紅紗和一丈綾,直接把炭拉走了。
賣炭翁不知所措......半匹紅紗和一丈綾,怎么能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呢?
賣炭翁之所以賺錢難,存在三個短板。
第一,通訊不發達,不能夠精準地知道城里的情況。到了城里才發現,下雪的日子,街道上沒有幾個人;他也不知道“宮市”的具體規則。
第二,拼命賺錢,是沒有意義的。冒著雪,冷得瑟瑟發抖,然后去做買賣。萬一自己病倒了,這收入應該不夠醫藥費。
第三,賣炭是季節性很強的事情,不能一年四季都做。因此有春夏秋三個季節,都無法帶來收入。
再說一說我的父親,一個四零后的老農。
在沒有電話、手機的年代,父親帶著家人,住在湘南的羅霄山脈腹地。一年有三個季節,在地里干活,種稻子,插秧,收稻谷。
種地,父親是很勤勞的。早上五點鐘就下地除草,夜里七點,可能還沒有回來,還在給水田灌水。
到了初冬,父親交完公糧,然后把一部分稻谷賣給需要的人。
種稻子帶來的收入,不夠我們三姐弟的學費。過年的時候,也不知道用什么,去置辦年貨。
迫于生活壓力,父親一咬牙,去了石灰窯打工。石灰窯里,灰塵彌漫,睜不開眼。
惡劣的工作環境下,父親常常生病。也帶病去做事。到了晚年,父親的病,耗費了很多錢。
父親一輩子,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正如《賣炭翁》中寫的:“可憐身上衣正單。”
去集市,父親看看棉衣,秋褲,問一問價格,然后都舍不得買。
倒是打補丁的衣服,父親穿過很多。
褲子的膝蓋上,衣服的肩膀上,總是一塊補丁爛了,又增加一塊補丁。
忽然想起一句話:“如果勤勞能致富,那么世界首富是一頭驢。”
勤勞的父親,在閉塞的山溝里,缺少信息、正確的思維邏輯,一輩子都沒有富起來。
02
《賣油翁》:我和兄弟姐妹借用復利,積累財富。
賣油翁,大半生都挑著油桶,到處販賣。他經過多年的自我訓練,能夠把油精準地倒入壺里。
他有句名言:“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賣油翁》中,還記錄了兩個人:幾十年都在解牛的廚師,幾十年都在做車輪的木工。
他們有兩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重復得利。
這就延伸出了“復利定律”。
誰的財富,都不是暴富來的,都是日積月累而來的。
作為70后這一代人,如果現在的經濟條件還好,那就有了“賣油翁”的智慧。
我們小時候跟著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也看不到什么前途。
從小也不太重視讀書,成績好不好,父母不關心。
到了初中畢業,我和兄弟姐妹,如同村里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最佳的選擇,就是——外出打工。
我去了東莞的企石鎮,我的姐姐去了石碣鎮。我的哥哥,去了隔壁縣的一座小煤窯。
打工很苦,一個月只是休息一天。
那時候,廠里還押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說,到廠里,干到第三個月,才開始發第一個月的工資。
工資一個月三百多,不高。但是對于農村出生的我們,已經很好了。畢竟,老家的一頭豬,也頂多賣個一百來塊錢。
在廠里打工多年,我的姐姐升級到主管。在電子廠行業,也算是業內有名。姐姐每一個的工資,也多了好幾百。
我呢,跌跌撞撞一個圈,學會了開車,然后在貨車行業打工八九年。
我的哥哥,在煤窯里,一直沒有挪窩。
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我們用多年的積蓄,在縣城買房。這樣就讓子孫能在城里讀書,自己也能在城里開小店,打工等。
到現在,我們依靠廠里打工,也享受到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到六十歲,應該可以退休了。
也用余錢,買了小車,雖然不奢華,但是在我們小時候,是不敢想的。
真的,我們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技術,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一個賺錢的行業,扎根很多年,經驗就是錢。
我們選擇走出去,就像賣油翁走村串戶一樣,也長了見識。
賣油翁看到公子射箭,我們看到大城市的人的生存法則。景色不同,但對人的啟發,大體一樣。
03
《賣炭翁》的作者白居易說:“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通過一篇文章,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人物形象。
過去的人,是后來人的腳踏石,是一份托舉的力量。
《賣油翁》的作者歐陽修說:“篇章異句讀,解詁及箋傳。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斷。”
解讀一篇文章,可以以古喻今,可以知道做人做事的利弊,然后就明白了如何取舍,走對的路。
作為底層人,只要你在一個地方用力,把經驗變成技能,再把技能變成錢,日子也會富有。
一個家庭,年輕人不要笑話老年人,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時代和機遇,努力過了,就不后悔。
我們也相信,幾代人接力,家庭就沒有不好的。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