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涼山佳能達醫藥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揭開攀西地區即將投入試生產的最大智慧中藥煎配中心——好醫生集團佳能達智慧中藥煎配中心的神秘面紗。這里不僅是攀西地區最大的中藥煎煮智能工廠,更是中醫藥服務邁向智能化、數字化新時代的標志。
3000平方米的“智慧藥房”
開啟中藥煎煮的“未來之門”
在好醫生集團佳能達智慧中藥煎配中心,技術人員正忙碌地調試著各項系統和設備,為即將到來的試生產做最后的準備。
這個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智慧中藥煎配中心,宛如一個充滿科技感的“蒸煮藥房”。在這里,從處方智能接審、飲片智能調劑,到處方智能煎煮、湯劑自動包裝與追溯,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正逐步實現,傳統中藥煎煮的每一步都被賦予了現代科技的“智慧力量”。
20個功能區域,16臺自動調劑柜
精準調劑的“秘密武器”
智慧中藥煎配中心共分為20個功能區域,涵蓋了接審方室、中藥飲片周轉庫、調劑區、調劑復核區、智能加水及浸攪區、智能煎煮區、自動灌裝貼標區、成品復核發貨區等。
其中,調劑區的16臺自動調劑柜尤為引人注目。提供設備支持的浙江厚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林介紹道:“這些自動調劑柜是我們的‘秘密武器’。醫院的處方傳送過來后,系統會根據處方信息自動下達煎制方案、自動排產。例如某個處方含有先煎后下等特殊煎藥工藝要求的,會在系統的‘指揮’下,自動到調劑區、煎煮區進行相關操作。在智能調劑區,每種飲片都有獨立藥斗和獨立落料通道,避免藥材之間交叉污染,確保處方的療效。”
通過這些設備,85%的中藥飲片可以實現自動化調劑。剩余15%則由人工補調完成,而整個過程的飲片重量由計算機精準控制。
智能加水,大數據加持的“煎煮秘訣”
在智能加水及浸攪區,裝備了整個中心的“煎煮秘訣”——智能加水系統。
李林解釋道:“這個系統集成了我們十年測驗的飲片數據,同時結合處方煎煮過程的蒸發量、處方要求的得藥量,通過大數據支撐和累計算法,能夠精準計算和控制每個處方的加水量。”這種智能加水方式,不僅避免了傳統煎煮中因加水量不準確導致的藥效不穩定,還為每一劑藥的煎煮提供了科學依據。
智能煎煮,古法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煎煮環節是中藥煎配的核心,而智慧中藥煎配中心的智能煎煮及灌裝區,更是將古法煎制與現代智能化技術完美融合。
在這里,處方遵循古法煎制工藝,同時結合現代智能化技術,實現了一煎二煎、先煎后下、文火、武火自動切換等特殊工藝的自動化控制。煎煮過程無人化,不僅確保煎煮過程嚴格遵循處方要求,還避免了人為操作的不確定性,讓每一劑藥都還原處方意圖,達到最佳藥效。
煎煮完成后,自動化進行湯劑灌裝、自動貼標、“一鍋一濾網”的熱水噴淋,確保灌裝設備處于高溫除菌狀態,藥液始終保持在指定溫度,避免變質。
數字化溯源,讓每一劑藥都安全透明
智慧中藥煎配中心的“智慧”不僅體現在煎煮過程中,還體現在數字化溯源與監管體系上。從處方接收到飲片調劑、煎煮、包裝、配送等環節,全部實現100%數字化處理。處方全流程數據上云,患者可以通過手機端透明查詢每一劑藥的生產過程,同時系統還能進行處方異常預警與糾偏,確保中藥飲片的質量、煎煮工藝的標準化以及配送的及時性。
日煎煮能力2000張處方,服務西昌及周邊區域
目前,該中心的日煮煎能力高達2000張處方,能夠有效覆蓋西昌及周邊區域的各級中醫藥服務機構。
涼山佳能達醫藥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海燕表示,好醫生集團佳能達智慧中藥煎配中心的建成,積極響應了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及《涼山州“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要求,推動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提升中藥煎藥服務水平,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未來展望:傳承精華,守正創新
好醫生集團佳能達智慧中藥煎配中心智慧共享中藥房項目于今年3月18日啟動,目前正在進行清水方測試,預計7月初進入試生產。
智慧中藥煎配中心的上線,不僅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更優質的中醫藥服務,更為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張海燕表示:“我們將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推進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來源:西昌發布
編輯:何君
責編:楊艷
編審:阿比伊木
終審:蔣映春
精彩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