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3日收盤,小米集團(01810.HK)報58.10港元/股,全天跌幅3.41%,市值較上一日收盤蒸發超500億港元。盤中一度跌超5%,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這背后,或與小米汽車YU7的發布爭議有關。
6月26日晚,小米汽車發布旗下首款SUV車型——小米YU7。新車共推出標準版、Pro、Max三個版本車型,售價分別為25.35萬元、27.99萬元、32.99萬元。
據小米公司官方微博,直播當晚小米汽車就捷報頻傳:3分鐘大定超20萬輛,1小時內突破28.9萬輛。
據每日經濟新聞的估算,按每臺YU7平均定金5000元計算,28.9萬訂單已鎖定14.45億元現金流,若按25.35萬元起售價估算,潛在收入規模達730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季度營收的65%。
資本市場反應迅猛,小米股價次日盤中漲超8%,沖破61港元/股歷史新高,市值一度達到1.55萬億港元。
圖源:小米公司官方網站
券商也做出看好表態。招商證券發布研報指出,小米YU7爆款潛力大,將延續SU7增長態勢,小米汽車有望明年翻倍增長。該行預測,2024年小米汽車整體銷量可達40萬輛,2025年有望挑戰70萬至80萬輛,小米集團考慮明年繼續投放新車型,若產能釋放足夠,有望突破百萬輛。
不過,熱度之下,關于鎖單數字水分和交付規則等問題也引起爭議。面對質疑,雷軍在7月2日晚的直播中進行了正面回應。他表示,大定量的統計口徑與其他車企保持一致,而且大定中SU7車主轉單的占比很小,僅占到YU7總訂單數的15%。更重要的是,“YU7上市沒有影響SU7銷量,6月反而新增鎖單1.4萬輛。”
他還提到,因配置預期落差,小米將在7月6日限時開放一次改配窗口,但改配后將重新排隊。不過這一方案并未平息來自輿論的質疑。據新黃河報道,有用戶甚至在社交媒體指出,小米疑似存在后續更改配置文案的行為,由此引發的代價不應該由用戶承擔。
圖源:雷軍直播截圖
根據描述,部分用戶下單時小米YU7的標準版和Pro版均顯示有外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功能,但訂車后卻發現只有Max版本有此功能。據稱,小米汽車客服承認此前專屬配置單PDF文案存在錯誤并致歉,但拒絕退還定金。
更多的質疑則是在交付時間上,多名車主表示,購車界面僅告知“鎖單后預計8月后開始首批交付”,但“首批交付”的具體定義、非首批交付時間等關鍵信息均未說明。部分車主直言確有自己考慮不周的因素,但小米方有存在隱瞞交付時間、誘導鎖單之嫌。
許多用戶還反饋在下定時遭遇訂車App操作故障,例如預填客戶信息不顯示、鎖單按鈕不顯示、身份證信息報錯等問題,導致鎖單時間延遲,排產位次大幅下滑。此外,還有SU7轉單用戶表示先是根據短信及提示頁面預約了轉單,由于系統原因自己又大定,結果有了兩個大定的情況。
而且實際鎖單后,交付周期遠超預期,部分標準版車型交付周期長達57周,用戶需等到2026年甚至2027年才能提車,考慮到購置稅、國補等因素,這讓很多用戶難以接受。許多車主希望退還定金,卻遭遇阻礙。
小米的交付風波也給了友商“可乘之機”。 根據社交媒體內容,蔚來、阿維塔、極氪等多家車企銷售打出了“收留YU7車主”的宣傳文案,聲稱為轉購自己品牌的YU7車主提供報銷定金、贈送積分、提供保養服務等等。
對此,雷軍在直播中表示,“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做真的不是太好,我們不建議同行們這么做。”他重申由于國內排隊用戶眾多,小米將優先解決國內交付問題,預計出口計劃將延至2027年。
■來源:界面新聞、新黃河客戶端、每日經濟新聞、小米公司微博
■編輯:張靜雅(實習)、越玥、張阿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