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 麥
在科技高速演進的時代浪潮中,有人隨波逐流,有人勇立潮頭。作為元界矩陣聯合創始人,孫遠選擇了后者。在人工智能這個被視為“男性主場”的高壁壘賽道里,她帶領團隊扎根實踐,用AI重構傳統產業成交鏈條,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數智化創新之路。
在接受《時代面孔》總編輯谷豐的專訪時,孫遠講述了她如何帶領團隊,從“追逐技術”到“服務生意”,用AI技術真正為企業賦能的創業之路。
從認知出發,堅定邁進AI賽道
“創業其實不分男女。”當被問及為何投身AI行業時,孫遠回答得毫不遲疑。在她看來,最重要的是認知力與行動力。“大模型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很多年前就有人在做了。我們想做AI,其實是因為我們看到它對行業的改造潛力,希望用AI真正為企業做些什么。”正是這樣的初心,促使她在2021年創立了元界矩陣,專注于AI+行業的落地實踐。
從場景出發,用AI解決真實問題
“降本增效,是所有企業都繞不過去的命題。”孫遠將AI技術真正拉下神壇,落地為一套服務產業的解決方案。文旅通、獲客寶、掌上坤元、MetrixAI——四大產品矩陣圍繞“AI+”展開,覆蓋從流量引入、情緒價值提供、用戶數據沉淀,到銷售轉化的完整閉環。
以“文旅通”——AI“伴游精靈”為例,它不只是一個數字導覽工具,而是一個串聯“游前、游中、游后”的智能生態系統。“我們幫景區獲客、提升游客體驗,還能通過大數據模型推送商品。”在孫遠的布局中,AI不僅是“看得見”的技術,更是“用得上”的工具,助推產業升級。
“掌上坤元”:從工具到智能體
孫遠的另一個重要布局是“掌上坤元”——一款軟硬件一體化的AI直播終端。它外形似手機,卻能自動搭建直播間、驅動數字人直播,還能通過預設臺詞智能呈現內容。
“以前做一個直播間至少需要三個人,現在一個‘掌上坤元’就能搞定。”這不僅大幅降低了企業的內容運營成本,也為殘疾人、農民等群體創造了更低門檻的就業機會。
“我們已經幫助幾萬人實現就業。”這一句背后,藏著孫遠對社會責任的堅持,也體現了AI技術的溫度。
從產品到生態閉環,領先的不只是技術
“文旅 ,更在于生態閉環的搭建。
“我們把每一塊業務做成一個小生態,再將三塊生態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AI應用生態。”
她強調,技術可以開源,領先也許只有半年,但商業模式的搭建、生態鏈條的構建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創業信條:開放、熱情、勇于嘗試
身為70后,孫遠并不將“女性”“年齡”作為標簽的負擔。她更愿意用“開放”“熱情”“樂于嘗試”來定義自己。“我喜歡和00后交流,也愿意聽60年代人的想法。我覺得這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她提到馬斯克的一句話:一件事至少要嘗試10次以上,才可能真正實現創新。在她身上,這種持續試錯、不斷調優的創業精神隨處可見。
從最初希望構建情景化元宇宙商城,到調整為文旅通+AI直播的實際應用路徑,元界矩陣的模式經歷了多次演進。而正是這種對市場的尊重、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挖掘,讓他們在激烈的AI賽道上始終保持著快節奏、強勢能。
從創業理想到無限未來
“我們用AI重塑產業成交鏈條。”這是孫遠反復提及的一句話。對她來說,這不僅是一種商業愿景,更是一種時代信仰。
當被問及法想象的。我們只管把基礎做好,把生態跑通。未來的天花板,不在今天能看到的地方。”
正因如此,她格外關注應用場景的打通、客戶的真正轉化。“我們不是為了炫技,我們是為了幫客戶賣得更好。”這句話,道出了她對AI的敬畏與務實。
從“趨勢捕手”到“生態創造者”
孫遠并不認為自己是科技精英,也不想被局限在“女企業家”的標簽里。她更像是這個時代的“趨勢捕手”,在AI浪潮來臨之時,精準切入,用實際行動做出回答:AI不僅是未來,更是當下的生意。
她相信,“風口已至”,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起飛。關鍵在于,你是否足夠勇敢,是否足夠開放,是否愿意為改變,付出真正的努力。
而她,早已在路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