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這是戰爭年代最為值錢的東西,而傳遞情報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發電報。
有時候就是一串簡單的電碼就能決定一場戰役的成敗,在抗日戰爭時期,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傳遞出絕密情報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1940年8月4日,東北抗日聯軍第3路軍第12支隊105人奉上級命令,從慶成境內的安邦河上游燕窩山密營出發,前往肇州、肇東、肇源三地建立平原游擊區。
支隊在政委許亨植、支隊長戴鴻賓的率領下,先襲擊豐樂街,之后于11月8日攻取肇源城,他們的赫赫戰績震撼了東北大地,也使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惶恐不安。
雖然肇源城是拿下了,但是由于支隊人手不足,守城成為了他們最大的困難。
日寇為了奪回縣城出動了大批關東軍和偽滿憲兵隊向三肇地區撲來。
敵我實力懸殊,第12支隊根本不可能守住縣城,于是支隊長戴鴻賓立刻決定撤出肇源城。
11月9日,第12支隊撤出沒有多久,大批日寇和偽軍就殺到了。
戴鴻賓本以為將部隊撤走,日寇就會就此收手,沒想到滅絕人性的日寇為了搞到第12支隊的情報,在城內大搞“肅清”。
日偽組成特別搜查班,挨家挨戶地搜查,只要是他們認為有嫌疑的居民全部被他們投進了監獄。
整整兩個月的時間,縣城內每天都在抓人,居民們為了保護第12支隊,不管遭受怎樣的嚴刑拷打,都不愿意說出任何跟第12支隊有關的情況。
喪心病狂的日寇見打探不到第12支隊的情報,于是惱羞成怒,開始了大屠殺,三肇地區一瞬之間變成了人間地獄,這就是震驚全國的“三肇慘案”,日寇就是想要這樣的方法將第12支隊逼出來!
第12支隊見到大批居民慘遭屠殺,雖然明知道是陷阱,但是為了保護當地居民,只好強行進攻,試圖重新攻占肇源城。
日寇早就有所準備,在戰斗當中,部隊遭遇到了日寇的包圍,政委和支隊長只好帶領著戰士分散突圍,而日寇則不依不饒,一路窮追不舍。
1941年2月14日,第12支隊殘部50余人保護著電臺入駐蘭西縣,12名戰士保護著1名電報員在一處民房之內向總部發電報,試圖將此前探知到的三肇地區日寇的部署發給總部,其他戰士則守在房外。
此時,日寇已經對戰士們形成了包圍,守在屋外的戰士們早就已經彈盡糧絕,但是為了能讓電報員順利將情報發出,他們一個個視死如歸,以血肉之軀阻擋日寇的進攻,最終全部壯烈犧牲。
之后日寇沖入房內,可是電報員尚有最后一串電碼未發出,戰士們見情況危急,只好先去摧毀電臺。
最終,電臺在落入敵人手中之前被徹底摧毀,可是12名戰士和1名電報員卻悉數被俘。
日寇自然知道這名電報員的重要性,于是通過翻譯官試圖拉攏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電報員異常地配合,為了顯示誠意,他竟然提出可以由他負責處決那12名戰士。
電報員的這一番話令所有的戰士都不敢相信,他們怎么都不愿意相信剛才還在用生命發電報的戰友會背叛他們。
戰士們不愿意相信,日寇也不會輕易相信,他們覺得其中肯定有詐,但是電報員表示誠意,不同意又不行。
于是,日寇把12名戰士和電報員帶到了空曠的地方,給了電報員一把槍,然后派了一個偽軍用槍頂住電報員的后背以防他突然反抗。
日寇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電報員怎么都不可能有反打的機會。
電報員舉起槍,指向了那12名戰士,一陣槍聲響起,12名戰士悉數倒地。
可是接下來的一幕卻令日寇沒有想到,電報員之后又向自己連開兩槍,也倒在了血泊當中。
就這樣13條生命消逝在戰場之上,日寇始終沒有想明白這位電報員這么做是為了什么。
不過,在不遠處,一位潛伏下來的戰士卻從槍聲中聽出了端倪,這是一串電碼!
他立刻向上級進行了匯報,上級負責通訊的專業人員立刻破譯了這串電碼,正是之前電報員沒能發出的最后一段情報。
這名英勇的電報員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急中生智完成了任務,那犧牲的12名戰士泉下有知肯定也會贊賞他的英勇與智慧吧!讓我們永遠緬懷他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