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初,擔任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的李克農收到絕密消息,毛主席出訪蘇聯的行蹤被人泄露,國民黨特務已啟動暗殺計劃。
為了確保主席的安全,李克農第一時間就上報了此事。
經過周總理親自批示,一場驚心動魄的鋤奸行動就此拉開了大幕。
隱藏在迷霧中的“0409”
新中國成立后,應蘇聯方面的邀請,毛主席決定于1949年12月對蘇聯進行國事訪問。
這件事情剛定下來不久,我方的情報人員就截獲了一份發往臺灣的電報,破譯的內容為“毛澤東定于12月1日訪蘇 0409”。
如此絕密的情報被泄露讓周總理非常生氣,他親自下令讓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和軍委情報部部長李克農成立專案組,盡快將特務“0409”抓捕歸案。
命令下達的當天晚上專案組就成立了,但由于掌握的有用信息太少案情的進展非常緩慢。
楊奇清
12月6日毛主席離開北京的時候,專門交代留守的李克農部長,這次的泄密案件必須在他回來之前告破。
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破案,李克農部長把家搬到了專案組,隨時關注著案情的發展。
在專案組人員共同的努力下,情報部門再一次截獲了臺灣保密局的電報:
“0409知悉,第二批接濟之款港幣2500元已匯出,余款設法續匯中。”
這個意外的收獲讓辦案人員大喜過望,當即就對北京市所有銀行的外來匯款進行了排查。
在銀行的配合下工作人員連續不眠不休的折騰了好幾天,卻始終找不到這筆可疑的匯款。
諜報工作經驗豐富的李克農部長皺眉思索了一會說道:“這筆錢估計沒有匯到北京,查一查天津那邊的銀行。”
李克農部長的判斷沒有錯,僅僅過了一晚上,天津那邊就傳來了好消息。
偵查人員在黑龍江路的一家銀行中發現了兩筆香港方面的匯款,匯款時間分別為10月21日和11月10日。
這兩筆匯款已經被一個叫“計愛琳”的女人取走。
專案組立即就對有重大嫌疑的“計愛琳”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計愛琳”是個假名字。
她的真名叫“計采南”,是新僑貿易總公司的股東。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取錢的計采南就是泄密的特務“0409”。
但情報人員對計采南跟蹤監聽了好幾天都沒有發現她有什么異常。
這個打扮時髦的女人非常低調,平時除了去公司基本不怎么和別人接觸,她的住處也一直沒有發現電臺的蹤跡。
就在此時有偵查人員在鼓樓附近發現了可疑電臺的發報信號。
計采南住在北京梁家園東大院甲7號,距離鼓樓很遠,當天她也沒有去這個地方,那么鼓樓這邊的電臺信號是誰發出來的呢?
難道說已經暴露的計采南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聯絡人,這個秘密發報的神秘人才是真正的特務“0409”?
聚餐現場的神秘人
這天負責監聽計采南電話的工作人員得到一個重要情報,計采南近期將在北海漪瀾堂舉辦宴會。
李克農得知此消息精神一振,當即就安排專案組人員在北海漪瀾堂附近進行嚴密的布控。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聚餐現場的服務人員都由專案組的偵查員擔任。
第二天下午三點左右,打扮的光鮮亮麗的計采南在新僑貿易公司一群人的簇擁下來到了北海漪瀾堂。
酒宴開始后計采南一改往日低調的作風,搖身一變成為八面玲瓏的交際達人,游走于各處,銀鈴般的嬌媚笑聲不絕于耳。
在計采南不遺余力的帶動下聚餐現場的氛圍十分熱烈,吹牛劃拳之聲此起彼伏。
轉眼一個多小時過去了,但偵查人員一直沒有發現有可疑人員出現。
這讓大家心里有些犯嘀咕,難道說這一次計采南發起的聚餐真的只是和同公司的人吃吃飯。
就在偵查人員開始動搖的時候,一個穿著灰色風衣的男子突然走進了北海漪瀾堂,在角落的一張桌子上坐下來,并點了幾個小菜。
慢條斯理的吃完了自己點的東西后,男子站起身走過去準備結賬。
恰在此時,已經有些喝多了的計采南踉踉蹌蹌的走了過來,一個不注意就和男子裝了個滿懷。
“盯緊這個男的,他很可能就是和計采南接頭的人。”
