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被聯合國安理會認定為違反國際法相關企業的貨物運輸,最近被推上了峰尖浪口。
全球第五大集裝箱班輪公司赫伯羅特,成為最新一家明確表態的航運巨頭。
赫伯羅特近日在給歐洲航運媒體ShippingWatch 的書面回復中表示:赫伯羅特不希望與參與包括非法驅逐和定居等侵犯人權行為的供應商合作。
“如果我們意識到或收到我們的客戶參與侵犯人權,包括非法驅逐和非法征收土地的跡象,我們將采取措施立即停止與其合作,以結束和防止此類侵犯,”赫伯羅特發言人代表公司表示。
據壹航運獲悉,赫伯羅特此次宣布與涉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非法定居點的企業劃清界限終止合作的起因,是在上個月底,另外一家航運巨頭,也是赫伯羅特在雙子星聯盟的合作伙伴--馬士基宣布不再為 97 家公司向和來自被占領的西岸以色列定居點運輸貨物之后的最新回應。
據悉,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會定期更新一份涉及與定居點相關各種活動的公司名單。被列入名單的企業均與服務提供、設備供應或支持非法定居點的金融交易有關,此類企業包括以色列航空航天工業公司(IAI)、 G&T 工業公司、Ofertex 工業公司以及 Twitoplast 公司等在以色列企業。
馬士基此前宣布停止合作的企業,正是源自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公布的上述名單。
▲赫伯羅特宣布與部分客戶劃清界限
赫伯羅特指出:過去 12 個月內,該公司沒有與列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名單上的供應商或客戶有任何具體的合作案例。公司嚴格遵守聯合國相關規則。
馬士基在一份最新的聲明中表示,馬士基在仔細考慮建議、法律和法規后,我們劃定了可以運輸和不可以運輸的界限。馬士基已經加強了貨物審查和接收程序,并實施了額外的合規措施,在符合國際標準的框架內強化我們對負責任運營的承諾。
關于以色列非法定居點
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的定居點建設始于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后,以色列占領這些區域并逐步推動猶太人遷入。早期定居點多出于安全戰略考慮,后逐漸與宗教民族主義結合,形成政治運動(如“信仰者集團”)。至2023年,定居者人數已超70萬,占西岸猶太人口的13%。
聯合國安理會第242號(1967)和第2334號(2016)決議明確認定定居點違反國際法,依據《日內瓦第四公約》第49條“禁止占領國轉移本國人口至被占領土”。國際法院2004年咨詢意見同樣認定其非法性。但以色列以“歷史領土權”和“安全需求”辯稱合法性。
約旦河西岸現有定居點130余個,東耶路撒冷約12個大型社區,部分深入巴勒斯坦聚居區腹地(如阿里埃勒定居點),非法定居點內有大量的工業制造企業涉及紡織、制造、軍事和農業領域——此前包括馬士基在內多家國際航運及物流巨頭被指控為這些公司的貨物運輸提供了便利。
聯合國報告指出定居點導致巴勒斯坦人財產強拆、資源掠奪(如水源80%被定居者占用),定居點擴張被普遍視為破壞“兩國方案”的核心障礙,2023年哈馬斯襲擊事件與之直接關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