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缺少話題的全球首富馬斯克,又爆出了大新聞。7月1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發起投票:“美國需要代表中間80%人群的新政黨嗎?”這個炸裂的消息一經發布,就在短短24小時內收獲超300萬投票,更是以81%的支持率引爆輿論。畢竟,馬斯克憑借在科技圈和金融圈的巨大影響力,在全美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而在此前,馬斯克就因為意見不合,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矛盾激化。而這一次,馬斯克居然要組建新黨挑戰美國的兩黨制,這場政治實驗的背后,無疑是馬斯克與特朗普徹底決裂后的孤注一擲。
回顧馬斯克和特朗普的關系,堪稱是“過山車”一般急轉直下。在特朗普競選期間,馬斯克全力支持,他為特朗普豪擲2.8億美元助選,更是以個人影響力爭取到大批選民的選票。
最終,他以“肱股之臣”的姿態被特朗普委以重任,成為“美國式變法”的主導者。然而,隨著“大變法”失敗,馬斯克黯然下臺,此后更是和特朗普關系破裂。在關鍵時刻,馬斯克又主動服軟,才稍微緩和了與特朗普的緊張關系。
然而,隨著特朗普推出“大而美”法案,計劃取消電動車7500美元稅收抵免,還公開羞辱馬斯克“靠補貼致富”,同步撤銷特斯拉碳積分交易權,這直接斬斷特斯拉年利潤12億美元的命脈。更為要命的是,特朗普還威脅要終止SpaceX價值230億美元的NASA合同。可以說,馬斯克旗下最重要的兩大產業都在特朗普的打壓下岌岌可危。這一回,馬斯克終于下定決心,要奮力一搏。
對于如今如日中天的特朗普,馬斯克雖然富可敵國,但在政壇并無根基,因此才想借著自己巨大的人氣和影響力,通過創立政黨來彌補短板。然而,這一舉動恰恰觸碰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高壓線”,而馬斯克的建黨宣言更是被視為挑戰美國百年兩黨壟斷。畢竟,這么多年來,美國都是兩黨輪流上臺,雖然兩黨之爭斗得天昏地暗,但美國的這塊政治蛋糕,兩黨卻從不允許第三方染指,也不會讓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現。
因此,面對馬斯克的豪言,目前民主黨與共和黨已經開始聯手施壓,除了白宮已經放出風聲,要審查SpaceX合同合法性之外,目前美國國會還將啟動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聽證。
對于馬斯克來說,成立新黨的終極目標無疑就是登上總統寶座。然而,在法理上,馬斯克面臨很多阻礙。一方面,馬斯克出生在南非,擁有美國、南非、加拿大三重國籍。按照美國的總統選舉機制,他并沒有參選總統的資格。因此,他要成立的新黨,必須找到代理人擔當領袖,這就大大削弱了馬斯克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另一方面,按照美國選舉人團制度的“贏者通吃”規則,第三黨需要在多個州同時獲勝,才有資格競選總統。然而,歷史數據顯示,美國此前的第三黨最高得票率甚至不足5%。
在美國各個州,對于新黨注冊都有嚴苛的要求,而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有雄厚的根基,而且控制了90%的競選資金渠道,雖然說馬斯克富可敵國,不需要為競選資金發愁,但如果是個人注資,會觸發《競選改革法》處罰,這無疑阻斷了馬斯克在政壇的進階之路。更為要命的是,目前特朗普及美國兩黨完全可以通過打擊馬斯克旗下企業,一步步削弱馬斯克的經濟命脈。包括特斯拉、SpaceX 和X平臺在內,只要美國政策有所變化,都會遭遇滅頂之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特朗普曾視察位于佛羅里達的鱷魚島監獄,他還與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達成“罪犯移交協議”,允許將特定人員移送至中美洲服刑。當時就有法律專家指出,這份協議很有可能就是針對馬斯克。可以說,馬斯克和特朗普的矛盾已經超出個人恩怨,演變成為科技資本與傳統政治勢力的抗爭。馬斯克推上全部籌碼,孤注一擲向特朗普宣戰,一旦失敗,不僅商業帝國將徹底崩塌,他本人甚至要迎來被政治流放的絕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