李克農交代完譏笑了一聲繼續說道:“這個計采南應該不是特務0409,她的演技太拙劣了。”
很快偵查人員就確定了神秘男子的身份,他叫計旭,住在南池子瓷器庫附近的一個大院里。
計旭
專案組人員覺得這個計旭很可能是假名字,于是他們連夜查閱了解放前的敵偽檔案。
這一查還真讓他們有了驚喜的發現。
這個計旭原名叫計兆祥,是計采南的親弟弟,解放前曾任國民黨國防部二廳北平綏靖總隊的上尉報務組長,直屬于毛人鳳領導。
此人一開始住在西單王爺佛堂 13 號,后來連續進行了兩次搬遷,最近才在磁器庫附近重新安了家。
各種跡象表明計兆祥身上的嫌疑非常大,他就算不是特務“0409”,身份也絕對不簡單。
為了不打草驚蛇,進一步搞清楚計兆祥的身份,李克農決定先對計兆祥進行24小時全體侯監聽。
計兆祥和計采南
因為楊奇清部長的家在王府井西堂子胡同20號,距離計兆祥居住的磁器庫不遠,所以監聽電臺就放在楊部長的家中。
監聽臺安裝好的當天晚上,專案組就追蹤到了敵臺發報的信號。
第二天偵查人員趁著計兆祥外出查看了他家的電表,發現計兆祥的用電量非常大。
專業人士通過分析,得出計兆祥用電的高峰期恰好就在敵人電臺發報的那段時間內。
掌握了這些情況后偵查人員斷定,敵人發報的電臺就藏在計兆祥的屋子內,他應該就是泄密的國民黨潛伏特務“0409”。
雖然已經基本確定了計兆祥的身份,但李克農部長并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抓捕,他要放長線釣大魚,把潛伏在北京的特務一網打盡。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隨著毛主席回國時間的逐漸臨近,計兆祥終于再一次通過電臺和毛人鳳進行了聯系。
破譯的電報內容顯示,毛人鳳在得知毛主席回國的具體時間后,安排了兩名臺灣保密局特派員空降哈爾濱,聯合一個叫“東北技術縱隊”的特務組織展開行動,準備對毛主席進行刺殺。
掌握了敵人行動計劃的李克農部長第一時間就安排精兵強將趕往東北,在國民黨特務還未反應過來之前展開了雷霆行動。
此次我方情報人員共抓捕潛伏的國民黨特務一百多人,并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和炸藥。
這些炸藥就是特務們準備安裝在鐵軌上,對毛主席乘坐的專列實施爆破用的。
1950年2月26日,李克農部長收到東北捷報后決定全面收網。
對計采南、計兆祥姐弟,以及其他和此案有關聯的12名嫌疑人員實施抓捕。
隨著總指揮李部長一聲令下,早已蓄勢待發的專案組人員傾巢而出,按照既定的規劃展開了行動。
計采南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暴露,在天津被抓獲時整個人都是懵的。
她的弟弟計兆祥也沒好到哪里去,抓捕人員沖進他住處的時候他還在床上睡覺,來不及做任何反抗就被按在了床上。
除了他們兩人之外,計兆祥的哥哥和妻子也被當場抓獲。
計兆祥被捕后,偵查人員在其住處搜出了一部美式電臺、多個密碼本和兩把手槍等大量證據。
據計兆祥交代,他從1949年2月潛伏開始,一共給臺灣方面發報200多次,傳遞了大量絕密的情報。
1949年5月初國民黨飛機之所以能夠精準轟炸北平南苑機場,就是因為計兆祥給臺灣方面提供了精準的機場坐標。
在當時那個年代,由于發報工作比較繁瑣,潛伏特務想要準確收集傳遞情報,一般需要兩三人配合才可以完成。
但計兆祥卻是個例外,他為了降低暴露的風險,一個人就搞定了搜集情報、翻譯電文、發報等任務。
為了方便工作,計兆祥一共偽造了三個假身份,分別是國醫學院的學生、公司職員和北京防疫隊的隊員。
在這些假身份的掩護下,計兆祥一直都潛藏在中南海附近,時刻關注著毛主席的一舉一動。
毛主席出訪蘇聯的時間,正是他借著假身份做掩護打聽到的。
因為這份情報太過于重要,臺灣保密局對計兆祥進行了電報嘉獎,并晉升其為少校。
刺殺危機解除后不久,毛主席就結束了對蘇聯的國事訪問,乘坐專列于1950年3月4日安全抵達北京。
同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法處當庭宣布,判處代號0409的國民黨潛伏特務計兆祥死刑,立即執行。
隨著特務計兆祥被處以極刑,這場建國以來最大的間諜案終于落下了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