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的權力版圖中,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風暴席卷而來。
曾經由歐美日(參數丨圖片)韓車企長期主導的格局,如今正被中國打破。全球50大車企中,中國軍團豪占17席,以摧枯拉朽之勢改寫百年汽車史。
一場由電氣化革命,以及智能化浪潮驅動的權力更迭,正將百年汽車工業拽入“中國時代”。
1. 小米第三比亞迪第四
市值是評估公司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反映出的是公司的市場價值。
市值的高低,折射出企業的運營狀況、盈利能力,以及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對其未來發展潛力的背書。
近日,有媒體統計并制作了截至7月1日收盤,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榜單。在十強榜單上,特斯拉和豐田依舊牢牢壟斷著第一名和第二名。
特斯拉市值高達9685.7億美元,領先優勢十分明顯。豐田市值為2238.2億美元,僅次于特斯拉。
令人驚喜的是,中國兩大車企小米和比亞迪緊隨其后,分別位居第三名和第四名。
自從去年3月份首款車SU7上市以來,小米的市值翻了四五倍之多,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對其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市值高達1979.3億美元,距離豐田已然不遠。
至于比亞迪,早已證實了自己的實力,去年爆賣427萬輛,在中國排第一,在全球排名第五。
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累計銷售214.6萬輛,同比增長33%,繼續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2. 中國17家車企上榜
需要特特別指出的是,與去年年底相比,小米和比亞迪的市值分別勁增76.71%、30.97%,呈現出持續上漲態勢。而特斯拉和豐田,同期分別下滑25.28%、14.80%。
至于法拉利、奔馳、寶馬、大眾等,市值雖然也在上漲,但是增幅均遠小于小米和比亞迪。
如果我們將視線擴大,就會發現全球汽車權力版圖,正被一抹“中國紅”強勢浸染。
全球車企市值50強榜單上,中國大陸車企占據17個席位,占比高達34%,數量創歷史之最。
賽力斯和理想作為兩家新勢力車企,超越了中國其他傳統車企,僅次于小米和比亞迪,在全球車企市值中分列第16位和第20位。
還有小鵬、零跑、蔚來、極氪等新勢力,紛紛登上榜單。
除此之外,上汽、長城、吉利、長安、江淮、廣汽、一汽、東風、路特斯等傳統車企,也都進入全球車企市值前五十名。
中國汽車軍團正以“17席”為支點,撬動著全球百年汽車工業的權杖。
3. 中國汽車時代來臨了
中國汽車的全面崛起,除了更多車企登上全球50大車企榜單之外,還表現在很多方面。
最為明顯的就是,國內市場攻守之勢的顛覆。
過去40年,國內車市處于合資時代,合資車是車市的主流。國產車只是配角,跟在合資車后面吃一點殘羹冷炙。
但是如今,國產車早已崛起,市占率從過去的40%左右,一路攀升到如今的70%左右,成為車市的主流。而合資車則每況愈下,從主角變成配角。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中國汽車不僅窩里橫,而且還開始外海橫,將國產車賣到全球各地區。
爆發式增長的海關數據,勾勒出中國汽車壯闊的“出海史詩”。
2020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才108萬輛,2024年暴漲到641萬輛,四年時間翻了約六倍,分別超越韓國、德國、日本,穩居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的寶座。
比亞迪、奇瑞等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甚至在東南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投建工廠加速全球化進程。
中國汽車的逆襲,絕非偶然。在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過渡的時代巨變中,中國汽車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當傳統汽車強國還在燃油車紅海廝殺時,中國已悄然完成新能源賽道的“驚險一躍”。
從國家到行業,從車企到供應鏈,共同努力下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乘著全球汽車行業時代巨變的東風,中國汽車實現了躍遷式發展。全球汽車權力版圖上,已烙上鮮明的中國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